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伟明

作品数:54 被引量:210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4篇动脉
  • 9篇主动脉
  • 9篇颈动脉
  • 8篇动脉体瘤
  • 8篇血管
  • 8篇手术
  • 8篇主动脉瘤
  • 8篇颈动脉体
  • 8篇颈动脉体瘤
  • 8篇静脉
  • 7篇乳腺
  • 7篇外科
  • 7篇腹主动脉
  • 7篇腹主动脉瘤
  • 6篇乳腺癌
  • 6篇细胞
  • 6篇腺癌
  • 5篇外科治疗
  • 5篇瓣膜
  • 4篇带瓣

机构

  • 51篇中山大学附属...
  • 4篇中山大学
  • 4篇中山大学附属...
  • 3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哈佛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山大学孙逸...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广州市妇女儿...

作者

  • 51篇吕伟明
  • 37篇王深明
  • 23篇李晓曦
  • 16篇李松奇
  • 15篇胡作军
  • 13篇常光其
  • 13篇李杰
  • 13篇林勇杰
  • 10篇叶财盛
  • 9篇王劲松
  • 8篇刘瑞磊
  • 7篇姚陈
  • 7篇殷恒讳
  • 5篇刘池拽
  • 4篇林颖
  • 4篇石汉平
  • 3篇吴壮宏
  • 3篇廖艺
  • 3篇雷尚通
  • 3篇徐向东

传媒

  • 7篇中国实用外科...
  • 5篇中华医学杂志
  • 5篇中华普通外科...
  • 4篇中华实验外科...
  • 3篇中华普通外科...
  • 3篇中国血管外科...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中山大学学报...
  • 2篇岭南现代临床...
  • 2篇第八届全国血...
  • 1篇癌症康复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华血管外科...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19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6篇2009
  • 6篇2008
  • 6篇2007
  • 6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2
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可降解支架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带瓣静脉(英文)
2014年
背景:临床上治疗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主要方法是静脉瓣膜修复及带瓣静脉段移植,但这些方法创伤较大,且带瓣静脉来源有限。组织工程学和再生医学在修复病变血管方面取得的进步,而以自体来源的内皮细胞为种子细胞的组织工程带瓣静脉也见于了报道,但存在排出反应。目的:构建一个有可自我更新、修复、类似天然瓣膜结构并具有功能的带瓣静脉。方法:麻醉取Beagle犬的骨髓获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采用密度梯度离心和贴壁法获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进行细胞的传代、冻存复苏、流式细胞仪检测和定向诱导分化。采用热致相分离技术,以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为基材,利用自制带瓣静脉模具制备三维组织工程带瓣静脉支架,制备组织工程带瓣静脉支架,并研究其形态结构。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种植在支架上构建可降解的带瓣静脉,在体外培养2周。结果与结论:扫描电镜观察显示支架孔隙率高。培养的细胞符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形态特征,培养的细胞大部分表达CD29和CD44,不表达CD34和CD45。细胞毒性实验显示支架无毒性,有利于细胞增殖和迁移。将细胞种植在支架表面上培养后可形成单层细胞层。体外实验验证细胞支架复合物的瓣膜有一定的开闭功能。利用三维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支架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成功构建组织工程带瓣静脉,组织工程带瓣静脉将有可能作为静脉瓣膜的的替代物治疗静脉瓣膜疾病。
刘池拽殷恒讳吕伟明曾晨光刘畅王文见全大萍项鹏王深明
关键词:静脉瓣膜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慢性静脉功能不全干细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动脉重建治疗锁骨下动脉闭塞症8例分析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 探讨锁骨下动脉闭塞症外科治疗的方法。方法 2 0 0 2年1月至2 0 0 3年4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共收治8例有症状的锁骨下动脉起始段闭塞病人。其中,6例采用锁骨下动脉切断移位与颈总动脉吻合,2例采用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搭桥重建。结果 所有病人术后症状全部消失,无手术并发症,随访期间内无锁骨下动脉再狭窄、闭塞。结论 血管重建是治疗有症状的锁骨下动脉闭塞的有效方法,但应根据受累血管的具体情况正确选择术式。
吕伟明王深明T Hupp
关键词:动脉闭塞症锁骨下动脉闭塞动脉起始段动脉再狭窄动脉吻合随访期间
精氨酸促进糖尿病伤口愈合的机制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观察精氨酸促进糖尿病伤口愈合的机制。方法成年雄性Lewis大鼠,以链脲佐菌素复制糖尿病模型,7 d后在大鼠背部制作伤口,置入PVA海绵,每天腹腔注射L-精氨酸1 g/kg体重,10 d后动物安乐死取样,观察伤口液精氨酸、鸟氨酸、瓜氨酸、NOx、尿素氮及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大鼠比较,糖尿病大鼠伤口液总蛋白、NOx水平显著升高,精氨酸、鸟瓜氨酸、瓜氨酸及尿素氮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精氨酸促进糖尿病伤口愈合的机制可能与iNOS途径有关,与精氨酸酶途径无关。
吕伟明雷尚通张强张赟建王深明石汉平
关键词:糖尿病精氨酸伤口愈合
颈动脉体瘤的外科治疗
<正>颈动脉体瘤(carotid body tumor,CBT)又称化学感受器瘤 (chemodectoma),是发生于颈动脉体的一种罕见内分泌肿瘤。颈动脉体由第三鳃弓的中胚层成分和神经脊的外胚层成分共同发生,正常大小6...
吕伟明刘瑞磊
颅外段颈动脉瘤的单中心诊治经验
王劲松姚陈李勇辉常光其李松奇吕伟明胡作军王深明
腔内修复联合旁路手术治疗DeBakeyⅠ型升主动脉夹层被引量:21
2005年
目的探讨腔内修复联合人造血管旁路手术治疗DeBakeyⅠ型升主动脉夹层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005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运用腔内修复联合人造血管旁路手术治愈的2例DeBakeyⅠ型升主动脉夹层临床资料。结果腔内修复前先行左锁骨下动脉-左颈总动脉-右颈总动脉人造血管旁路手术,然后从右股总动脉将带膜支架植入升主动脉封闭内膜撕裂口,并同时封闭无名动脉和左颈总动脉,1例术后即时造影和术后2个月随访造影均显示升主动脉夹层消失,无内漏,颈部人造血管旁路血流通畅,病人健康生存;另1例术后2个月随访,一般情况良好。结论对于内膜撕裂口靠近无名动脉和左颈总动脉的DeBakeyⅠ型升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联合人造血管旁路手术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常光其李晓曦李松奇胡作军吕伟明王深明
关键词:升主动脉夹层
用于制备组织工程带瓣静脉支架的模具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备组织工程带瓣静脉支架的模具,包括模具型腔及置于模具型腔中部的芯棒,模具型腔内设有芯棒置入槽,芯棒置入槽的两侧与芯棒彼此密封,芯棒置入槽的中段设有瓣膜模型,模具型腔内围绕所述芯棒在瓣膜模型的外围...
王深明刘池拽殷恒讳吕伟明王文见
文献传递
儿童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及治疗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探讨儿童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病因和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989至2009年12例儿童DV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989至1999年间,儿童DVT患者在住院儿童患者的发生率为万分之0.52;2000至2009年间,发生率为万分之3.18。尽管其发生率不高,但近10年来,呈上升趋势。12例儿童DVT患者中,感染和创伤所致的儿童DVT各占3例,是儿童DVT的主要病因。静脉导管置入所致为2例。其他病因包括肾病综合征,肿瘤,系统性红斑狼疮,和先天性血浆蛋白c缺乏各1例。2例患者合并肺梗塞,1例新生儿因患核黄疸,最终因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死亡。抗凝是治疗儿童DVT的主要方法,尤其在新生儿DVT患者中,仅抗凝治疗可达到良好效果。9例儿童DVT患者同时接受经外周静脉溶栓治疗。治疗过程中无严重出血并发症发生。结论由于儿童DVT发生率的不断升高和治疗的特殊性,临床上应引起对该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视。
王劲松殷恒讳朱易凡姚陈林颖常光其吕伟明李晓曦王深明
关键词:儿童深静脉血栓形成病因
下肢慢性缺血合并急性血栓形成的外科治疗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治疗下肢慢性缺血合并急性血栓形成的最佳外科治疗手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0年10月我科收治的26例下肢慢性缺血合并急性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单纯采用股动脉切开导管取栓术组(10例)与股-腘动脉切开取栓联合动脉重建手术组(16例)的疗效。结果随访时间1~114个月,单纯股动脉切开术组中的截肢率为70%(7/10),3例1年内需行血管旁路手术;股腘动脉切开取栓联合重建手术组的手术均获成功,13例(81.3%)患者症状好转,3例因旁路血管闭塞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肢缺血表现,其中2例保守治疗后症状消失,仅1例术后需再次行血管旁路手术,无截肢病例。结论股腘动脉切开取栓联合动脉重建手术的疗效优于单纯股动脉切开导管取栓术,但要重视股深动脉在恢复下肢血供中的作用,必要时加行股深动脉成形术。
李杰常光其李松奇李晓曦王深明吕伟明
关键词:导管取栓慢性下肢缺血
超选择性供瘤血管栓塞后手术切除颈动脉体瘤的临床体会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探讨术前超选择性动脉栓塞在颈动脉体瘤切除术中的作用及颈动脉体瘤合适的治疗方式。方法33例直径〉3cm的颈动脉体瘤患者术前均行彩色多普勒检查,然后行超选择性供瘤血管动脉栓塞后再行手术切除。其中10例10侧于栓塞后第4天行手术治疗,23例24侧于术后第1灭行手术切除。术中5例行颈动脉重建术,其中1例行颈外动脉颈内动脉吻合,3例用大隐静脉移植行颈总动脉领内动脉吻合,术中常规行动脉转流术。另1例行颈内动脉修补术,未行动脉转流。结果全部瘤体均一期切除。1例剥离瘤体时颈内动脉撕裂行修补术,术后当天发生2次对侧肢体偏瘫,第2灭肢体活动恢复正常,但讲话不清,舌头偏瘫。MRI检查提示脑栓塞。3个月后恢复。其余病例术后无啮缺血及不叮逆的颅神经损伤。结论术前超选择性供瘤动脉栓塞后手术切除是治疗颈动脉体瘤合理的手术方式,可以减少术中出血,减少颅神经损伤。
李松奇叶财盛胡作军林勇杰李晓曦吕伟明王深明
关键词:颈动脉体瘤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