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莹

作品数:26 被引量:110H指数:8
供职机构: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理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农业科学
  • 11篇生物学
  • 2篇理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植物
  • 6篇苔藓
  • 6篇苔藓植物
  • 5篇指纹
  • 5篇指纹图
  • 5篇指纹图谱
  • 5篇SRAP
  • 5篇DNA指纹
  • 5篇DNA指纹图...
  • 4篇遗传多样性分...
  • 3篇遗传分化
  • 3篇珍稀
  • 3篇珍稀濒危
  • 3篇珍稀濒危植物
  • 3篇种质
  • 3篇种质资源
  • 3篇均匀设计
  • 3篇ISSR
  • 3篇濒危
  • 3篇濒危植物

机构

  • 26篇焦作师范高等...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河南省林业科...
  • 2篇焦作市农林科...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郑州大学

作者

  • 26篇刘莹
  • 18篇张安世
  • 5篇王育水
  • 4篇刘永英
  • 3篇牛俊英
  • 2篇夏虹
  • 2篇司清亮
  • 2篇郑东方
  • 2篇高登涛
  • 2篇骆扬
  • 1篇魏志峰
  • 1篇李琳
  • 1篇齐秀娟
  • 1篇许会才
  • 1篇韦慧彦
  • 1篇刘梅
  • 1篇孙跃枝
  • 1篇张中海
  • 1篇张为民
  • 1篇尚晓星

传媒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湖北农业科学
  • 3篇焦作师范高等...
  • 2篇河南农业科学
  • 2篇浙江农业学报
  • 2篇植物研究
  • 2篇分子植物育种
  • 2篇重庆科技学院...
  • 1篇北方园艺
  • 1篇生物技术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广西植物
  • 1篇喀什师范学院...
  • 1篇科技信息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7
  • 1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珍稀濒危植物太行菊遗传多样性的SRAP分析被引量:9
2014年
本研究利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太行山特有濒危物种太行菊11个自然居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采用10对引物对11个居群的151个样品进行扩增,共得到90个扩增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73个,多态位点百分率(PPL)为81.11%。POPGENE分析显示,太行菊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H=0.205 9,I=0.325 6)。Nei's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11个自然居群间出现了较高的遗传分化(基因分化系数Gst=0.274 9,基因流Nm=1.318 8)。生境的片段化和基因流障碍可能是导致太行菊居群间遗传分化显著的主要原因。通过对太行菊居群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可为有效保护太行菊提供理论依据。
张安世司清亮刘莹赵利新
关键词:SRAP遗传分化
基于trnH-PsbA序列的部分苔藓植物亲缘关系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以毛地钱(Dumortiera hirsuta)为外类群,利用ClustalX 2.0和MEGA 4.1软件对13种苔藓植物的trnH-PsbA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和分析,构建分子系统树。结果表明,13种苔藓植物的trnH-PsbA序列长度为174-186 bp,排序后总长度为191 bp,其中变异位点51个,信息位点30个。遗传距离在0.006-0.200,平均遗传距离为0.103。利用非加权组平均数UPGMA(Unweight pair group method with arithmetic mean)法建立的系统树显示,13种苔藓植物分为3组。在科间水平上,序列分析结果与形态学结果一致,trnH-PsbA序列对于苔藓植物的系统发育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刘莹张安世赵利新
关键词:苔藓DNA条形码TRNH-PSBA亲缘关系系统发育分析
珍稀濒危植物太行菊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被引量:8
2014年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太行山特有濒危物种太行菊11个自然居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用10个引物对11个居群的122个样品进行扩增,共得到150个扩增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149个,多态位点百分率(PPL)为99.33%。POPGENE分析显示,太行菊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H=0.2149,I=0.3455)。沁阳市大西天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最高(H=0.1910,I=0.2969),山西陵川县大双村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最低(H=0.1356,I=0.2155)。Nei’s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11个自然居群间出现了较高的遗传分化(基因分化系数Gst=0.2566,基因流Nm=1.4488)。生境的的片段化和基因流障碍可能是导致太行菊居群间遗传分化显著的主要原因。通过对太行菊居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分析,该文提出了一些保护策略。
张安世赵利新刘莹
关键词:ISSR遗传分化
基于iPBS标记的玫瑰香系葡萄遗传多样性分析与指纹图谱构建被引量:4
2019年
为探讨玫瑰香系葡萄种质资源间的遗传关系,利用iPBS标记对39个玫瑰香系葡萄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构建其DNA指纹图谱。筛选出14个引物,对39个玫瑰香系葡萄品种进行PCR扩增,共获得152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32条,多态性比率为86.86%。各引物多态性信息含量(PIC)、观测等位基因数(Na)、有效等位基因数(Ne)、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和Shannons信息指数(I)的平均值分别为0.8638、1.8684、1.4090、0.2518和0.3907。39个玫瑰香系葡萄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5263~0.9408,变幅为0.4135。上述结果表明:39个玫瑰香系葡萄品种间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利用UPGMA构建39个玫瑰香系葡萄种质资源的聚类树状图,在遗传相似系数(GS)为0.72处可将39个玫瑰香系葡萄品种分为4组,其中欧亚种主要分布在第Ⅰ组,而欧美杂交种主要分布在第Ⅱ、Ⅲ和Ⅳ组。利用8个引物的16个多态性位点构建了39个玫瑰香系葡萄品种的DNA指纹图谱,该图谱可为玫瑰香系葡萄品种的鉴定提供科学依据。
张安世庞金城刘莹高登涛魏志峰
关键词:葡萄DNA指纹图谱
白松岭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资源利用与保护被引量:1
2010年
在调查和统计的基础上,按照植物的用途和性质,将河南沁阳白松岭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划分为蜜源植物资源、用材植物资源、药用植物资源、纤维植物资源、野生水果植物资源、淀粉植物资源、园林绿化观赏植物资源、有毒植物资源、芳香油植物资源、野菜植物资源、鞣料植物资源、饲用植物资源和油脂植物资源;并对该区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提出了一些建议。
郑东方李红立刘莹王育水李营建
关键词:种子植物资源
两种藓类植物提取液对作物种子萌发的影响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研究藓类植物提取液对作物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用北地扭口藓、灰藓的配子体水提液分别培养5种作物种子,测量种子胚芽和胚根的生长量、鲜重及干重。[结果]灰藓和北地扭口藓的配子体水提液促进了小麦胚根干重的增加,分别为对照的1.88和2.08倍;促进了玉米胚根伸长,分别为对照的1.18和1.21倍;促进了花生胚根伸长,分别为对照的1.14和1.15倍;显著增加了大豆胚根的干重,分别为对照的2.51倍和2.52倍;促进了蚕豆胚根伸长,分别为对照的1.45和1.39倍。[结论]灰藓、北地扭口藓的配子体水提液对作物种子萌发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对农作物的胚根促进作用显著,提高了种子的萌发质量。说明藓类配子体的主要次生代谢产物或内源激素具有生物活性。
刘莹陈娟刘永英牛俊英张安世夏虹王育水
关键词:苔藓植物种子萌发
太行菊的生物学特性及保护利用被引量:11
2012年
于2010~2011年调查了河南省焦作市云台山风景区、新乡辉县、山西省陵川县太行菊的生长环境及地理分布,根据其生境特点,分析了太行菊生物学特性和应用价值,并提出了合理化的保护措施和开发利用建议。
刘莹孙跃枝田转运
关键词:生物学特性
河南省外来入侵植物现状分析被引量:4
2008年
河南的外来入侵植物有34种,隶属17科29属,其中水生植物1种,陆生植物33种。美洲的植物种类最多,达27种,占总种数的79.4%。作为蔬菜、花卉和药用植物等引进的有23种,随人工引种带入或自然扩散无意引进的有11种。外来入侵植物具有一定的危害性,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破坏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加快物种多样性的丧失、严重危害农林业生产、严重危害经济发展。
刘莹王育水刘永英韦慧彦郑东方
关键词:外来入侵种入侵植物生态系统
高中生物选修2对生物教育专业大学生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2010年
高中生物选修2对生物教育专业大学生的挑战来自五个方面:1.课程内容;2.生物技术教育;3.人文精神培养;4.STS教育;5.教学对象。针对这些挑战,大学生的应对策略有:1.研读《标准》;2.研究高中生物教材;3.跨专业选修课程;4.践行理论,统一知行;5.提高人文素养。
张安世刘莹李德改
猕猴桃SCoT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指纹图谱的构建被引量:17
2017年
利用SCoT标记对32个猕猴桃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从47个SCoT引物中筛选了11个引物进行PCR扩增,共扩增出185个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80个,多态性比率为97.30%。各引物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平均为0.238 4,Shannon’s信息指数(I)平均为0.377 8。利用UPGMA构建32份猕猴桃种质资源的聚类树状图。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78处可将32个猕猴桃品种分为5组,聚类结果与形态学分类基本一致。利用4条引物扩增的16个多态性位点构建了32个猕猴桃品种的DNA指纹图谱,可以将32个猕猴桃品种区分并准确鉴定。
张安世张中海齐秀娟刘莹骆扬
关键词:猕猴桃DNA指纹图谱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