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俊芝
- 作品数:4 被引量:60H指数:3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普爱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高龄非杓型高血压患者睡前缬沙坦治疗的疗效观察被引量:9
- 2012年
- 目的探讨高龄非杓型高血压患者睡前给予缬沙坦治疗,血压昼夜节律、血压晨峰现象和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活性的变化。方法入选经降压治疗偶测血压正常,24 h动态血压监测昼夜节律为非杓型的高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6例,睡前给予口服缬沙坦80 mg,2周后复查24 h动态血压,观察昼夜血压变化、血压晨峰值,并比较干预前后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水平。结果睡前缬沙坦80 mg干预2周后有61.6%患者血压恢复杓型曲线,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的夜间收缩压、夜间舒张压和血压晨峰值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P=0.043,P=0.003),且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水平显著升高(P=0.001,P=0.002),醛固酮水平明显降低(P=0.004)。结论高龄非杓型高血压患者睡前给予缬沙坦治疗可改善血压昼夜节律的异常,减少血压晨峰现象,抑制RAAS的激活。
- 李芳王峥成静夏俊芝谭含璇王晶
- 关键词:高血压抗高血压药昼夜节律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1
- 2012年
-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帕金森病患者4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4例,采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治疗。观察组2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治疗。治疗18周,以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各部分评分相对于基线(治疗前评分)的变化为指标评估疗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UPDRS评分的各部分评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0.01),且治疗18周后,观察组的UPDRS评分的各部分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推广。
- 王峥李芳成静夏俊芝
- 关键词: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脑蛋白水解物帕金森病
- 高龄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关系被引量:2
- 2012年
- 高血压是老年人群的常见疾病,可以导致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功能损害甚至衰竭,因此,控制血压对防治心脑血管并发症意义重大。在临床医疗中,偶测血压是诊断高血压的依据,也是临床医师调整降压治疗的重要指标,但是,它不能完全反映患者24h血压的动态变化及昼夜节律变化,所以临床上动态血压监测非常重要。
- 李芳王峥成静夏俊芝谭含璇
- 关键词: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心脑血管并发症昼夜节律变化24H血压
- 老年患者服用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和有效性分析被引量:18
- 2012年
- 目的调查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在年龄≥75岁老年患者中使用的不良反应及有效性。方法选择长期服用肠溶阿司匹林100mg/d的心脑血管病及糖尿病患者,年龄≥75岁226例(老年组),年龄<75岁270例(成年组),比较2组在服用阿司匹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另对坚持服用阿司匹林的老年组患者178例,成年组患者249例检测血小板聚集率。结果老年组阿司匹林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成年组(43.8%vs 23.7%,P<0.01)。老年组与成年组血小板聚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3%vs 12.7%,P>0.05)。结论年龄≥75岁老年人长期服用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与成年人同样有效,但不良反应明显增加,需要仔细评价风险并密切监测。
- 李芳王峥成静夏俊芝谭含璇
- 关键词:阿司匹林血小板聚集脑血管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