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长印

作品数:5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稠油
  • 1篇电潜泵
  • 1篇堵水
  • 1篇选择性堵水
  • 1篇氧化碳
  • 1篇油田
  • 1篇油田开发
  • 1篇增注
  • 1篇石油
  • 1篇石油工程
  • 1篇水井
  • 1篇水力
  • 1篇水平井
  • 1篇平井
  • 1篇驱替
  • 1篇注水
  • 1篇注水井
  • 1篇先导性
  • 1篇解堵
  • 1篇解堵增注

机构

  • 5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5篇吴长印
  • 3篇陈尚朋
  • 2篇刘丽
  • 2篇许欢欢
  • 2篇吴玉荣
  • 2篇涂建华
  • 2篇孙连杰
  • 2篇刘扬
  • 1篇张龙江
  • 1篇吴玉荣
  • 1篇阮刚
  • 1篇冯刚
  • 1篇杜树勋
  • 1篇陈满斗
  • 1篇杨冠华
  • 1篇李慧
  • 1篇李慧
  • 1篇郑刚

传媒

  • 1篇石油机械
  • 1篇内蒙古石油化...
  • 1篇油气田地面工...
  • 1篇第十七届三省...
  • 1篇第十六届五省...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08
  • 1篇200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稠油复合降粘工艺研究试验
2012年
针对孔店油田稠油区块特点,进行了降粘体系及自生CO2体系研究,该体系利用化学剂在地层中自生CO2气体,达到既降低原油粘度,又降低界面张力和溶解气驱替原油的作用,同时与化学降粘剂复合,提高降粘和驱替协同效应,有效改善稠油在地层中的流动性。研制的复合体系长岩芯吞吐试验,提高采收率20个百分点(相对于水驱)。在室内试验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自生CO2化学降粘复合吞吐现场先导性试验,见到了明显的改善稠油开发的效果,有效地改善了稠油的流动性,增加了地层的驱动能量,提高了单井产能,单井换油率最高达到3.4m3/t,为稠油冷采开辟了一条新的工艺技术途径。
吴长印孙连杰李慧涂建华陈尚朋吴玉荣
关键词:稠油冷采
电缆卡子打捞器的研制与现场试验被引量:1
2008年
针对电潜泵在起、下泵作业过程中电缆卡子落井的问题,研制了电缆卡子打捞器。该打捞器由上接头、中心杆、顶丝、打捞篮和下接头组成。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打捞器整体结构简单紧凑,它连接在电动机下部,随同电潜泵完井管柱一起下井,无论是下泵还是起泵,只要有卡子脱落,就能捞获落物;作业时安装、拆卸及更换方便,适应性强,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刘扬郑刚阮刚杨冠华张龙江吴长印
关键词:电潜泵
注水井泵车水力解堵增注现场试验
2003年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注水工作一直起着决定性作用,注水井能否完成配注,不仅直接影响到采油井组的生产效果,而且也关系到油田稳产时间长短及采收率的高低.以往采取复合酸酸化解堵或上增压泵增注方法,虽然能解决注水井完不成配注的问题,但是成本高,施工作业夏杂,劳动强度大.为此,根据油田实际,开展了注水井泵车水力解堵增注试验,收到了良好效果.
杜树勋刘扬吴长印冯刚陈满斗
关键词:油田开发注水井泵车增注
稠油复合降黏工艺研究试验
针对孔店稠油区块特点,进行降黏体系及自生CO2体系研究,自生CO2与化学降黏剂复合体系的协同效应研究,研制出适用于稠油冷采的复合吞吐体系,所研究的自生CO2、化学降黏剂复合体系具有较好的复合协同效应,复合体系长岩心吞吐试...
吴长印陈尚朋许欢欢孙连杰刘丽吴玉荣李慧
关键词:稠油开采
文献传递
大港滩海油田庄海8Ng-H5水平井选择性堵水先导性研究与试验
大港滩海油田馆陶组为底水构造油藏,为天然水驱开发单元,经过开采,目前该开发单元六口生产井,两口井含水超过95%,两口井超过75%,采出程度只有2.38%,油井堵水是成了该开发单元中后期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调整措施.这次对庄...
吴长印陈尚朋许欢欢涂建华吴玉荣刘丽
关键词:石油工程水平井选择性堵水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