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青松
- 作品数:6 被引量:32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农业部畜禽牧草种质资源保护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苜蓿种质资源的评价及遗传多样性研究
- 2012年至2013年,对种植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沙尔沁地区的26份紫花苜蓿种质材料进行农艺性状、生理特性及分子标记三个方面研究。在2013年6月15日、7月29日和9月10日对26份苜蓿种质材料进行生长高度、分枝数、产量...
- 刘青松
- 关键词:紫花苜蓿种质资源
- 文献传递
- 不同苜蓿农艺性状研究及ISSR分子标记分析被引量:12
- 2014年
- 从农艺性状和ISSR分子标记两方面来对苜蓿进行研究。通过对苜蓿8个农艺性状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苜蓿的鲜草产量均与株高和再生速率密切相关,而干草产量不仅与株高和再生速率有关,还与鲜干比紧密相关。通过对26份苜蓿品系的8个农艺性状和ISSR扩增结果分别做聚类分析,2种分析方法虽然都将26个苜蓿品系聚为4大类,但农艺性状聚类结果主要与不同苜蓿品系对种植当地条件的适应性及秋眠级别相关,而ISSR分子标记聚类结果则主要与不同苜蓿品系的遗传背景相关。
- 刘青松陈立波李志勇刘磊师文贵张雪
- 关键词:苜蓿ISSR分子标记
- 25份无芒雀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被引量:12
- 2014年
- 以提取的无芒雀麦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试验筛选出了ISSR-PCR反应体系中最适宜的各组分浓度,并用POPGENE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供试25份无芒雀麦材料总的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2434,Shannon信息指数为0.3721;聚类分析研究将供试25份材料分为五大类,第一类为编号1、4、11、14、15、18、19、21、23和15号材料,第二类为编号2、5、8、9、10、22和24号材料,第三类为编号3、6和17号材料,第四类为20号材料,第五类为7、12和16号材料。
- 张雪刘青松师文贵李志勇刘磊
- 关键词:无芒雀麦种质资源ISSR
- 黄花苜蓿盐胁迫诱导基因的克隆及序列特征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根据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抗盐胁迫基因LEA3-1(登录号:EU665182)的cDNA序列,设计1对特异引物,以经过盐胁迫的黄花苜蓿(Medicago falcata L.)的总RNA为模板,经RT-PCR克隆得到了488bp的cDNA片段。对序列分析结果发现,总长度为488bp的片段能编码108个氨基酸,主要为脯氨酸、丝氨酸、精氨酸、缬氨酸和酪氨酸这5种氨基酸,占总量的41%。经序列比对发现该片段与紫花苜蓿克隆MsMAPKL假想蛋白(GQ868709.1)基因的核苷酸、氨基酸相似度均为100%,在抗盐胁迫方面起重要作用。本研究在黄花苜蓿中成功得到了抗盐基因同源片段,为最终克隆黄花苜蓿抗盐胁迫基因全长奠定了基础。
- 刘青松陈立波李志勇刘磊师文贵张雪
- 关键词:黄花苜蓿盐胁迫克隆
- 基因组DNA分子标记在紫花苜蓿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3年
- 紫花苜蓿是重要的豆科牧草,在发展畜牧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拥有较为丰富的苜蓿种质资源。近年来,分子标记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紫花苜蓿的种质资源分类及辅助育种提供了极大帮助。目前,苜蓿研究中应用最广泛的DNA分子标记是RAPD、RFLP、AFLP和SSR等几种。本研究就这几种分子标记技术在紫花苜蓿种质资源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对分子标记在紫花苜蓿种质资源及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进一步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 刘青松陈立波李志勇刘磊师文贵张雪
- 关键词:DNA分子标记紫花苜蓿
- ISSR-PCR正交优化设计基础上的不同苜蓿种质遗传多样性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以提取的苜蓿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正交设计,筛选出ISSR-PCR反应体系中最适宜的各组分浓度,即20μL的反应体系中最适添加量分别为2.0 U/μL的Taq DNA聚合酶,0.3 mmol/L的dNTP,1.0 mmol/L的MgCl2,0.1μmol/L的ISSR引物以及30 ng/μL的DNA模板。在此基础上对30份不同苜蓿种质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通过聚类分析研究,将30份不同苜蓿种质材料分为四大类,第一大类为来自加拿大的4个苜蓿品种(系);第二大类为来自美国的12个苜蓿品种(系);第三大类为来自中国和荷兰的12个苜蓿品种(系);第四大类为来自澳大利亚的2个苜蓿品种(系)。
- 刘青松陈立波李志勇刘磊师文贵张雪
- 关键词:正交设计ISSR-PCR苜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