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山
- 作品数:16 被引量:99H指数:6
- 供职机构:山西医学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卫生厅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第二代双源CT虚拟平扫技术在肺部病变检查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第二代双源CT虚拟平扫技术在肺部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经病理证实肺部病变患者的影像资料,均行常规平扫及双能量增强扫描,利用"Liver VNC"软件处理得到虚拟平扫图像。比较虚拟平扫与常规平扫图像质量评分、噪声、病灶平均CT值及辐射剂量。结果虚拟平扫与常规平扫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4.62±0.52)、(4.71±0.46)分,两者无明显差异t=2.319,P>0.05;虚拟平扫图像和常规平扫图像噪声分别为(8.10±1.16)、(7.30±1.06)HU,虚拟平扫噪声略高于常规平扫t=5.246,P<0.05;虚拟平扫与常规平扫病变CT值分别为(32.65±8.09)、(27.94±7.16)HU,t=-8.154,P<0.05;且两组CT值有很好的一致性(r=0.840,P<0.05)。虚拟平扫与常规平扫的有效剂量分别为(5.18±0.96)、(5.55±1.18)mSv,虚拟平扫有效剂量低于常规平扫t=4.005,P<0.05。结论虚拟平扫图像对肺部病变显示良好,可满足诊断要求,有代替胸部常规平扫潜在价值,减少检查时间及患者的辐射剂量。
- 李建丽武志峰鄂林宁吴山
- 关键词:计算机体层摄影术肺部病变
- 双源CT双能量扫描在颈部淋巴瘤与转移性淋巴结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探究双源CT双能量定量分析功能在颈部恶性淋巴瘤与转移性淋巴结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颈部淋巴瘤患者(40个淋巴结)及20例恶性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40个淋巴结)双能量CT资料,通过后处理得到动静脉期碘分布图,利用能量成像定量分析功能测量病变淋巴结的能量参数进行统计学差异分析。结果淋巴瘤与转移性淋巴结在碘分布图上动脉期CT值(CTA)分别为(33.75±11.08)HU和(13.53±10.33)HU,静脉期CT值(CTV)分别为(42.09±9.68)HU和(20.35±12.57)HU,动脉期碘浓度(ICAP)分别为(1.98±0.77)mg/mL和(0.60±0.49)mg/mL,静脉期碘浓度(ICVP)分别为(2.38±0.66)mg/mL和(1.02±0.37)mg/mL,动脉期碘浓度均一化比值(NICAP)分别为(0.19±0.32)和(0.07±0.78),静脉期碘浓度均一化比值(NICVP)分别为(0.38±0.56)和(0.20±0.16),六组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源CT中的碘分布图及碘物质定量分析技术对颈部两种性质淋巴结病变的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能够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 王荣华武志峰鄂林宁吴山
- 关键词:淋巴瘤转移性淋巴结双能量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 大脑中动脉分叉处动脉瘤夹闭术中显露大脑中动脉M1段的手术策略
- 2019年
-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分叉处(MCBIF)动脉瘤开颅夹闭术中安全显露大脑中动脉M1段的手术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8年3月山西大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60例(65个)MCBIF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9例、女31例,发病年龄35~65(40±0.5)岁。动脉瘤出血Hunt-Hess分级0级3例,Ⅰ级13例,Ⅱ级13例,Ⅲ级16例,Ⅳ级7例,Ⅴ级8例。在冠状位最大密度投影(MIP)图像上观察到,动脉瘤指向上方27个、指向外侧22个、指向下方16个。测量动脉瘤同侧大脑中动脉M1段的长度,观察M1段的曲度,模拟翼点开颅手术入路;采取近端或远端入路手术,指向下方和外侧的动脉瘤从上方显露大脑中动脉M1段,指向上方的动脉瘤从下方显露大脑中动脉M1段,并选择合适的动脉瘤夹夹闭动脉瘤。随访并观察动脉瘤复发情况,预后评价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并比较不同指向动脉瘤的预后差异。结果大脑中动脉M1段长度为8.2~16.5(13.5±0.3)mm。M1段曲度向下,动脉瘤指向上;M1段曲度向上,动脉瘤指向下;M1段平直向外,动脉瘤指向外。CTA三维影像模拟手术入路中动脉瘤以及与周围血管的解剖关系与手术中所见解剖结构完全相符。所有动脉瘤夹闭可靠,术后6个月复查头颅CTA未见动脉瘤复发。随访6~36(18.0±2.5)个月,末次随访结果GOS评分:5分37例,4分10例,3分4例,2分3例,1分6例,不同指向动脉瘤的预后良好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充分利用CTA三维重建技术,明确动脉瘤的指向、大脑中动脉M1段的长度和曲度,精确评估大脑中动脉分叉处动脉瘤和M1段在侧裂内的投影方位,避开动脉瘤顶,采取合适的策略显露M1段,有效做到近端控制,是手术安全进行的可靠保障。
- 杨忠平吴山王向阳陈来照仝海波
- 关键词:大脑中动脉颅内动脉瘤CT血管成像手术策略
- 肺结节早期生长指标CT定量分析研究
- 目的:
(1)通过体模研究,确定肺结节成分定量分析法的可行性,筛查影响测量准确性相关干扰因素,制定实际应用的最佳技术方案。
(2)回顾性分析肺结节病例资料,考查多种测量结节生长的指标对早期肺癌诊断的敏感性,筛...
- 吴山
- 关键词:肺结节CT扫描肺癌
- 纵隔淋巴结病变CT诊断及鉴别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纵隔常见的淋巴结病变的CT表现及特征。方法总结经手术、淋巴结活检或临床治疗证实的纵隔淋巴结病变42例,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分析其临床及CT表现与相互鉴别要点。结果 44例最终结果分别为:淋巴结结核6例,淋巴结转移癌16例,结节病5例,淋巴瘤9例,巨淋巴结增生4例,艾滋病淋巴结肿大2例。淋巴结结核是最常见的淋巴结炎性病变,以形态多样、钙化、增强扫描边缘环形强化为典型特点。淋巴结转移瘤是最常见的纵隔淋巴结恶性病变,原发灶淋巴引流区优势分布、液化坏死明显、增强呈薄壁环形强化是其重要特征。淋巴瘤CT表现以累及范围广,病变淋巴结密度均匀,增强呈轻度均匀强化为主。结节病以肺门淋巴结对称性肿大、病灶多数不融合且境界清晰、密度均匀、均匀强化为鉴别要点。巨淋巴结增生具有血供丰富、常累及单个淋巴结、呈肿块样增生等特点。结论胸部CT检查是诊断纵隔淋巴结病变的首选方法,病灶形态特点、分布、强化及临床表现对诊断及鉴别有重要意义。
- 吴山武志峰鄂林宁
- 关键词:纵隔淋巴结
- 眼眶黏膜相关性淋巴瘤的CT特征分析
- 2019年
- 通过对眼眶黏膜相关性淋巴瘤的影像学特征分析,以期对本病有全面的认识和了解,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对临床早期制定治疗方案或者手术方案提供参考。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9年6月至2018年10月经我院收治的17例经病理诊断为眼眶黏膜相关性淋巴瘤17例中2例为双侧,15例为单侧,其中右侧9例,左侧6例。男性10例,女性7例,年龄40~67岁,平均(56.7±2.5)岁,病史为2个月至10年,平均(4.5±1.8)年。
- 亓卿燕吴山葛向红
- 关键词:手术方案术前诊断影像学特征眼眶CT特征黏膜
- 直方图像素分析法在乏脂肪肺错构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评价直方图像素分析法对乏脂肪肺错构瘤CT负值成分及脂肪成分显示能力及对肺内孤立性结节鉴别能力。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穿刺病理证实的90例肺内孤立性结节病灶,其中肺错构瘤28例、肺癌36例、肺结核球26例,HRCT病灶均无明显脂肪及钙化成分显示,采用直方图像素分析法对病变感兴趣区内全部像素进行分析并绘制直方图,统计负值像素百分比并比较各组间差异,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选择最适于鉴别肺孤立性结节病灶的负值像素百分比最佳临界值。结果:肺错构瘤组平均CT值、最低CT值低于肺癌组及肺结核球组(P<0.05)、负值像素百分比及各像素区间百分比明显高于其余两组(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以负值像素百分比为15.7%作为诊断肺错构瘤最佳临界值可以获得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度。结论:对HRCT无明显脂肪及钙化成分显示的肺错构瘤的诊断中,直方图像素分析法明显提高了CT负值成分及脂肪成分检出率,显著提高肺错构瘤诊断鉴别能力。
- 刘鹏武志峰鄂林宁吴山
- 关键词:肺肿瘤错构瘤
- CT纹理分析技术鉴别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被引量:24
- 2018年
- 目的探讨CT纹理分析技术鉴别诊断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SPN)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7例SPN患者(恶性组54例,良性组43例)行胸部CT平扫,测量结节CT值及最大径。采用MaZda软件对肺结节进行CT纹理分析,获得纹理特征参数(熵、熵和、熵差、对比度、相关及均和)。比较2组CT值、最大径及各纹理特征参数。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纹理参数及其不同组合建立ROC曲线,计算AUC,确定阈值,评价各参数及其不同组合鉴别诊断良恶性SPN的特异度及敏感度;比较各参数组合之间AUC的差异。结果良恶性SPN最大径、CT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98、1.16,P=0.079、0.087)。良性组SPN纹理特征参数熵、熵和、熵差值均低于恶性组(P均<0.05),2组对比度、相关、均和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纹理特征参数熵、熵和、熵差鉴别诊断良恶性SPN的效能均较高(AUC均>0.700);熵、熵和、熵差的阈值分别为1.564、1.212、0.987时,敏感度分别为72.70%、88.40%、63.60%。上述纹理特征参数的不同组合鉴别诊断良恶性SPN的效能均较高(AUC均>0.800),各组合间AUC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基于CT平扫的纹理分析技术有助于鉴别良恶性SPN。
- 张娜鄂林宁吴山武志峰
- 关键词:孤立性肺结节肿瘤异质性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纹理分析
- 第二代双源CT双能量成像对肺栓塞的诊断价值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西门子第二代双源CT(Somatom Definition Flash)双能量成像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42位临床疑诊肺栓塞行双能量肺血管成像(DE-CTPA)扫描的患者的资料,利用工作站双能量软件Lung PBV(肺灌注)、Lung Vessels(肺血管)进行彩色编码成像。2名胸部影像医师结合DE-CTPA与软件提供的信息做出诊断。结果:根据临床及CT结果,其中32例(76.2%,32/42)存在肺动脉栓塞,28例在CTPA上表现为肺动脉充盈缺损,4例在CTPA上未见异常征象,而双能量成像上表现为亚段或以下水平灌注或充盈缺损。双能量Lung PBV测得32例48个栓塞肺区CT强化值(35.6±12.1)HU,低于非栓塞区域所测得的CT强化值(44.5±10.6)HU,t=-2.336,P=0.027。结论:双能量Lung PBV与Lung Vessels软件能显示肺栓塞所致的灌注及充盈缺损,结合CTPA能提高肺栓塞的检出率,特别是外周性肺动脉栓塞。
- 吴山武志峰鄂林宁江小鹏
- 关键词:肺栓塞
- 双源CT直接法下肢静脉成像对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0
- 2015年
-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扫描模式行直接法双下肢深静脉CT造影(DSCTV)检查,对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疑诊DVT的34例患者行DSCTV检查,获取原始图像数据,并经后处理进行多模式图像重建分析,所有患者均在检查前后1周内行双下肢深静脉及下腔静脉多普勒超声(DUS)检查,其中19例行下肢深静脉X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本组34例患者下肢深静脉检出病变血管共254支,与DUS检查对比,两种方法诊断结果一致性检验,Kappa值=0.759,P<0.05;以DSA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其检出DVT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7.1%、90.0%,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35。结论 :双源CT直接法下肢深静脉造影以其独特的扫描及后处理技术,对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易文芳武志峰鄂林宁吴山
- 关键词:静脉血栓形成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血管造影术数字减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