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洋

作品数:14 被引量:45H指数:4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单胞菌
  • 4篇嗜水气单胞菌
  • 4篇气单胞菌
  • 4篇基因
  • 3篇神经坏死病毒
  • 3篇团头鲂
  • 2篇生物被膜
  • 2篇噬菌体
  • 2篇受体
  • 2篇双组分系统
  • 2篇细胞
  • 2篇免疫
  • 2篇菌体
  • 2篇克隆
  • 2篇基因克隆
  • 1篇淡水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表达
  • 1篇血清型
  • 1篇芽孢

机构

  • 13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教育部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湖北省农业科...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仲恺农业工程...

作者

  • 13篇周洋
  • 9篇林蠡
  • 7篇刘小玲
  • 3篇王文文
  • 3篇胡先勤
  • 3篇刘晓丹
  • 3篇陈文捷
  • 2篇王小红
  • 2篇李洁
  • 1篇何建国
  • 1篇翁少萍
  • 1篇周洋
  • 1篇陈福生
  • 1篇王瑶
  • 1篇姬伟
  • 1篇郗明君
  • 1篇黄剑南
  • 1篇赵丽娟
  • 1篇邱宁
  • 1篇曾令兵

传媒

  • 2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水产学报
  • 1篇食品科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淡水渔业
  • 1篇水生生物学报
  • 1篇中国食品学报
  • 1篇第九届世界华...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解淀粉芽孢杆菌HZ-1510壳聚糖酶基因的克隆、重组表达及其活性被引量:4
2017年
为了研究壳聚糖酶的水解活性,实验进行了解淀粉芽孢杆菌HZ-1510壳聚糖酶基因编码序列的克隆,并构建了谷胱甘肽转移酶(GST)-壳聚糖酶融合蛋白表达质粒,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后提取、纯化得到重组蛋白,并通过生物信息学对该蛋白的信号肽、三维结构等进行了分析,最后以胶态壳聚糖溶液为底物研究了该重组壳聚糖酶的活性。结果显示,该壳聚糖酶基因的ORF长为837 bp,编码279个氨基酸,分子量为31.45 ku。在其氨基末端具有信号肽,切割点位于36和37位氨基酸之间。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该壳聚糖酶属于GH46家族糖苷水解酶。酶的水解活性最适温度约为55°C,最适pH为5.5。而金属离子Fe3+、Ag+、Cu^(2+)、Ba^(2+)和K+对其水解活性都起抑制作用,但是Mn^(2+)、Ca^(2+)和Mg^(2+)对其活性起增强作用。0.1 mmol/L的Zn^(2+)对壳聚糖酶的活性起增强作用,2.0 mmol/L的Zn^(2+)对壳聚糖酶的活性起抑制作用。本实验研究了解淀粉芽孢杆菌HZ-1510壳聚糖酶在不同条件下的水解活性,为壳聚糖酶的工业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段静刘广鑫董晏君周洋李锦铨刘小玲周萌梁日深赵丽娟林蠡
关键词:解淀粉芽孢杆菌壳聚糖酶基因克隆蛋白表达酶活性
噬菌体在食品安全控制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18年
近年来,噬菌体在食品科学领域中的应用受到国内外研究学者的广泛关注。噬菌体的自身特性表明,其可作为一种杀菌/抑菌的生物制剂来控制食源性病原菌对食品的污染,是保障食品安全的理想工具。此外,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噬菌体及其产物的安全、高效使用及噬菌体产品的出现。本文就噬菌体在食品安全控制中的研究进展以及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综述。
吕阳尹平Khairy Morsy MOHAMED高磊袁超周洋邱宁邹璐瑶李志Abdelnabby HAZEM王小红李锦铨
关键词:噬菌体食源性病原菌食品安全控制基因工程
嗜水气单胞菌双组分系统EnvZ/OmpR功能探究被引量:1
2021年
为探究嗜水气单胞菌双组分系统的调控功能,通过同源重组法敲除嗜水气单胞菌双组分基因envZ/ompR,检测各菌株在不同盐浓度胁迫条件下的生长情况,采用结晶紫染色法比较各菌株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通过全血共培养试验评估各菌株抵御鱼血杀伤的能力;比较不同菌株感染斑马鱼的半数致死量(LD50),通过草鱼组织载菌量评判各菌株的侵袭能力,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各脏器的促炎因子的转录水平。结果显示,在不同盐度条件下嗜水气单胞菌双基因缺失株ΔenvZ/ompR的生长没有显著差异,而其下游基因ompF和ompC的转录水平显著受到影响;ΔenvZ/ompR株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以及抗鱼全血杀伤能力相较野生型都显著下降。ΔenvZ/ompR的斑马鱼刮伤感染LD50较野生型增长了4.8倍,致病力减弱,在草鱼腹腔感染中其全身扩散能力也较野生株显著减弱,并且ΔenvZ/ompR感染组草鱼脾脏、肝脏和肾脏中促炎因子TNF-α和IL-6的转录水平相对于野生株感染组均显著降低。上述结果表明嗜水气单胞菌双组分系统EnvZ/OmpR参与响应渗透胁迫,参与调控生物被膜形成,且在致病过程尤其是在宿主体内系统扩散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马世林李继红马倩倩吴志豪陈愿张永安周洋
关键词:嗜水气单胞菌生物被膜致病力斑马鱼
团头鲂Toll样受体Ⅱ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为了研究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TLR2(ma TLR2)在抗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感染中的作用,本实验克隆了ma TLR2基因的c DNA全长。结果显示:ma TLR2基因c DNA的全长包括2923 bp,编码792个氨基酸。预测得到的ma TLR2的结构域包括一个信号肽、氨基端的亮氨酸重复基序(LRRs)、跨膜结构域(TM)和一个胞内的Toll/白介素(IL)-1受体区(TIR)。在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后,团头鲂头肾中,TLR2的表达量在6 h时显著升高。TLR2下游相关的炎症细胞因子TNF-α的表达量也显著上调。结果表明ma TLR2在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团头鲂后的免疫应答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李洁王虹周洋马洁乐刘小玲林蠡
嗜水气单胞菌双组分系统FlrBC的功能探究被引量:2
2022年
为明确双组分系统FlrBC在嗜水气单胞菌极生鞭毛合成、生物被膜形成及致病机制中的作用,通过同源重组法,以嗜水气单胞菌ZYAH72为野生菌株构建双组分系统FlrBC缺失株ΔflrB和ΔflrC,比较不同菌株鞭毛合成及游动性、生物被膜形成、胞外多糖分泌、细胞黏附以及抗全血杀伤能力差异。结果显示:与野生株相比,ΔflrB和ΔflrC仍能形成极生鞭毛,细菌游动能力无显著差异;而结晶紫染色发现ΔflrB和ΔflrC相较于野生株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分别下降了27.2%和22.3%;刚果红检测结果显示,与野生株相比,ΔflrB和ΔflrC的胞外多糖分泌分别下降了18.4%和14.2%;实时荧光定量PCR的结果显示,flrB和flrC的缺失不同程度抑制了鞭毛合成、生物被膜相关通路基因的表达;与草鱼肾细胞共孵育后,ΔflrB和ΔflrC的细胞黏附率与野生株相比分别下降了23.2%和18.2%;全血杀伤实验结果显示,ΔflrB和ΔflrC抗全血杀伤能力均显著减弱。以上结果表明,双组分系统FlrBC不是嗜水气单胞菌极生鞭毛形成所必需,但在细菌鞭毛形成组装和生物被膜形成中发挥调控作用,并且影响嗜水气单胞菌致病性。
马倩倩周洋张永安
关键词:嗜水气单胞菌生物被膜胞外多糖细胞黏附
鱼类神经坏死病毒的复制和致病性研究
神经坏死病毒是一种世界范围内流行、严重危害多种海水和淡水鱼类种苗和部分成鱼的传染性病原。病毒复制和致病性是病毒研究的重要基础问题,也是开展病毒性疾病防治的基本依据。但到目前为止,该病毒的复制与致病机制这一基本科学问题仍还...
刘晓丹王文文陈文捷胡先勤周洋方瑞刘小玲郭志勋林蠡
关键词:神经坏死病毒
鱼类神经坏死病毒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被引量:10
2014年
神经坏死病毒(nervous necrosis virus,NNV)是一种世界范围内流行、严重危害多种海水和淡水鱼类的传染性病原。NNV为单一正链、2节段RNA病毒,基因组由RNA1(3.1 kb)和RNA2(1.4 kb)组成。在病毒复制过程中,会合成亚基因组RNA3。RNA1编码RNA聚合酶。RNA2编码衣壳蛋白,为病毒的唯一结构蛋白。RNA3编码B1和B2两种非结构蛋白。根据病毒衣壳蛋白的基因序列,神经坏死病毒可以分成4种基因型,分别为拟鲹、红鳍东方鲀、条斑星鲽和赤点石斑神经坏死病毒基因型。但是,目前只发现A、B、C三种病毒血清型,A对应拟鲹神经坏死病毒基因型,B对应红鳍东方鲀神经坏死病毒基因型、C对应条斑星鲽神经坏死病毒和赤点石斑神经坏死病毒基因型。病毒存在垂直和水平两种传播途径,而且广泛分布于养殖和野生鱼类中。阻断病毒在野生与养殖鱼类之间的传播和开展新型鱼类疫苗研发是将来研究趋势。
陈文捷刘晓丹胡先勤王文文秦真东王瑶周洋刘小玲林蠡
关键词:神经坏死病毒病毒基因组病毒蛋白基因型血清型疾病防控
淡水水产品质量与安全专题创新性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1
2015年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教学不仅是大学教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该文结合创新性实验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高等教育改革必须突破传统的教学结构,采用主导—主体教学结构进行创新性实验教学,并对具体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探究和实践,以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培养出具有高度创新能力的21世纪新型人才。
李锦铨林丹王小红陈福生林蠡周洋
关键词:创新性实验教学创新型人才
神经坏死病毒在赤点石斑鱼组织中的分布被引量:4
2014年
研究采用地高辛原位杂交和免疫荧光检测技术分别检测病毒RNA2和衣壳蛋白在患病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 akaara稚鱼中分布。地高辛检测结果表明病毒RNA2主要分布在脑、脊髓、视网膜和鳃上;免疫荧光检测结果和地高辛检测结果一致,表明病毒靶器官主要也是脑、脊髓、视网膜和鳃。肠道中几乎检测不到阳性信号,可能不是病毒的靶器官。因此可以推测神经坏死病毒感染赤点石斑鱼的主要途径是鳃,而不是肠道。
刘晓丹胡先勤黄剑南翁少萍王文文陈文捷秦真东董星星周洋刘小玲姬伟张学振郭志勋何建国林蠡
关键词:神经坏死病毒赤点石斑鱼免疫荧光
噬菌体的分布广泛性以及口服安全性被引量:4
2021年
噬菌体在医学、农业和食品安全领域的商业化应用得到多国批准。然而,我国尚未有相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商业化应用。与此同时,传统抗菌药物在医学和农业等领域的违规使用,导致抗菌药物和耐药菌进入食品生产链,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因此研发新型的抗菌技术迫在眉睫。本文对噬菌体在自然界和人体分布的广泛性,已有的人体试验和动物实验,噬菌体商业化应用的成功案例和标志性事件等进行归纳,分析口服噬菌体的安全性。同时,介绍新发现的噬菌体和机体互作机制,期望能够提升我国民众对噬菌体分布广泛性和口服安全性的客观认知,促进相关技术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商业化应用。
郭浩然许菁彦周洋李子齐董星星李锦铨
关键词:噬菌体口服安全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