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洪刚
- 作品数:9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华西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青年科学研究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几种寄生虫抗原基因的表达及在预防和诊断中的应用
- 1990年
- 用基因工程技术在体外表达特定的寄生虫抗原,是产生大量均一抗原的好途径,可为寄生虫病的免疫诊断和预防提供优质的抗原。近年来,不少有价值的人体寄生虫抗原基因得到了克隆并在体外获得了表达。例如具有一定免疫保护力的利什曼原虫表膜的Gp63糖蛋白抗原,绦虫的六钩蚴抗原,血吸虫的GST抗原都在一定的体外表达系统得到表达。这些抗原有作为疫苗的前景。可作为免疫诊断用的杜氏利什曼原虫BT_4抗原,血吸虫的毛蚴抗原,多房棘球蚴的II/3抗原等也在体外获得表达,并能较特异地与病人血清发生免疫反应。
- 吕洪刚胡孝素
- 关键词:寄生虫抗原基因
- 杜氏利什曼原虫动基体DNA微环的克隆
- 1990年
- 将杜氏利什曼四川分离株 kDNA 微环连接于质粒 pUC18的 BamHI 位点上转化入大肠杆菌DH52,通过重组质粒的分子量及 BamHI 消化产物的分子量测定,重组质粒与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及kDNA 杂交,鉴定出该 kDNA 微环与 pUC18重组后获得克隆。从而即可迅速大量地产生均一的微环分子,作为鉴定利什曼原虫的探针,还可作研究环境诱变剂的靶分子。
- 吕洪刚高川胡孝素傅继良
- 关键词:利什曼原虫
- 杜氏利什曼原虫表膜的制备及保护性McAb识别膜抗原的研究
- 1991年
- 本文用匀浆及超声波破碎杜氏利什曼原虫四川犬分离株前鞭毛体,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其表膜,电镜观察见所得样品是单位膜和膜下微管组成的表膜,测得微管直径平均为23.3nm,微管间距巨平均为15.7nm,经SDS-PAGE分离显示1条主带,次带约15条,再转移到硝化纤维膜上,用单克隆抗体2H6-E3识别,仅见有一条区带,分子量为63kDa,该单克隆抗体是己经被证实定位于前鞭毛体表膜,并具有免疫保护性的。
- 刘佩娜胡孝素阚兵吕洪刚王远萍杨志梅
- 关键词:抗体
- 抗杜氏利什曼原虫犬分离株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用于病犬血清循环抗原的检测被引量:2
- 1991年
- 本文报道用杜氏利什曼原虫大分离株前鞭毛体膜抗原免疫BALB/c小鼠的脾细胞与Sp2/0瘤细胞融合,得到多株分泌抗体较高且稳定的细胞株。进一步筛选出McAb C11-G10-A4可用于检测病犬血清循环抗原。用McAb-AST检测采自甘肃省黑热病流行区的30份犬血清,阳性率30%。与骨髓涂片查病原体的总符合率为86.7%,阳性符合率达100%。69份非流行区对照大血清检测结果,仅1份出现阳性反应,可见本试验的敏感性较高,特异性较强(98.55%)。
- 王雅静胡孝素林芳清阚兵吕洪刚
- 关键词:循环抗原单克隆抗体
- 皮肤组织印迹杂交法诊断犬利什曼病研究初报被引量:2
- 1991年
- 用利什曼病原虫KDNA印迹杂交法对采自甘肃省文县黑热病流行区的30只家犬耳缘皮肤组织印迹样品进行杂交试验。结果30份犬样品中有8份呈现阳性反应,阳性率为26.7%。同时进行骨髓涂片检查,有5只犬查见原虫,阳性率为16.7%。以上两种方法的符合率达76.7%(23/30)。印迹杂交法具有特异性高,取材方便,快速和结果易于观察等优点,在诊断犬利什曼病中有一定应用前途。
- 王子龙胡孝素林芳清吕洪刚阚兵
- 关键词:利什曼病
- 抗杜氏利什曼原虫单克隆抗体——蓖麻蛋白A链结合物的制备及对前鞭毛体的毒性初试
- 1991年
- 本文采用两种方法纯化抗体。方法一,经DE-52阴离子层析纯化获IgG;方法二,采用Sepharose-4B-Protein A亲和层析抗体,用纯化的McAb 2H_6-E_3与蓖麻毒蛋白A链偶连形成免疫毒素。体外将免疫毒素加入培养的杜氏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内培养,经计数测定,可见免疫毒素对前鞭毛体有一定程度的抑制杀伤作用。
- 刘佩娜吕洪刚胡孝素
-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利什曼原虫
- 用McAb—AST对黑热病患者疗效考核的进一步研究被引量:2
- 1992年
- 用单克隆抗体一抗原斑点试验(McAb—AST)对我国山丘疫区27例(32人次)黑热病患者在斯锑黑克治疗前、后检测循环抗原作了对比观察,以考核疗效。其中25例治前骨髓涂片查见病原体,2例骨髓片漏诊。32人次治疗前MeAb—AST均显阳性反应。一个疗程后McAb—AST转为阴性的16人次,临床表现为痊愈,McAb—AST仍为阳性反应的9例,临床表现也未愈;余7人次McAb—AST与临床症状均有一定程度好转。本法显示的结果与患者病情的归转状况及病原体的查获与否是相吻合的。表明McAb—AST可用于黑热病治后近期疗效考核,且可弥补骨髓涂片的漏诊。
- 胡孝素林芳清阚兵吕洪刚许庭玺唐小娟余泽伦谢孝全
- 关键词:黑热病疗效
- 杜氏利什曼原虫动基体DNA种林特异片段的克隆被引量:2
- 1991年
- 作者在质粒pUC18中克隆了限制性内切酶AIuI消化的Leishmania donovani四川人分离株kDNA片段,筛选后获得能区别杜氏利什曼原虫山丘疫区分离株和平原疫区分离株的的克隆pLK1-10和对杜氏利什曼原虫四川人分离株特异的克隆pLK1-14,对杜氏利什曼原虫种特异的克隆PLK1-1、pLK1-2等。这些克隆将是鉴定杜氏利什曼原虫,区别鉴定山丘及平原疫区黑热病病原体较好的探针。
- 吕洪刚胡孝素
- 关键词:利什曼原虫克隆
- 地高辛标记杜氏利什曼原虫kDNA重组片段特异性分析及序列测定被引量:3
- 1994年
- 用地高辛(digoxigenin-11-dUTP)标记杜氏利什曼原虫kDNA重组片段作为探针,与不同种株利什曼原虫kDNA斑点杂交,获得杜氏利什曼原虫一种特异性kDNA片段,双脱氧核苷酸链终止法测定该片段长321bp,计算机检索及同源性分析比较再次表明该片段具有较高的种特异性。该片段可作为探针用于利什曼病病原体的检测,有助于虫株鉴定,也可以作为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的靶序列。
- 杨文天胡孝素吕洪刚
- 关键词:地高辛利什曼原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