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先
- 作品数:65 被引量:430H指数:11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液态结构及其遗传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冶金工程更多>>
- 稀土催渗离子渗氮层中晶体缺陷的研究被引量:4
- 1999年
- 用透射电镜研究了稀土催渗离子渗氮层中的晶体缺陷。结果表明,稀土催渗使γ'-Fe_4N晶粒显著细化,晶界面缺陷的增加有利于氮原子的扩散。在γ'-Fe_4N晶粒内有许多尺寸较小的空位型Frank位错环及其蜷线位错和堆垛层错等晶体缺陷;扩散层铁素体中存在高密度位错及位错环。大量空位的存在,以及位错吸引空位运动,是加速渗氮的主要原因。
- 萧莉美刘玉先
- 关键词:稀土离子渗氮晶体缺陷
- Q235钢铬铝共渗及耐高温氧化性被引量:6
- 1996年
- 为提高Q235钢的耐氧化性和耐蚀性,进行了渗铬和渗铝,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铬铝共渗。用光学显微镜、透射电镜和电子探针研究了渗层的显微组织、相结构及成分分布.结果表明,渗剂成分为93%Cr、7%Al时,经1100℃×16h共渗后,渗层表面铬、铝含量分别为18%和8.2%;表层组织为(Cr,Fe)23C6+AlFe3C0.69,里层为α-Fe(Cr,Al),渗层具有较高的耐高温氧化性和抗蚀性。
- 刘玉先萧莉美尚蕾孙希泰
- 关键词:Q235钢氧化性化学热处理
- 复合渗铝钢管焊接HAZ渗铝层相组成特征被引量:2
- 1994年
- 采用光镜、电镜、X射线衍射和电子衍射等测试技术对电感应料浆法(GL)渗铝钢管焊接接头区域的力学性能和热影响区(HAZ)渗铝层的相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GL渗铝钢管焊接HAZ渗铝层主要是由a-Fe(Al)固溶体、Fe_3Al相和FeAl相构成,渗铝层中不存在含铝较高的FeAl_2、Fe_2Al_5和FeAl_3等脆性相。显著改善了渗铝钢管的承受变形能力和焊接性,使焊接接头区域的组织与性能容易得到保证。
- 李亚江王先礼刘玉先魏星
- 关键词:渗铝钢相结构
- Fe-26at.﹪Cr合金内部硫化机理的研究
- 为了弄清Fe-26at.℅Cr合金内部硫化物形成机理,用扫描电镜和电子探针系统研究了不同硫化腐蚀条件下,试样横截面的显微组织和Fe、Cr与S等元素的浓度分布情况.
- 刘玉先方成成田敏夫
- 关键词:硫化物显微组织扫描电镜
- 文献传递
- 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组织结构演变过程研究被引量:10
- 2003年
- 用丙烯腈(AN)、衣糠酸(IA)、丙烯酸甲酯(MA)进行三元自由基溶液共聚合,经湿法纺丝制得聚丙烯腈(PAN)原丝,然后进行预氧化和炭化处理,并用SEM和TEM等分析方法跟踪过程中纤维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碳纤维的微观组织结构与原丝的微观组织结构密切相关,高强度、高取向度、结构均匀和弥散性好的原丝是获得高强度和高模量碳纤维的前提。
- 王延相王成国马勇董雪梅何东新刘玉先
- 关键词:聚丙烯腈原丝预氧化碳化
- Fe-Mn-C合金中的C-Mn偏聚及其对相变和形变的影响被引量:11
- 1997年
- 采用价电子结构理论计算、微观成分的实验测定和TEM原位动态拉伸变形试验,研究了Fe-Mn-C合金中的C-Mn偏聚及其对相变和形变的影响.结果表明,Fe-8Mn-1.2C合金奥氏体中含C-Mn晶胞的n_A值是不含C晶胞的3.98倍,是含C晶胞的1.40倍;含C-Mn晶胞的n_C^D值是含C晶胞的2.21倍;在Fe-Mn-C合金奥氏体中存在C-Mn原子的微观偏聚,并形成了由-C-Mn-C-Mn-强键络相联结的Fe-Mn-C原子团偏聚区;散乱分布于Fe-Mn-C合金奥氏体中的Fe-Mn-C原子团偏聚区能有效地束缚原子的运动、阻滞滑移系的启动和阻碍位错的运动,强烈影响合金的相交和形变行为.
- 朱瑞富李士同刘玉先王世清
- 关键词:相变形变价电子结构
- SiCw/Y-TZP/Al_2O_3 系复合陶瓷的显微结构及增韧机理被引量:3
- 1997年
- 研究了SiCw/Y-TZP/Al2O3系复合陶瓷的显微结构及其力学性能,通过透射电镜拉伸试样中的裂纹扩展形态与组织变化,分析了晶须与ZrO2相变增韧机制.结果表明,陶瓷体内各相结合致密,分布较为均匀,其室温强度和断裂韧性值分别为1100MPa和11.9MPa·m1/2.晶须拔出,裂纹偏转及ZrO2的应力诱导相变是该复合材料的主要增韧机制.增韧的关键是控制t-ZrO2的稳定度,使得裂纹遇到晶须时,能使晶须—基体界面剥离,同时,裂纹周围的t-ZrO2又易在裂纹扩展应力的诱导下相变.
- 任旭芳刘玉先程永华尹龙卫敖青刘援朝李凤照
- 关键词:陶瓷复合材料显微结构增韧机理
- 快速凝固铝—硅合金微粒中共晶硅生长形态的研究被引量:3
- 1995年
- 用氮气雾化法制取了Al—12.54%Si合金微粒,再加热至700℃进行重熔处理。用扫描和透射电镜研究了快速凝固对Al—Si合金中共晶硅生长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用氮气雾化法和重熔处理的试样中,共晶硅呈球状和弯扭的纤维状。
- 刘玉先刘相法张刚肖莉美
- 关键词:快速凝固重熔铝硅合金力学性质
- Cu-C-Ti系和Cu-CuO-Al系合金粉末的机械合金化被引量:8
- 1999年
- 将CU-C3.3%-Til3.3%和CU-Cu02.5%-Al11.1%(质量分数)二合金粉末分别进行机械合金化,结果发现,经20h球磨后,C的衍射峰已经消失,Ti、Al、CuO的衍射峰强度显著降低;60h球磨后,二合金粉末都形成了Cu基过饱和固溶体;100h球磨后,部分Ti、C、Al、O溶质元素脱溶析出,并反应生成TiC和Al2O3。机械合金化导致粉末细化、亚晶界和位错等缺陷产生是形成过饱和固溶体和促进第二相析出的重要原因。
- 王成国齐宝森杨俊法刘玉先
- 关键词:机械合金化过饱和固溶体合金粉末
- 重新训练对Cu-Zn-Al合金组织与记忆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 1994年
- 用约束训练法对热循环后的Cu-Zn-Al形状记忆合金进行了重新训练.结果表明,热循环导致的记忆衰减可以通过重新训练予以改善.透射电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指出,重新训练后,发生了马氏体的再取向,因热循环而引入的细条状、台阶状及交叉状变体大部分消除,马氏体内的位错密度降低,有序度增高,从而改善了合金的记忆性能.
- 刘玉先赵春霞吴启妹时其铨
- 关键词:显微组织铜基合金形状记忆合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