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少明
- 作品数:132 被引量:359H指数:11
- 供职机构:深圳市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深圳市科技局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文化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 消旋卡多曲对儿童肺炎并腹泻的疗效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观察消旋卡多曲治疗小儿肺炎并腹泻的疗效。方法100例小儿肺炎并腹泻患儿随机分为消旋卡多曲治疗组(治疗组,50例)和双八面体蒙脱石治疗治疗组(对照组,50例),观察2组治疗72h后的疗效;同时观察消旋卡多曲治疗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对照组总有效率76%,2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2.439P>0.05)。2组均未观察到皮疹,腹胀,便秘等不良反应。结论消旋卡多曲与双八面体蒙脱石一样,在治疗小儿肺炎并腹泻病时,其止泻作用相同,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 周少明
- 关键词:消旋卡多曲腹泻肺炎
- 一种静脉置管冲管封管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静脉置管冲管封管装置,包括封管液注射器、冲管液注射器、三通注液管;封管液注射器包括注射筒、活塞、针头Ⅰ;封管液注射器为内部的注射器抽取封管液,进行封管;冲管液注射器包括注液筒、针头Ⅱ;封管液注射器在注...
- 邹瑜周少明李素芳付勤左婧黎咸姝
- 文献传递
- 小儿消化性溃疡胃镜检查与临床分析
- 朱忠生周少明蔡华波代东伶
- 住院患儿ALT异常的病因分析
- 2006年
- 目的 研究住院患儿肝功能状况,了解肝功能异常的病因.方法 对8273例住院患儿的肝功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其中596例ALT异常,约占检查病例的7.2%,小于100U/L453例,为异常病例的76.01%,小于200U/L的总数为536例,约占肝功能异常的89.93%,大于200U/L为明显异常,共计有60例,其中200~300U/L 31例,300~400U/L 13例,400~1000U/L 10例,大于1000U/L 6例.年龄在3岁以下的46例(76.67%).呼吸道感染及异物34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发育不良,肌病等8例,心肺复苏,缺血缺氧性脑病6例,胆道感染及先天性胆道囊肿并感染共4例,婴儿肝炎综合征5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征5例,腹泻合并感染,并发休克5例,败血症合并化脓性感染1例,外伤、环状脱位、肝外伤2例,肿瘤及并发症4例,川崎病2例.结论 以上结果表明普通住院患儿的肝功能损伤,以轻度肝功能改变为主,感染、缺氧和休克是住院患儿ALT异常升高的主要原因,外科疾病也可以伴有ALT异常升高.因此,肝功能检查是住院患儿的一个重要检测常规,对于患儿合理治疗,合理用药,以及有效治疗,均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 周少明魏菊荣孙丽芳罗宏英白大明
- 关键词:肝功能病因分析小儿
- 儿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肠道菌群宏基因组学研究
- 目的:采用宏基因组学的方法,探讨儿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的肠道菌群状况。方法:采用宏基因组学的方法分析25名肥胖NAFLD患儿、18名单纯性...
- 赵煜桢周建利周少明
- 关键词:儿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肠道菌群宏基因组学
- 文献传递
- 球囊扩张术在小儿食道狭窄及贲门失弛缓中的应用分析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比较球囊扩张术(EBD)治疗小儿食道狭窄及贲门失弛缓的疗效,分析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2012年1月-2014年12月共28例患儿纳入研究。其中,食道狭窄22例,贲门失弛缓6例,利用扩张球囊进行治疗。结果 28例患儿共接受57次球囊扩张术,随访12~36个月,28例全部成功。其中,23例患儿症状完全缓解(82.14%),4例患儿部分缓解(14.28%),1例无效(3.57%),1例复发(3.57%)。治疗成功率、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两组患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食道狭窄患儿中,多个狭窄患儿并发症较单个狭窄患儿多,狭窄直径越小并发症越多,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效果与狭窄直径和狭窄个数显著相关(P<0.05)。贲门失弛缓组患儿中,发病年龄及明确诊断前症状持续的时间均对EBD治疗效果没有显著影响。结论 EBD是小儿食道狭窄及贲门失弛缓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狭窄直径和狭窄个数是影响食道狭窄治疗效果最重要的因素,而第一次球囊扩张与食道闭锁手术之间的时间则是术后食道狭窄患儿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 代东伶蔡华波周少明罗贤泽
- 关键词:食管狭窄气囊扩张术贲门失弛缓
- 免疫印迹试验在诊断儿童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中的应用评价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评价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Blotting)在诊断不同年龄组及不同病理表现儿童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50例有消化道症状的患儿,进行胃镜检查并取病变处胃黏膜组织行病理学检查,以及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reabreathtest,13CUBT)、血清免疫印迹试验及胃液HPDNAPCR检查。结果:在4岁~6岁和6岁~12岁组患儿中,13CUBTHP检出率明显高于免疫印迹试验(P<0.01);在12岁~18岁组患儿中,13CUBTHP检出率与免疫印迹试验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细胞毒性基因相关蛋白(Cytotoxinassociatedgeneprotein)阳性的HP感染在溃疡病组明显高于慢性胃炎组和正常组(P<0.05),慢性胃炎组CagA(Cytotoxinassociatedgeneprotein,CagA)阳性HP显著高与正常组(P<0.05)。结论:在12岁以上的少年患儿中,免疫印迹试验可作为快速诊断HP感染的可靠手段,并且能判断出是否为产毒菌株感染。在12岁以下的儿童中,免疫印迹试验最好与13CUBT联合使用。
- 陈运生周少明刘彬孙玲玲
- 关键词:免疫印迹试验幽门螺旋杆菌儿童
- 儿童腹泻患者艰难梭菌及其毒素A/B检出率分析
- 目的了解住院儿童腹泻患者艰难梭菌及其毒素A/B的检出情况,为临床诊断儿童艰难梭菌引起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深圳市儿童医院疑似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住院患者的粪便标本189份,用艰难梭...
- 程勇卫周少明
- 关键词:谷氨酸脱氢酶
- 文献传递
- 儿童肝脏肿瘤15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总结儿童肝脏肿瘤临床特点,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2年2月至2017年2月深圳市儿童医院收治的儿童肝脏肿瘤患儿158例进行病例分析。结果 158例肝脏肿瘤患儿以1岁内儿童多见(113例,71.5%)。肝脏良性肿瘤89例(56.3%),第1位是血管瘤54例,其次是婴儿肝血管内皮瘤18例;恶性肿瘤69例(43.7%),第1位是肝母细胞瘤55例;其次是肝细胞癌7例;随着年代增长,恶性肿瘤患者随之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着年龄增长,恶性肿瘤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肝脏肿瘤以1岁内儿童多见。肝脏良性肿瘤以血管瘤最常见,一般无临床表现,血常规、肝功能、AFP正常;儿童肝脏恶性肿瘤以肝母细胞瘤多见,其次是肝细胞癌,临床表现为腹胀、腹块、纳差、腹痛、体质量减轻、贫血、肝酶升高、甲胎蛋白异常升高;随着年代增长,恶性肿瘤呈上升趋势,但随着年龄增长,恶性肿瘤呈下降趋势。
- 程勇卫周少明周建利郑树芳
- 关键词:肝脏肿瘤儿童
- 儿童长条状支气管异物逆入消化道1例被引量:2
- 2016年
- 异物呛入或吞食是儿童常见的意外伤害,绝大多数表现为单一的气管支气管异物或消化道异物,但异物由气管支气管呛咳逆出后又再进入消化道者罕见,特别是具有一定重量的金属长条状异物呛咳后再吞入消化道者更为罕见.本文报道1例2岁8个月儿童,因误吸入一长约3.5 cm金属螺丝钉进入支气管,行硬气管镜下支气管异物取出术时发现异物移位至消化道,最后采用胃镜取出.
- 蔡华波马翔宇叶文宏周少明
- 关键词:儿童支气管异物消化道异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