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亦路 作品数:20 被引量:25 H指数:3 供职机构: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航空宇航科学技术 轻工技术与工程 更多>>
zili在斑马鱼早期胚胎发育胚层分化中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斑马鱼胚胎发育早期,piwil2基因(zili)对外胚层、中胚层、内胚层分化的影响。方法设计并合成zili-MO和zili-cMO两条吗啡啉修饰的反义核苷酸,构建zili基因的表达载体并体外合成mRNA。制备外、中、内胚层标志基因(gsc、eve1、sox17)的反义RNA探针。对单细胞期胚胎分别进行显微注射zili-MO、zili-cMO或zilim RNA,采用整胚原位杂交技术检测标志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整胚原位杂交检测结果表明,在注射了zili-MO后zili表达下调,外胚层及中胚层标志基因gsc的表达减弱,外胚层标志基因eve1的表达增强,表达sox17基因的内胚层细胞数量减少。在注射了zilim RNA后zili表达上调,外胚层及中胚层标志基因gsc的表达增强,外胚层标志基因eve1的表达减弱,表达sox17基因的内胚层细胞数量减少。结论 zili在胚胎发育早期对外胚层、中胚层、内胚层的分化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而且对于维持正常胚胎发育也具有重要作用。 李丹 孙华钦 赵君 卢亦路 邓文骞 马用信关键词:斑马鱼 外胚层 中胚层 内胚层 人TCP11L2和鼠Tcp1112基因的定位及表达的初步研究 2008年 目的观察人TCP11L2和鼠Tcp1112基因在细胞中的表达及定位和Tcp1112基因的表达谱研究。方法用RT-PCR法从正常人和鼠睾丸组织中分别扩增得到人TCP11L2基因和鼠Tcp1112基因的开放读码框全长cDNA并定向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质粒中,构建了pEGFP-TCP11L2和pEGFP-Tcp1112融合基因表达载体,然后以脂质体介导转入MDCK细胞中,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融合基因的表达情况;RT-PCR检测鼠Tcp1112基因在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在转染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EGFP-TCP11L2、pEGFP-Tcp1112的MDCK细胞中,荧光主要集中在细胞核外区域,而在转染空白载体pEGFP-N1的细胞中,荧光布满整个细胞;RT-PCR检测鼠Tcp1112为多组织表达。结论人TCP11L2和鼠Tcp1112蛋白能在MDCK细胞中高效表达,表达的蛋白定位在细胞核外区域,鼠Tcp1112的多组织表达提示该基因与鼠Tcp11基因功能的不同。 王新颖 马用信 刘燕燕 卢亦路 曾梅 彭艳 陶大昌关键词:脂质体转染 亚细胞定位 成都地区HBV基因型分布研究 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调查成都地区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的分布情况。方法以长片段高保真聚合酶链反应(LA-PCR)扩增乙肝病毒S基因区,结合双脱氧链末端终止法(Sanger)测序技术对该地区90例乙型肝炎患者感染的HBV进行基因分型;同时与常用的基因型特异引物扩增分型法获得的分型结果进行比较,做重复试验以证实所用方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结果S基因直接测序法检测成都地区人群HBV基因分型结果为B基因型57例(63.3%)、C型30例(33.3%),D型3例(3.3%),无其他基因型和混合型;基因型特异引物分型法除榆出23例(25.5%)混合基因型外,其他各例结果均与S基因测序法吻合。结论成都地区HBV优势基因型以B型为主,C型次之,偶见D型。S基因直接测序法能准确鉴定HBV基因型,并较好地反映HBV基因组变化的准种特征,总体上优于型特异引物分型法,此结论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 卢亦路 王玲 张发强 陈清英 夏增亮 胡迪 夏庆杰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 基因型 恒河猴piwil4基因的鉴定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1 2011年 为了研究人类近亲恒河猴中PIWI家族蛋白PIWIL4的结构和表达情况,文章首次利用同源比对和RT-PCR方法克隆了恒河猴piwil4基因,检测了其mRNA在恒河猴心脏、脑、结肠、附睾和睾丸5种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恒河猴piwil4基因和人的PIWIL4(HIWI2)基因编码的蛋白产物进行了同源性分析和结构域分析,并进一步利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比较了PIWIL4蛋白在成人、成年恒河猴和性未成熟恒河猴睾丸组织中的表达分布。结果表明,恒河猴piwil4 mRNA在多组织中表达,恒河猴和人的PIWIL4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达97%以上,均含有PAZ和Piwi结构域,它们在两物种成年个体睾丸组织中空间分布一致,但在不同发育阶段恒河猴睾丸组织中的分布发生了改变,幼猴中PIWIL4蛋白主要表达于生精小管细胞的细胞核,在成年猴睾丸组织中则表达于各种细胞的胞浆中。上述结果提示,piwil4基因在人类和恒河猴精子发生过程中作用类似,PIWIL4蛋白在幼猴和成年猴睾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提示它们在不同发育阶段功能的改变。 赵少志 李玥 江雪 卢亦路 陶大昌 刘运强 马用信关键词:恒河猴 免疫组织化学 哺乳动物与精子发生有关的microRNAs的分析 目的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组长度约21-25bp的非编码单链RNA分子,通过碱基配对的方式结合到靶mRNA的3'非翻译区,从而调控基因的表达,在组织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推测人类中三分之... 闫乃红 卢亦路 孙华钦 陶大昌 刘运强 张思仲 马用信关键词:精子发生 MIRNA芯片 荧光定量PCR 细菌双杂交筛选肿瘤细胞中与人生物钟蛋白PER1相互作用的蛋白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筛选肿瘤细胞中与生物钟分子振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PERl蛋白(period circadian protein homolog1)相互作用的蛋白质分子,为生物钟基因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功能研究提供条件。方法应用细菌双杂交技术与人宫颈癌Hela细胞cDNA文库,以pBT为载体,构建pBT-PERl融合表达诱饵质粒,与pTRG连接的人宫颈癌HeIa细胞cDNA文库质粒共转化双杂交系统报告菌株,利用培养基的特殊选择性,筛选出阳性克隆并测序分析。结果筛选出14个蛋白编码基因,其中4个包含完整的蛋白编码序列,包括与线粒体动力学相关的OPA3蛋白,与铜代谢相关的CUTA蛋白,与细胞运动、定位等细胞事件相关的蛋白,与物质合成、代谢等生物化学反应相关的蛋白,还有在信号转导中发挥作用的相关蛋白。结论肿瘤细胞中与PER1蛋白存在潜在相互作用新蛋白的筛选和鉴定为研究人生物钟基因PERI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功能提供了条件。 张宇 姚有林 蒋思远 卢亦路 刘运强 陶大昌 张思仲 马用信女性A型血友病F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2 2006年 报道罕见的女性A型血友病1例,并对其凝血因子进行基因突变分析。患者,女,65岁,因为跌倒后右胸痛2d入院,院内查体提示胸壁皮下血肿,双下肢等长,髋屈曲及内旋受限。测定凝血指标提示APTT61.3s,正常血浆纠正后为41.3s,而PT、FIB、TT均正常。有既往出血史。F活性为2%,F活性为200%,vWF:Ag为120%,vWF:RCof100%,vWF:CBA128%,F结合分析正常;髋关节X片提示:双侧髋臼发育不良,髋关节骨关节炎。临床诊断为血友病A型。提取该患者外周血DNA,根据NM000132之凝血因子F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其第14外显子特异的引物,行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并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分析,测序结果与标准序列进行比较,发现该患者出现4111A→C杂合突变,使1314位氨基酸由苏氨酸变为脯氨酸,产生一错意突变,该突变未见其它文献报道。 周静 闫乃红 贾永前 卢亦路 余江 曹桂群 陈清英 王玲 张发强 夏庆杰关键词:基因突变 女性 成都地区HBV基因型分布研究及准种筛查 目的:乙型肝炎是一种流行范围广、危害程度大的世界性传染病。我国是此病的高发区,乙肝携带者占到国民总数1/10以上,正确认识乙肝病毒/(HBV/)高突变、多亚型的遗传异质性,对发病机制研究和临床病毒诊疗均有重大意义。基于其... 卢亦路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 准种 文献传递 应用竞争性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乙型肝炎病毒DNA 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建立竞争性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CFQ-PCR),并探讨CFQ-PCR在乙型肝炎病毒(HBV)临床检测中的意义.方法:根据HBV病毒adr亚型基因组序列合成一对HBV特异的引物,和一条特异的TaqMan探针;根据上述引物序列,采用分子克隆技术制备内对照DNA;再根据内对照序列合成一条内对照DNA特异的与上述TaqMan探针不同标记的TaqMan探针;将适量的内对照DNA加入到PCR反应体系中,使其与HBV靶序列共扩增.结果:在30μL CFQ-PCR反应体系中,加入约20拷贝内对照DNA能够稳定地获得共扩增曲线;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加入约100-500拷贝内对照DNA能够有效地获得共扩增产物条带信号;在210个临床HBsAg阳性血清标本的CFQ-PCR扩增中识别出8个未能有效扩增的标本,60份HBsAg阴性血清标本中识别出2个内对照未能有效扩增的标本,后经DNA纯化处理,上述全部标本的内对照均获得阳性扩增结果,其中有7个HBsAg阳性血清标本获得HBV DNA扩增阳性结果.结论:CFQ-PCR能够有效地提示临床标本HBV DNA体外扩增时由于扩增失败导致的假阴性,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刘蓉 李明远 张发强 夏增亮 闫乃红 王玲 卢亦路 夏庆杰 陈清英 卢军 夏军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 假阴性 PIWI蛋白家族PIWIL1和PIWIL2在肿瘤发生中的调控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癌-睾丸抗原PIWI蛋白家族成员Piwil1和Piwil2在肿瘤细胞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方法:通过构建PIWI蛋白家族成员Piwil1和Piwil2的真核表达载体和shRNA干扰载体等载体,构建过表达和敲减P... 李超 蒋思远 姚有林 卢亦路 马用信关键词:PIWI 肿瘤发生 细胞凋亡 信号转导 基因调控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