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永铭

作品数:7 被引量:78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地震
  • 3篇前兆
  • 2篇地温
  • 2篇水位
  • 2篇水温
  • 2篇同震响应
  • 2篇气体
  • 2篇M
  • 1篇地下水
  • 1篇地震前
  • 1篇地震前兆
  • 1篇地震预报
  • 1篇短临
  • 1篇短临异常
  • 1篇印尼8.7级...
  • 1篇震前
  • 1篇振荡
  • 1篇水温下降
  • 1篇同震变化
  • 1篇同震效应

机构

  • 6篇中国地震局
  • 1篇广东省地震局
  • 1篇国家地震局

作者

  • 7篇刘永铭
  • 3篇刘耀炜
  • 3篇陈大庆
  • 2篇王秀英
  • 2篇杨选辉
  • 1篇李玉萍
  • 1篇姚宝树
  • 1篇续春荣
  • 1篇沙海军

传媒

  • 2篇地壳构造与地...
  • 1篇地震地质
  • 1篇地震
  • 1篇地震学报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0
  • 1篇1996
  • 1篇199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白家疃观测井的地热干扰排除及机理探讨被引量:6
1996年
白家疃观测井的地热干扰排除及机理探讨胡敦宽,李淑芳,刘永铭中国北京100095北京地震基准台中国北京100085国家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主题词地热,干扰排除,抽水,降水地震监测预报研究的实践表明,不研究地热的正常动态,就无法判别异常;不进行干扰因素的...
胡敦宽李淑芳刘永铭
关键词:抽水降水观测井地震预报
印尼8.7级地震地下水微温度同震变化特征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Ms8.7级地震(中国地震台网)导致板块边界滑动接近1200公里,产生的地震断层破裂宽度有可能超过100公里(美国地质调查局地震报告,2005),释放的能量巨大,引起我国大陆强烈的宏观和微...
刘耀炜刘永铭陈大庆
关键词:同震变化同震响应地下水
文献传递
远场大震的水位、水温同震响应及其机理研究被引量:72
2007年
深井水温观测在中国已经开展了20年,但目前对于水温响应机理的研究还不充分。在对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MS8.7地震后,中国地下流体观测井网中121个观测井水位、水温同震响应特征的研究中,作者发现了具有规律性的一类变化类型:当某些观测井水位出现振荡的时候,其同井水温绝大多数会出现几十分钟到数小时的下降—恢复过程。为了对此现象进行验证,又收集了河北唐山矿井2001年数字化以来39次远场大震水位、水温的同震响应资料,发现其具有相同的规律。在对可能造成水温下降的影响因素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同震水温下降的气体脱逸模式,给出了在气泡脱逸过程中造成水温下降的2种主要影响因素,并利用此模式对部分观测现象进行了较合理的解释。
陈大庆刘耀炜杨选辉刘永铭
关键词:水温下降同震响应
远场大震同震水位振荡、水温下降类型机理初步研究
2006年
在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M_s8.7级地震同震水位、水温变化类型的对比分类中,发现出相当具有规律性的一类变化类型:在某些观测井当水位出现振荡(水震波)的时候,同井水温绝大多数会有个几十分钟到数小时的从下降到恢复的过程。为此笔者又收集了其中的典型变化观测井,北京良乡井和河北唐山矿井2001年数字化以来30多次不同远场大震水位、水温的同震响应资料,发现无一例外都具有相同的规律性。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了对于同震水位振荡,温度下降的气体脱逸模式,并对气体脱逸的两种途径进行了动力学的分析。
陈大庆刘耀炜杨选辉刘永铭
关键词:水位水温振荡
用小波变换探讨云南地区地热前兆异常的特征
<正>近年来,小波变换作为一个数学理论和方法在科学技术界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小波变换是一种能在时间(或空间)和频率域内进行局部化信号分析的新方法,它在时域(空域)和频率域都有良好的局部化性质,而且由于对高频成分逐...
续春荣刘永铭马满荣李玉萍王秀英涂允松
文献传递
四川巴塘M_s6.7地震前甘孜台观测到的地温短临异常
1992年
1989年4月16日5时,四川省巴塘发生M_s6.7级地震。距离震中约200公里的甘孜地震台,在震前观测到了较明显的地温短临异常。
陈沅俊刘永铭
关键词:地震前兆地温短临异常
昆仑山口西M_S8.1地震的地温前兆特征和同震效应
2003年
一、引言 2001年11月14日17时26分,在新疆、青海交界的昆仑山口西(北纬36.2°,东经90.9°)发生了8.1级地震。这是继1950年8月15日西藏察隅8.6级地震后,中国大陆发生的最大地震。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前,首都圈及华北北部部分地温测点观测到了明显的前兆异常和同震效应。本文对这些前兆异常和同震效应进行了初步分析和研究,这对进一步分析研究地温观测资料的前兆特征,提高地温观测资料预报地震水平是十分有益的。
姚宝树沙海军王秀英刘永铭
关键词:前兆地震地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