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双清
- 作品数:31 被引量:213H指数:7
- 供职机构:海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教育部“211”工程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 植物内生放线菌及其生理活性物质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11年
- 植物内生放线菌是一类具有巨大开发潜力的新微生物资源。目前从许多活体植物组织内已分离到种类众多的植物内生放线菌,已有的研究表明植物内生放线菌能产生许多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如抗生素类物质、植物生长促进剂、植物生长抑制剂以及具有新特性的酶类。植物内生放线菌在农业生产、医药新药的筛选上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 黄小龙周双清陈吉良
- 关键词:植物内生放线菌活性物质生物多样性
- 外源植物激素刺激降香黄檀结香的方法
- 本发明属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外源植物激素刺激降香黄檀结香的方法,是选取6~7年未形成心材的降香黄檀树,在离地面50cm高度以下的范围内于树干上钻孔,孔深至木质部,然后将植物激素溶液注入孔中,再对孔口进行密封处理,12个...
- 周双清黄小龙周亚东盛小彬林旭俊李晓斌
- 文献传递
- 海南霸王岭热带雨林土壤种子库三种种子存活特性研究
- 土壤种子库是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森林植被的多样性保护,植被的更新和恢复、演替和扩散过程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热带雨林土壤高温高湿,土壤中的种子容易发霉死亡。但有一些种子却能存活下来,形成种子库,它们存活的机...
- 周双清
- 关键词:热带雨林土壤种子库高通量测序技术
- 野生兰珍贵品种组培栽培技术研究
- 陈培陈显臻徐佩玲周双清
- 项目组通过独占春、美花兰等67个野生兰原生种,建立了野生兰种质资源基因库,并进行了驯化。对6个野生兰原生种进行无菌播种,平均增殖倍数达3.5~4.5倍,组培苗生根率100%,组培苗移栽成活率92%,大棚移栽成活率95%;...
- 关键词:
- 关键词:野生兰栽培技术
- 海绵共生链霉菌及其发酵生产星形孢菌素的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涉及一株海绵共生链霉菌SP6206,属于海绵共生链霉菌发酵领域,所述海绵共生链霉菌SP6206的保藏编号为CCTCCM2017451。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的海绵共生链霉菌SP6206发酵生产星形孢菌素中的方法,包括以...
- 黄小龙黄东益周双清许云吴文嫱刘柱郑继平陶琳
- 一种快速高效提取病原真菌DNA作为PCR模板的方法被引量:36
- 2011年
- 真菌rDNA-ITS序列分析适合于较高等级水平的生物群体间的系统分析。真菌DNA的提取采用传统的方法,步骤繁琐,需要较长时间。采用Chelex-100法提取真菌DNA,使用PCR扩增rDNA-ITS序列评价提取核酸的质量。结果显示,该方法具有经济、简便、快速、高效的特点,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提取真菌基因组DNA作为PCR模板的方法。
- 陈吉良黄小龙吴安迪周双清黄东益刘进平
- 关键词:DNA提取
- 一株山药内生利迪链霉菌DOR3-2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山药内生利迪链霉菌DOR3-2及其在山药炭疽病生物防治中的应用,本发明的山药内生利迪链霉菌DOR3-2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CCTCC NO:M2012237,是从山药植株的根分离培养得...
- 黄小龙周双清黄东益胡新文
- 文献传递
- 乙烯利诱导形成降香黄檀心材挥发油的GC-MS分析被引量:13
- 2014年
- 为了加快降香黄檀心材形成的速度,采用乙烯利诱导降香黄檀形成心材,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心材的挥发油,利用GC-MS对提取的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从挥发油中,鉴别出8种化学成分,含量最高的是橙花叔醇(39.06%)。说明乙烯利诱导能够促进降香黄檀心材形成,是一种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使用的方法。
- 周双清周亚东盛小彬吴群福娄继涛孙健
- 关键词:降香黄檀乙烯利心材GC-MS分析
- 粘质沙雷氏菌产几丁质酶发酵条件的研究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通过对粘质沙雷氏菌发酵条件的优化,提高其产几丁质酶的能力。方法:以实验室保存菌种粘质沙雷氏菌S418为对象,通过单因素试验和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筛选出了菌株S418产几丁质酶的最佳培养基配方及培养条件。结果:该菌种产酶的最佳发酵条件:0.2%(w/v)胶体几丁质,1%蛋白胨,0.05%KH2PO4,在28℃、pH7.0、接种量6%,培养72h,酶活达到5.49U/mL。结论:优化后菌株S418产几丁质酶的条件。
- 黄小龙彭可周双清黄东益
- 关键词:粘质沙雷氏菌几丁质酶发酵
- 参薯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2年
- 参薯(Dioscorea alata)为薯蓣科薯蓣属攀援、草质藤本植物,是全球栽培最为广泛的薯蓣属植物之一。参薯长期以来以营养繁殖为主,致使其优良品性退化,品质、产量降低以及增加了国际贸易中病菌传递的机会。组织培养技术的发展为参薯品种的改良及离体快繁提供了一个重要手段,文章就国内外关于参薯的组织培养研究现状和它的一些基本方法进行了概述,同时对寻求解决褐化现象的办法进行了探讨,以便为参薯的规模化组织培养提供理论依据。
- 周双清陈培黄小龙
- 关键词:增殖光周期愈伤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