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桂兰

作品数:16 被引量:94H指数:6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糖尿
  • 9篇糖尿病
  • 4篇激素
  • 4篇病变
  • 3篇血管
  • 3篇血管病
  • 3篇胰岛
  • 3篇胰岛素
  • 3篇生长激素
  • 3篇糖尿病周围
  • 3篇糖尿病周围神...
  • 3篇糖尿病周围神...
  • 3篇周围神经病
  • 2篇血管病变
  • 2篇增生
  • 2篇治疗2型糖尿...
  • 2篇神经病
  • 2篇神经病变
  • 2篇肾上腺
  • 2篇肾上腺皮质

机构

  • 16篇武汉大学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三峡大学
  • 1篇湖北省新华医...

作者

  • 16篇周桂兰
  • 9篇李竞
  • 3篇甘佩珍
  • 3篇董红娟
  • 3篇高凌
  • 3篇王芳
  • 2篇卢祖能
  • 2篇毕会民
  • 2篇毕会明
  • 2篇孙永林
  • 2篇毛拓华
  • 2篇袁武堂
  • 2篇李竟
  • 2篇王真真
  • 2篇胡胜
  • 1篇邓向群
  • 1篇陈小琳
  • 1篇杨俐
  • 1篇肖天梅
  • 1篇贾汝汉

传媒

  • 4篇临床内科杂志
  • 2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中国糖尿病杂...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中国新药与临...
  • 1篇医师进修杂志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华糖尿病杂...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湖北教育学院...

年份

  • 2篇2010
  • 5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F波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早期评估(英文)被引量:22
2005年
背景:F波最短潜伏期和传导速度已广泛应用于各种神经病变的检测。然而,F波的其他参数的意义和诊断评估价值较少见报道,其对提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早期评估敏感性如何?目的:探讨F波各参数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早期评估意义。设计:以2型糖尿病患者和健康人为研究对象的病例-对照研究。单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神经科和内分泌科病房和门诊。对象:糖尿病组为1999-01/2000-12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神经科和内分泌科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06例,男64例,女42例,平均(55±13)岁;糖尿病平均病程(10.2±4.8)年。正常对照组为75例健康志愿者,男45例,女30例,平均年龄(54±12)岁。两组间年龄、腿长匹配(P>0.05)。干预:以Nicolet-VikingIV肌电图仪,对糖尿病组和对照组胫神经进行F波测定;同时记录M波。主要观察指标:①2型糖尿病患者和正常人F波最短潜伏期(Fmin)、时限(Fdur)、波幅(Famp)和面积(Farea);M波负峰波幅(Mamp)和面积(Marea)的差异。②有无神经病变及不同病变程度2型糖尿病患者异常胫神经F波分布情况。结果:①对照组Fmin上限(Y)与腿长(X)的函数关系为Y=12.3+48.8X2。②无神经病变患者组(n=30)Fdur增宽8例(异常率27%)、Fmin延长4例(13%)、F/Marea增大2例。③与对照组比较,有神经病变患者组(n=76)Fmin延长。
卢祖能李竟董红娟周桂兰胡胜王真真
关键词:糖尿病神经病变电生理学周围神经系统疾病
甘精胰岛素与预混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被引量:15
2006年
目的在口服降糖药不能良好控制血糖的情况下,加用每日1次甘精胰岛素或加用每日2次预混胰岛素治疗,比较这两种方案的疗效和低血糖的风险。方法40例用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良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组(简称甘精组)和预混胰岛素组(诺和灵30R,简称预混组),每组各20例。所有患者在原有的口服降糖药不变的基础上,甘精组每晚10时注射甘精胰岛素1次;预混组每日早晚餐前分别注射诺和灵30R预混胰岛素。根据空腹血糖(FBG)的水平,每周调整胰岛素剂量,以FBG小于5.6 mmol/L为治疗目标,共治疗16周。观察血糖控制和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FBG在4周和16周都明显下降,但甘精组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预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16周时也明显的下降,甘精组的下降幅度稍优于预混组,但二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到达终点时预混组的胰岛素用量明显大于甘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甘精组低血糖事件明显少于预混组(甘精组3例,15%;预混组9例,45%),χ2=4.285,P<0.05。结论单用口服降糖药不能较好控制血糖时,加用每日1次甘精胰岛素或加用每日2次预混胰岛素进行治疗,均能达到明显的降糖效果。甘精胰岛素与预混胰岛素相比,降低FBG的效果更好,低血糖的发生率低,胰岛素的用量少。
周桂兰李竞毕会明王芳
关键词:甘精胰岛素预混胰岛素2型糖尿病
生长激素与糖尿病肾病关系的探讨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探讨血清生长激素 (GH )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  6 7例 2型糖尿病(DM )患者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R)分为正常蛋白尿组 (NA)、微量蛋白尿组 (MA)和临床蛋白尿 (CDN )组 ,分别检测各组的血清GH、血糖 (PG)、HbA1c、胰岛素 (Ins)及TG、LDL、HDL、Lp(a)的水平 ,并与 18名正常人 (对照组 )进行比较。结果 CDN组的FGH明显高于对照组、NA组及MA组 (P <0 .0 1) ;MA组的空腹生长激素 (FGH)明显高于对照组和NA组 (P <0 .0 1) ;CDN组PGH明显高于NC组和对照组 (P <0 .0 1)。FGH与HbA1c、FPG、UAER、LDL、Lp(a)呈正相关 ;FGH与病程、FIns无相关。结论 GH水平的增高 ,加重糖代谢和脂代谢紊乱 ,参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
李竞周桂兰高凌甘佩珍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生长激素并发症糖代谢紊乱脂代谢紊乱
胰岛素抵抗大鼠骨骼肌超微结构改变及葛根素治疗的效果被引量:15
2005年
高脂饲料喂养诱导的胰岛素抵抗模型大鼠的骨骼肌超微结构发生明显病理改变,葛根素干预后,骨骼肌异常超微结构恢复至接近正常。
毕会民邓向群张妍周桂兰
关键词:胰岛素抵抗骨骼肌葛根素
F波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早期诊断意义被引量:11
2003年
目的 探讨F波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diabeticperipheralneuropathy ,DPN)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糖尿病 (diabetesmellitus ,DM)患者 10 6例 ,男 64例 ,女 42例 ,平均年龄 ( 5 4.8± 13 .2 )岁 ;平均病程 ( 10 .2±4.8)年 ;另有 7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 ,男 45例 ,女 3 0例 ,平均年龄 ( 5 4.2± 11.7)岁。 2组对象间年龄、腿长等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采用Nicolet VikingIV电生理仪测定胫神经F波最短潜伏期(Fmin)、时限 (Fdur)、波幅 (Famp)、面积 (Farea)以及M波负峰波幅 (Mamp)和M波面积 (Marea)。结果 发现对照组Fmin上限 (Y)与腿长 (X)的函数关系为Y =12 .3 +4 8.8X2 。无神经病变患者组 (n =3 0 )Fdur增宽 8例 (异常率2 7% )、Fmin延长 4例 ( 13 % )、Farea/Marea增大 2例 ( 7% )。有神经病变组患者 (n =76)Fmin延长 ,Famp/Mamp及Farea/Marea增大 ,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 (P均 <0 .0 1)。轻型DPN患者与重型DPN患者比较 ,其Fdur异常率显著增高 ( 96%vs 2 1% ,P <0 .0 1) ;Fmin异常率降低 ( 5 1%vs 76% ,P <0 .0 5 ) ;其余参数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F波 (尤其是Fdur)可作为早期诊断DPN的敏感指标 ,并有助于发现亚临床DPN患者。DPN患者的远、近?
卢祖能王真真董红娟胡胜周桂兰李竟杨俐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F波波幅
实际病例在《内科学》教学中的运用与体会被引量:2
2006年
在本科医学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师灌输式教学,学生死记硬背课本知识,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较差,不能融会贯通和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了改善教学中这些弊病,我们尝试在内科学教学中引入实际病例教学。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减轻学习负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临床思维能力,对培养学生的职业态度和交流技能都有帮助。
毕会民周桂兰贾汝汉陈小琳袁武堂
关键词:临床思维高校《内科学》本科医学教学教学方法
甘精胰岛素与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比较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比较在口服降糖药不能良好控制血糖的情况下,加用甘精胰岛素(qd)或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预混胰岛素,bid)治疗的疗效和低血糖的风险。方法:40例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良的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治疗组(甘精组,n=20)和预混胰岛素治疗组(预混组,n=20)。在原有的口服降糖药不变的基础上,甘精组每晚22:00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1次,预混组每日早晚餐前分别注射预混胰岛素。根据空腹血糖(FBC)水平每周调整胰岛素剂量,以FBG小于5.6 mmol·L^(-1)为治疗目标,共治疗16 wk。结果:治疗后2组的FBG在4 wk和16 wk都明显下降,但甘精组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预混组(P<0.01)。2组的糖化血红蛋白在16 wk时也明显下降,甘精组的下降幅度稍优于预混组,但2组无显著差异(P>0.05)。预混组的胰岛素用量(23±s 6)U大于甘精组(16±3)U(P<0.05)。甘精组发生低血糖事件3例(15%),少于预混组的9例(45%,P<0.05)。结论:单用口服降糖药不能良好控制血糖时,加用甘精胰岛素(qd)或预混胰岛素(bid)进行治疗,均能达到明显的降糖效果,其中甘精胰岛素降低FBG的效果更好,胰岛素用量少,低血糖发生率低。
周桂兰李竞毕会明王芳
关键词:胰岛素降血糖药低血糖症甘精胰岛素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
单纤维肌电图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变化和意义探讨
2005年
目的观察单纤维肌电图(SFEMG)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中的变化,探讨DPN的发病机制。方法36例已作常规神经传导检测(NCS)的2型糖尿病患者,测定指总伸肌的颤抖和纤维密度(FD),并测量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a[Lp(a)]、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及血压。结果在18例NCS异常者中,颤抖值均超出正常范围(11例伴阻滞),14例FD增加;18例NCS正常者中,有7例颤抖值增大(3例伴阻滞),5例FD增加。颤抖和FD呈正相关(r=0.7621,P<0.01),颤抖和FD均与糖化血红蛋白、TG、LDL-C、Lp(a)及舒张压呈正相关。结论SFEMG是DPN早期诊断的敏感手段,可发现亚临床神经病变。血糖、血压、血脂控制不良在DPN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周桂兰李竞李娟娟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单纤维肌电图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神经传导检测总胆固醇
绝经后激素治疗的利与弊被引量:3
2005年
尹仕红周桂兰
关键词:绝经激素替代疗法心血管病老年痴呆症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性肌病一例被引量:1
2006年
周桂兰李竞陈丹董红娟
关键词:亚临床肌病四肢乏力体重下降肌肉疼痛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