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素英
- 作品数:9 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福建省漳州市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使用三角翻身垫预防压疮的效果评价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使用三角翻身垫及水垫预防压疮的效果。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48例,对照组52例。2组患者均使用气垫床,骶尾部或髂前上棘受压部位均垫水垫。试验组采用三角翻身垫维持体位,对照组采用软枕维持体位,比较2组患者压疮的预防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和发生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舒适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角翻身垫用于翻身有助于患者保持翻身后的有效体位,从而有效预防压疮。
- 高旭华谢丽琴郑素珠吴素英
- 关键词:压疮护理
- 2种冰帽降温预防耳廓冻伤措施的效果比较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比较2种冰帽物理降温预防耳廓冻伤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使用冰帽物理降温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48例,采用冰帽物理降温,耳廓用丝袜装米保护;对照组52例,冰帽物理降温,耳廓用4层厚面巾纸保护。结果实验组耳廓用丝袜装米保护预防冻伤效果比对照组耳廓用4层厚面巾纸保护效果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廓用丝袜装米保护预防冻伤效果好,值的临床推广。
- 方秀云吴素英
- 关键词:物理降温预防措施
- COPD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总结了87例COPD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情况,分析COPD非计划拔管发生的相关原因。认为根据临床表现及血气分析结果对患者有效约束并强化人工气道管理可有助于减少COPD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提高COPD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 吴素英
- 关键词:COPD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
- 肠内营养持续泵入配合床头抬高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影响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持续泵入配合床头抬高30°-45°以上对预防胃内容物反流、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4月-2010年12月收住内科ICU行机械通气治疗7-10d的10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52例,采用肠内营养持续泵入配合床头抬高30°-45°以上,对照组48例采用肠内营养持续泵入床头抬高不受限。比较2组的体温、血白细胞、痰培养、胸片结果。结果试验组8例(16%)发生VAP,对照组17例(35%)发生VAP,试验组体温、血白细胞、痰培养,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内营养持续泵入配合床头抬高30°-45°以上,预防胃内容物反流、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效果显著。
- 吴素英
- 关键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肠内营养床头抬高
- 静脉留置针针眼按压止血探讨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内科监护室(MICU)用自制小纱布卷应用于临床静脉留置针拔针后按压止血的效果。方法将200例静脉留置针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100例及对照组100例,实验组用自制小纱布卷沿血管走向直接压皮肤针眼及血管针眼,对照组用无菌棉签沿血管走向直接压皮肤针眼及血管针眼。结果实验组、对照组止血效果比较,两组穿刺点局部出血、血肿及皮下瘀斑明显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小纱布卷用于静脉留置针拔针后按压止血有效地保护了患者血管,减少局部出血、肿胀、瘀斑的发生。
- 陈小燕洪秋李吴素英
- 关键词:静脉穿刺按压止血
- 一次性输液贴预防无创机械通气所致面部压疮的综合效果评价
- 2010年
- 目的探讨无创面罩机械通气过程中,使用一次性输液贴预防面部压疮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68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2例,使用一次性输液贴保护面罩压迫部位;对照组36例,使用医用棉垫保护面罩压迫部位。比较2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及呼吸机漏气发生率。结果采取保护措施前2组患者血氧饱和度及呼吸机回路漏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取保护措施后2组患者血氧饱和度及呼吸机回路漏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2种方法均可有效地预防压疮的发生。结论对于接受无创面罩机械通气患者,使用一次性输液贴预防面部压疮的效果优于医用棉垫。
- 吴素英林碧华
- 关键词:机械通气输液贴压疮
- 两种方法对内科ICU患者肛周及会阴部湿疹的预防效果探讨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 比较两种ICU预防肛周及会阴部湿疹方法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ICU需要肠道透析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肛周及会阴护理先用0.02%~0.03%稀释碘伏冲洗后擦干再扑硼酸氧化锌粉;对照组肛周及会阴护理先用0.02%~0.03%稀释碘伏冲洗后擦干再扑市售的普通扑粉。结果 实验组肛周及会阴湿疹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验组肛周及会阴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降低了肛周及会阴湿疹发生率。
- 吴素英方秀云
- 关键词:肛周会阴部湿疹
- 膈肌功能恢复锻炼预防ICU谵妄效果评价
- 2021年
- 目的探讨膈肌功能恢复锻炼预防ICU谵妄效果评价。方法143例入住某三级甲等医院内科ICU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呼吸机辅助呼吸撤机后,除了内科ICU重症监测常规护理措施外,另加,由患者家属共同参与,对患者膈肌功能恢复锻炼;对照组患者呼吸机辅助呼吸撤机后,实施内科ICU重症监测常规护理措施;应用中文版CAM-ICU评估量表,评估两组患者ICU谵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上升、缺氧例数、睡眠障碍例数、内环境紊乱例数高于试验组,ICU谵妄发生例数也高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属共同参于患者膈肌功能恢复锻炼,能降低ICU谵妄发生。
- 吴素英杨玉燕陈小燕
- 关键词:锻炼ICU谵妄
- 更换股动脉和股静脉置管贴膜下肢体位与效果探讨
- 2017年
- 目的探讨股静脉及股动脉置管贴膜更换过程中该下肢取的不同体位对贴膜更换效果的差异。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住内科ICU股静脉及股动脉置管105例患者纳入研究,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在更换股静脉、股动脉置管贴膜过程中,该下肢取的体位不同,所取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更换股动、静脉置管过程中置管侧下肢取膝关节外展屈曲位,无置管侧下肢伸直,使双下肢大腿跟部夹角成60~70°,对照组更换股动、静脉置管过程中随意放置穿刺侧下肢,两组换药后股动、静脉置管处缝线脱落、移位,穿刺处及周围皮肤红、肿、热、痛,水泡形成,分泌物培养阳性,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贴膜脱落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组更换股动、静脉置管过程中双下肢采取的体位,能降低股动、静脉置管处缝线脱落、移位,降低穿刺处及周围皮肤红、肿、热、痛发生,水泡形成,贴膜脱落情况减少,降低置管处感染,从而降低了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 吴素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