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雪卿
- 作品数:98 被引量:573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在粉刺性乳痈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粉刺性乳痈患者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80例粉刺性乳痈患者,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其乳腺病变组织ER、PR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 IL-1β)、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水平,分析乳腺病变组织ER、PR的表达与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与普通乳腺炎组、乳腺导管扩张组比较,肉芽肿组、脓肿组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明显升高,与肉芽肿组比较,脓肿组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亦明显升高(P<0.05)。普通乳腺炎组、乳腺导管扩张组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乳腺炎组、乳腺导管扩张组、肉芽肿组、脓肿组ER、PR的表达水平依次降低(P<0.05)。普通乳腺炎组、乳腺导管扩张组ER、PR的表达与血清IL-1β、IL-6水平均呈显著负相关,而与血清TNF-α水平无显著相关性(P>0.05);肉芽肿组、脓肿组ER、PR表达与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粉刺性乳痈患者ER、PR呈低表达或失表达,且与炎症因子及病情严重程度具有良好相关性。
- 郭绍文吴雪卿冯佳梅任玉倩吴丽莉冯真宋晓艳万华
- 关键词:粉刺性乳痈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炎性因子
- 清化痰湿方联合盾构切开术对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术后创面愈合、疾病复发的影响被引量:17
- 2020年
- 目的:研究清化痰湿方联合盾构切开术对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术后创面愈合、复发的影响。方法:将采用盾构切开法治疗的复杂性浆细胞性乳腺炎17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创面处理方案分为两组,术后常规红油膏纱条换药的8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同时增加清化痰湿方治疗的9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率,乳房局部症状体征积分,创口愈合时间、痊愈时间及复发率,乳房外形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为94.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乳头溢液、乳头凹陷、乳房肿块、乳房红肿、乳房疼痛、乳房脓肿、乳房瘘管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以上各项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创口愈合时间、痊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略低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乳房外形评价总分及乳房质地与弹性改变、皮肤色素改变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但组间在乳头横向移位距离、乳头纵向移位距离、患乳体表凹陷程度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化痰湿方联合盾构切开术对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满意,能够显著改善乳房局部症状体征,促进术后创面愈合,且复发率较低。
- 高晴倩万华吴雪卿徐瑞敏冯佳梅瞿文超
- 关键词:浆细胞性乳腺炎复发
- 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非哺乳期乳腺炎(NLM)患者伴有焦虑抑郁状态的基本情况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该院乳腺科门诊及住院的174例NLM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简明疼痛量表(BPI)、欧洲生活质量协作组癌症核心量表(QLQ-C30)、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进行问卷调查,观察NLM伴或不伴焦虑抑郁状态的人口学资料、疾病特征、生命质量和疼痛情况。结果174例女性NLM患者平均年龄(33.47±5.49)岁。27例(15.5%)为焦虑状态,7例(4.0%)为抑郁状态,31例(17.8%)为焦虑抑郁状态。NLM伴焦虑抑郁状态患者在功能领域(身体、角色、情绪、认知和社会)水平更低,在症状领域(疲劳、恶心呕吐、疼痛、失眠、食欲、经济)持续负担较高,在整体健康状况领域较差,以及疼痛干扰评分较高(P<0.05)。结论NLM患者存在一定的焦虑或抑郁状态,并与疼痛和生命质量相关。
- 欧阳梦婷吴雪卿冯佳梅瞿文超高晴倩邵士珺孙佳晔谢璐
- 关键词:非哺乳期乳腺炎焦虑抑郁疼痛
- “乳癌术后方”对乳腺癌术后患者无病生存期的影响被引量:18
- 2011年
- 目的观察"乳癌术后方"对乳腺癌术后中高度复发转移危险患者无病生存期的影响。方法将177例乳腺癌术后患者按分层队列研究法分为治疗组(111例)和对照组(66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行西医常规规范化治疗,术后半年内开始服用中药"乳癌术后方"。随访乳腺癌术后3年,观察两组患者无病生存期。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患者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9.2%(99/111)、53.0%(35/6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危险度患者中,治疗组、对照组的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5.8%(68/71)、56.8%(21/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度危险度患者中,治疗组、对照组的无病生存率分别为77.5%(31/40)、48.3%(1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ER阴性患者的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0.6%(29/36)、50.0%(13/2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ER阳性患者的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3.3%(70/75)、55.0%(2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ER阴性、阳性的患者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0.6%、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Her-2/neu阴性患者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2.1%(82/89)、56.5%(26/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Her-2/neu阳性患者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76.9%(11/15)、24.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癌术后方"能延长乳腺癌术后患者3年内无病生存期。
- 高晴倩万华李欣荣冯佳梅吴雪卿
- 关键词:乳腺癌中医药疗法乳癌术后方
- 中药复方对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患者总生存率的影响
- 瞿文超沈坤炜万华吴雪卿冯佳梅高晴倩邵士珺张婷婷顾沐恩梅章懿陈小松
- 关键词:乳腺癌分子分型中药复方
- “浆乳方”结合中医外治法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55例临床观察
- 目的:探讨浆乳方结合中医外治发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5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通过内服中药"浆乳方",并配合中医外治法进行治疗,观察此方法对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治疗效果。结果:浆乳方联合中医外治法治疗浆细胞性...
- 万华吴雪卿何佩佩冯佳梅高晴倩姜晓燕
- 关键词:中医外治法浆细胞性乳腺炎
- 文献传递
- 托里消毒散与柴胡清肝汤干预热盛肉腐证化脓性非哺乳期乳腺炎初期的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观察托里消毒散与柴胡清肝汤治疗热盛肉腐证化脓性非哺乳期乳腺炎(NPM)的临床疗效及对相关血清免疫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研究方法,将72例热盛肉腐证化脓性NPM初期患者采用区组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试验组内服托里消毒散治疗,对照组内服柴胡清肝汤治疗,疗程均为28天。入组第1~28天,每14天清晨抽取空腹血,测量肿块大小,记录脓肿形成及皮肤破溃程度。结果试验组治疗第14天较对照组脓肿范围更大,脓肿表面溃破数量及程度更严重(P<0.05);治疗28天,试验组肿块缩小程度、红细胞沉降率(ESR)下降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化脓性NPM初期患者免疫功能紊乱,表现为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补体(C)4、T淋巴细胞亚群CD3^(+)和CD4^(+)、调节T淋巴细胞(Treg)以及CD19^(+)B淋巴细胞(CD19^(+))异常升高,C3、活化人类白细胞Ⅱ类抗原DR(HLA-DR)T淋巴细胞以及自然杀伤(NK)细胞异常降低,两组治疗后异常指标水平均趋于正常,试验组对HLA-DR T细胞的调节作用更强(P<0.05)。结论与柴胡清肝汤比较,托里消毒散在促进化脓性NPM初期肿块缩小、抗炎及免疫调节方面作用更好。
- 杜楠楠万华冯佳梅瞿文超邵士珺孙佳晔吴雪卿
- 关键词:托里消毒散柴胡清肝汤
- 唐汉钧治疗疮疡的学术观点被引量:15
- 2016年
- 文章在总结各种疮疡病症诊治的历史发展和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主要阐述唐汉钧教授"益气养荣、清化托毒法"治疗急性感染性疾病;"祛瘀、补虚"治疗慢性难愈性溃疡;传承和创新中医外治疗法等方面的临床经验和学术观点。
- 吴雪卿唐汉钧
- 关键词:疮疡名医经验
- LncRNA MCM3AP-AS1调节miR-424-5p/PSAT1轴对乳腺癌恶性进展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lncRNA)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3相关蛋白-反义链1(MCM3AP-AS1)调节微小核糖核酸(miR)-424-5p/磷酸丝氨酸氨基转移酶1(PSAT1)轴对乳腺癌恶性进展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法检测人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和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BT549、BT20中LncRNA MCM3AP-AS1、miR-424-5p和PSAT1信使核糖核酸(m RNA)的表达水平。构建LncRNA MCM3AP-AS1低表达模型、miR-424-5p敲低与过表达模型,并使用RT-qPCR方法验证转染模型构建的成功。分别采用四氮甲基唑蓝(MTT)法、Transwell实验检测乳腺癌细胞株的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MDA-MB-231细胞中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E-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和PSAT1蛋白的表达。经生物信息学分析后,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与RNA免疫共沉淀(RIP)实验分别验证LncRNA MCM3AP-AS1与miR-424-5p、miR-424-5p与PSAT1之间的靶向关系。结果:在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BT549、BT20中MCM3AP-AS1、PSAT1 m 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MCF-10A(P<0.05),miR-424-5p表达水平显著低于MCF-10A(P<0.05)。敲低MCM3AP-AS1或过表达miR-424-5p均可以降低MDA-MB-231细胞的吸光度(OD490)值、细胞迁移数目和细胞侵袭数目、CyclinD1、N-cadherin和PSAT1蛋白表达水平(P<0.05),提高细胞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P<0.05)。敲低miR-424-5p的表达逆转了下调MCM3AP-AS1对MDA-MB-231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以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与RIP实验证实MCM3AP-AS1靶向负调控miR-424-5p表达,miR-424-5p靶向负调控PSAT1的表达。结论:LncRNA MCM3AP-AS1在乳腺癌中呈高表达,其低表达可通过靶向调节miR-424-5p/PSAT1轴抑制乳腺癌的恶性进展。
- 冯佳梅万华高晴倩瞿文超邵士珺孙佳晔吴雪卿
- 关键词:乳腺癌
- 大豆异黄酮抗癌作用与毒性研究进展
- 目的:介绍大豆异黄酮(soy isoflavones,SIF)及其活性成分染料木素的抗癌作用及毒性作用进展,探讨SIF在抗癌有效剂量及毒性剂量。通过对国内外研究者的实验结论的总结与比较,评价了SIF的抗癌作用及安全性。
...
- 李欣荣万华吴雪卿冯佳梅于小鲲陆德铭
- 关键词:大豆异黄酮染料木素抗癌作用毒性作用雌激素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