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秀杰

作品数:96 被引量:389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天文地球历史地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3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1篇生物学
  • 57篇天文地球
  • 17篇历史地理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 2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33篇化石
  • 32篇古人类
  • 26篇头骨
  • 25篇更新世
  • 19篇人类化石
  • 17篇直立人
  • 14篇遗址
  • 13篇更新世晚期
  • 9篇代人
  • 9篇人类头骨
  • 9篇现代人
  • 7篇中更新世
  • 7篇人类遗址
  • 7篇古人类化石
  • 7篇古人类遗址
  • 6篇现代人起源
  • 6篇面部
  • 6篇内模
  • 6篇进化
  • 5篇中国古人类

机构

  • 95篇中国科学院
  • 12篇中国科学院大...
  • 9篇重庆师范大学
  • 6篇湖北省文物考...
  • 5篇北京大学
  • 5篇北京师范大学
  • 5篇山东大学
  • 5篇安徽省文物考...
  • 4篇吉林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安徽博物院
  • 2篇北京自然博物...
  • 2篇河南省文物考...
  • 1篇公安部物证鉴...
  • 1篇贵州科学院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约克大学
  • 1篇香港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南...
  • 1篇湖南省文物考...

作者

  • 95篇吴秀杰
  • 44篇刘武
  • 14篇裴树文
  • 11篇武仙竹
  • 8篇邢松
  • 5篇税午阳
  • 5篇张银运
  • 4篇同号文
  • 4篇张全超
  • 4篇李海军
  • 4篇张亚盟
  • 4篇董哲
  • 3篇卫奇
  • 3篇何嘉宁
  • 3篇蔡演军
  • 3篇朱泓
  • 2篇宫希成
  • 2篇黄慰文
  • 2篇潘雷
  • 2篇周明全

传媒

  • 49篇人类学学报
  • 9篇科学通报
  • 9篇第四纪研究
  • 3篇化石
  • 2篇自然科学进展
  • 2篇中国科学:地...
  • 1篇海洋地质与第...
  • 1篇大自然
  • 1篇科技导报
  • 1篇地层学杂志
  • 1篇科学
  • 1篇中国科学基金
  • 1篇环球科学
  • 1篇科技创新与品...
  • 1篇鄂尔多斯文化
  • 1篇中国古生物学...
  • 1篇第十二届中国...
  • 1篇中国古生物学...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4
  • 3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20
  • 7篇2019
  • 8篇2018
  • 5篇2017
  • 8篇2016
  • 6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5篇2009
  • 8篇2008
  • 7篇2007
  • 5篇2006
  • 2篇2005
9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陕西公王岭蓝田直立人内耳迷路的复原及形态特点被引量:6
2016年
1964年在陕西公王岭发现的蓝田人头骨的形态比周口店直立人和印度尼西亚爪哇直立人原始,其厚重的骨壁及较小的脑量,落入了早期人属成员的变异范围。最新测年结果将蓝田人的生存年代从原先普遍接受的距今115万年提早到大约163万年前,接近能人和南方古猿生存年代变异范围的下限,蓝田人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有确定年代数据的最早的古人类化石。本文采用高分辨率CT技术对蓝田人的颞骨岩部进行了扫描,对骨性内耳迷路进行了3D虚拟复原,通过与和县直立人、欧洲古老型智人、早期人属成员、南方古猿非洲种、粗壮傍人和现代人内耳迷路的21项测量项目的对比和分析,结果显示蓝田人内耳迷路的测量数据与南方古猿非洲种最接近,其次为现代人和欧洲古老型智人,而与早期人属成员和粗壮傍人相差较大。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蓝田人内耳迷路与早期人属成员、欧洲古老型智人、南方古猿非洲种及现代人都有重叠区域,距离最近的是南方古猿非洲种Sts 5,其次为和县直立人和南方古猿非洲种Sts 19,而与粗壮傍人距离较远。本文研究提供了中更新世中国古人类内耳迷路的形态数据,为进一步探讨蓝田人体质特征演化上的意义提供了参考资料。
吴秀杰张亚盟
关键词:蓝田直立人中更新世南方古猿
中国古代人群头骨的若干赤道人种特征检测被引量:3
2016年
为探讨中国大陆古代人群与赤道人种人群之间的基因交流情况,本项研究对赤道人种的若干特征在中国古代人群头骨中的出现情况作检测。检测的材料包括3800-1200年前生活在新疆、青海、宁夏和河南安阳的12组人群的头骨以及现代华北和云南的人类头骨。结果表明:1)赤道人种若干特征能够在我国古代多个地区的人群中和现代华北和云南人群中检测到,表明中国大陆至少在3000-2000年前已存在赤道人种基因流入蒙古人种的人群之中的现象;2)赤道人种特征平均出现率在中国古代人群中很可能在地理上大致是由东向西递降,与当时这些人群中的欧亚人种特征平均出现率的地理上分布趋势呈相反方向,提示了在中国大陆至少在距今3000-2000年期间已经存在两个相反流向的外来“基因流”。
张银运吴秀杰刘武
关键词:基因流
辽宁海城小孤山新石器时代人类头骨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辽宁海城小孤山遗址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更新世末期-全新世人类遗址,记载着从更新世末期到全新世人类的体质及文化特征的演化历史。对1983年在此遗址发现的距今约5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头骨进行了研究,该头骨是迄今在辽宁地区发现的惟一较为完整的新石器人类遗骸,为探索早期人类体质特征的变异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材料。研究显示,小孤山人类遗骸为30岁左右的男性个体。通过与更新世晚期、新石器时代及青铜铁器时代人类头骨的比较,发现小孤山人具有蒙古人种的形态特点,大部分特征与现代人相同,少数特征如颅长和颅容量,位于现代人变异范围的上限,而与更新世晚期人类接近。小孤山人非常低矮的上面部和鼻部,使其具有独特的头骨形态特点而差异于其他全新世头骨。15组头骨样本的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新石器时代人类体质特征的变异非常大,难以将小孤山人的体质类型归入南方或北方类型,提示有必要对我国古代人类体质特征的分型问题作进一步探讨。
吴秀杰傅仁义黄慰文
关键词:人类头骨新石器时代体质特征
更新世中期中国古人类演化区域连续性与多样性的化石证据被引量:14
2019年
以往,在东亚大陆发现的更新世中期人类化石被分别归入直立人和古老型智人。这种分类的主要依据是化石形态特征以及年代。魏敦瑞对周口店第一地点人类化石研究描述的一些头骨、下颌骨和牙齿特征通常被作为判定直立人的标准。根据这些化石的年代分布,一般将30万年前的中更新世晚期作为划分直立人与古老型智人的大致年代界限。近20年来,在非洲、欧洲和东亚新发现了一些更新世中期人类化石,目前古人类学界对中国更新世中期人类化石特征及演化有了与以往不同的认识。最近对大荔、许家窑、盘县大洞、许昌、华龙洞等人类化石的研究显示,近30万年以来东亚大陆人类演化呈现复杂的多样性,将这一时期人类全部归入古老型智人难以准确反映更新世中期中国古人类演化模式及规律。本文结合近年中国更新世中期人类演化研究进展,选择部分具有演化及分类价值的形态特征,分析这些特征在更新世中期中国古人类化石的表现特点。在此基础上,对更新世中期中国古人类演化模式做了尝试性探讨。本研究发现,周口店、和县、沂源、南京等中更新世早期人类化石呈现有较多的区域性特征,形态特征表现相对稳定;而大荔、金牛山、许家窑、许昌、华龙洞、马坝、盘县大洞等中更新世晚期人类在化石形态特征表现复杂多样,变异范围大。此外,在这一时期人类化石上发现较多与生存活动、健康、环境适应有关的证据。根据这些发现,作者认为中国中更新世早期组人类演化以形态连续性为主;进入中更新世晚期,中国古人类演化区域性特征减弱,演化模式以多样性为主。一系列新的化石发现和研究证据提示中更新世晚期东亚大陆可能生存有不同的古人类成员。根据目前掌握的化石形态和年代证据,大约30万年前是中国更新世中期演化变化关键时间节�
刘武吴秀杰邢松
关键词:直立人多样性
郧西人遗址动物群与古环境
郧西人遗址在2004—2006年期间先后经过3次发掘,出土有7枚晚期智人牙齿化石以及文化遗物及其他古人类活动遗迹。该遗址时代可能为距今100ka左右,其动物群与古环境研究对认识当时人类生存时代的环境背景有重要意义。根据遗...
武仙竹吴秀杰王运辅屈胜明
关键词:更新世晚期古环境
文献传递
更新世中期中国古人类演化区域连续性与多样性的化石证据
以往,在东亚大陆发现的更新世中期人类化石被分别归入直立人和古老型智人。这种分类的主要依据是化石形态特征以及年代。魏敦瑞对周口店第一地点人类化石研究描述的一些头骨、下颌骨和牙齿特征通常被作为判定直立人的标准。根据这些化石的...
刘武吴秀杰邢松
关键词:直立人多样性
中国发现的主要直立人头骨化石被引量:3
2019年
20世纪初在北京发现周口店直立人化石以来,迄今在中国境内多处地点发现重要的直立人头骨化石。研究显示直立人的体质特征变异非常大,具较宽的地区间形态变异范围。
吴秀杰
关键词:直立人头骨化石
颅内模——人类脑演化研究的直接证据及研究状况被引量:14
2007年
脑演化是人类演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通过不同的方式都可以获取人类脑演化的信息,但颅内模作为古人类大脑形态的固化保存形式,储存着古人类脑的解剖、生理和进化等方面的信息,提供分析和探索人类脑进化的直接证据.文中概述了颅内模的主要特征及人类脑演化关注的几个问题,包括绝对脑量和相对脑量的进化,脑的形态特征及各脑叶的解剖结构的变化,脑不对称性与一侧优势,脑膜中动脉系统和静脉窦系统,计算机CT虚拟成像技术和三维重建对脑演化研究的促进.针对我国脑演化研究的状况,对未来工作加以展望.
吴秀杰刘武Christopher Norton
关键词:化石人类人类进化
中国古人类颅容量的推算方法比较
古人类的体质特征和现代人不同,依据现代人头骨测量数据计算出来的公式往往不适于古人类颅容量的推算.获取古人类颅容量最准确的方法是复原出其内部的颅内模;然而,由于颅内模的复原工艺复杂,加上古人类头骨化石数量稀少且多数残破,如...
吴秀杰张伟
关键词:公式法现代人直立人
一种基于面部软组织和形状空间的古人类颅面复原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面部软组织和形状空间的古人类颅面复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基于非刚性配准和主成分分析的统计形状模型;(2)待复原古人类颅骨三维模型的点云稠密对应;(3)基于面部软组织厚度计算面部几何形状;(4)基于...
税午阳吴秀杰周明全邓擎琼
文献传递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