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博

作品数:1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哈尔滨师范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遗传学
  • 1篇遗传学检测
  • 1篇杂交
  • 1篇三属杂交
  • 1篇子细胞
  • 1篇偃麦草
  • 1篇细胞
  • 1篇小麦
  • 1篇黑麦
  • 1篇分子
  • 1篇分子细胞

机构

  • 1篇哈尔滨师范大...

作者

  • 1篇姜博
  • 1篇李集临
  • 1篇李宇新
  • 1篇张延明
  • 1篇张杰
  • 1篇厉永鹏

传媒

  • 1篇分子植物育种

年份

  • 1篇2013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小麦三属杂交后代的分子细胞遗传学检测被引量:2
2013年
对八倍体小偃麦"麦草8号"(AABBDDEE,2N=56)和六倍体小黑麦"哈师209"(AABBRR,2N=42)杂交的F3代90个植株进行分子标记和细胞遗传学鉴定。3对R、E和St染色体组特异分子标记鉴定结果表明,R组特异引物PSC119.1扩增出750bp片段,E组特异引物P3、P4扩增出982bp片段,St组特异引物St542扩增出750bp和450bp片段,F3植株均具有R、E和St染色体组成分;形态学和细胞学检测结果表明,F3植株高大繁茂,多花多粒,籽粒饱满,抗病;花粉母细胞的单价体数逐渐减少(2~9),二价体数逐渐增加(17~26),根尖细胞染色体数变动在47~56,可从中选育具有E组抗病、多花,R组大穗、多小穗和St组抗寒等综合性状好的材料,可作为小麦遗传改良的新种质。这些结果为创制小麦-偃麦草-黑麦三属杂交新种质研究和品种选育提供了信息和材料基础。
厉永鹏姜博李宇新张杰李集临张延明
关键词:小麦偃麦草黑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