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永健

作品数:10 被引量:45H指数:4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普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胰岛
  • 5篇胰岛素
  • 5篇糖尿
  • 5篇糖尿病
  • 4篇2型糖尿
  • 4篇2型糖尿病
  • 3篇地特胰岛素
  • 2篇代谢
  • 2篇蛋白
  • 2篇鱼精蛋白
  • 2篇脂代谢
  • 2篇中性鱼精蛋白...
  • 2篇重组腺相关病...
  • 2篇重组腺相关病...
  • 2篇细胞
  • 2篇腺相关病毒
  • 2篇介导
  • 2篇精蛋白
  • 2篇精蛋白锌胰岛...
  • 2篇基因

机构

  • 7篇华中科技大学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武汉市普爱医...
  • 1篇天门市第一人...

作者

  • 10篇刘永健
  • 6篇张木勋
  • 4篇林梅
  • 4篇张建华
  • 3篇李文华
  • 3篇余毅恺
  • 3篇李昌林
  • 3篇杨雁
  • 2篇孙婷婷
  • 2篇袁刚
  • 2篇帅红霞
  • 1篇田德安
  • 1篇温宇
  • 1篇夏丽敏
  • 1篇徐咏平
  • 1篇桂书彦
  • 1篇晏维
  • 1篇徐永平
  • 1篇吴玉文
  • 1篇张晓洁

传媒

  • 3篇中国糖尿病杂...
  • 2篇医药导报
  • 2篇临床内科杂志
  • 2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年份

  • 3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组腺相关病毒介导的VLDLR基因转移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大脑海马tau蛋白Alzheimer病样改变
2010年
目的:Tau蛋白过度磷酸化是Alzheimer病(AD)的重要特征,在2型糖尿病中tau蛋白呈AD样过度磷酸化改变。本研究运用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VLDLR)基因转移干预2型糖尿病大鼠(T2DM),观察海马tau蛋白磷酸化修饰水平的变化。方法:将8周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CTL)以普通饮食喂养,2型糖尿病组(T2DM)及2型糖尿病处理组(T2DM+VLDLR)。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血浆血糖,放免法检测血浆胰岛素,Western blotting分析海马内总tau、tau蛋白上部分位点磷酸化及VLDLR水平。[γ-32P]标记的ATP和特异性底物肽检测海马内胰岛素信号转导系统中的关键酶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活性。结果:T2DM组大鼠经VLDLR基因处理之后(T2DM+VLDLR)与对照组(CTL)海马回总tau蛋白水平无差异,T2DM组tau(pS214)、tau(pS396)、tau(pS422)及tau(pSpS199/202)位点上的磷酸化水平显著高于CTL组,而在tau-1位点免疫反应显著弱于CTL组;运用VLDLR基因处理之后,tau蛋白上tau(pT217)、tau(pS396)及tau(pSpS199/202)位点磷酸化水平显著下降,tau-1位点显著增强,但tau(pS214)及tau(pS422)位点磷酸化水平无显著下降。免疫组化结果检测到T2DM组大鼠海马区tau蛋白在Ser214位点上磷酸化程度较CTL组显著增高,运用VLDLR基因处理之后,tau蛋白磷酸化程度逆转不明显。3组大鼠海马细胞内总GSK-3β无显著差异,但T2DM组GSK-3β磷酸化程度显著下降,运用VLDLR基因处理后GSK-3β磷酸化程度显著上升。结论:重组腺相关病毒介导的VLDLR基因处理可能是通过抑制GSK-3β活性来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海马tau蛋白上部分位点的Alzheimer病样过度磷酸化状态。
杨雁孙婷婷徐永平张建华张木勋张晓洁刘永健袁刚
关键词:TAU蛋白质类
地特胰岛素在老年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比较口服降糖药(OAD)血糖控制不佳的老年T2DM患者,加用地特胰岛素、甘精胰岛素或中性鱼精蛋白锌胰岛素(NPH)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114例OAD血糖控制不佳的老年T2DM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加用地特胰岛素(Det组)、甘精胰岛素(Gla组)或NPH(NPH组),治疗24周。结果治疗24周后,三组HbA1c、FBG和2hBG均较基线下降,但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用量在三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Det组体重增加较Gla组和NPH组更少(P<0.05或P<0.01);Det组及Gla组低血糖发生率为0.9%,较NPH组的5.3%更低(P<0.01)。结论 OAD血糖控制不佳的老年T2DM患者,加用地特胰岛素、甘精胰岛素或NPH均可有效控制血糖,但地特胰岛素在减少体重增加及低血糖发生上更有优势。
李文华林梅刘永健
关键词:老年地特胰岛素甘精胰岛素中性鱼精蛋白锌胰岛素
过表达SATB1对人原发性肝癌细胞HepG2增殖的促进作用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研究核基质结合蛋白SATB1对人原发性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脂质体介导pEGFP1-SATB1真核表达全长基因质粒转染人原发性肝癌HepG2细胞,分为实验组(pEGFP1-SATB1)、对照组(pEGFP1空载体)及空白对照组。RT-PCR、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SATB1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情况,噻唑蓝(MTT)法、流式细胞仪检测SATB1全长基因转染对人原发性肝癌HepG2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及对照组比较,转染pEGFP1-SATB1后,HepG2中SATB1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增加,细胞生长曲线检测结果表明转导入pEGFP1-SATB1细胞增殖明显加快,细胞数明显增多;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细胞周期中G0/G1期细胞明显减少,S、G2/M期细胞明显增多。结论 SATB1能明显促进HepG2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与参与调控细胞周期各期DNA复制、转录有关。
罗敏涂炜刘永健邓欢周珍珍朱倩林海华夏丽敏晏维田德安
关键词:SATB1细胞增殖
地特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和安全性观察被引量:15
2012年
目的观察口服降糖药(OAD)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分别采用地特胰岛素联合三餐前门冬胰岛素和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及性价比。方法 126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地特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组(Det+Asp组)和胰岛素泵组(CSII组),治疗两周。结果两周后,两组FBG、2hBG、TG、TC和HOMA-IR较治疗前明显下降,FC-P、2hC-P和HOMA-β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血糖达标时间Det+Asp组稍长,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低血糖发生率均为3.2%;Det+Asp组胰岛素用量更大,但治疗费用明显低于CSI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地特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能模拟人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改善T2DM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疗效及安全性与胰岛素泵相当,但前者性价比更高。
李文华林梅刘永健
关键词:糖尿病地特胰岛素胰岛素泵
重组腺相关病毒介导的VLDLR基因对2型糖尿病大鼠脂代谢紊乱的作用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索增加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VLDLR)基因表达对2型糖尿病大鼠脂代谢紊乱和动脉粥样斑块的影响。方法:构建携带人VLDLR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rAAV-VLDLR)。高脂高糖饮食8周后尾静脉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造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VLDLR治疗组大鼠注射rAAV-VLDLR,糖尿病对照组注射rAAV-0。RT-PCR及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大鼠骨骼肌、心脏、主动脉、肝脏、脂肪VLDLR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检测VLDLR基因对血糖、胰岛素、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脂蛋白脂酶(LPL)活性及主动脉粥样斑块的影响。结果:rAAV-0组大鼠骨骼肌、主动脉、脂肪VLDLR mRNA及蛋白水平低于正常组,VLDLR治疗组VLDLR mRNA及蛋白水平较rAAV-0组有不同程度增加。VLDLR治疗后4、8周的TG及4、8、12周的TC明显降低(P<0.05),8周HOMA-IR明显降低(P<0.05),LPL活性明显增强(P<0.05),主动脉内膜损伤减轻。结论:增加VLDLR基因表达对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脂代谢紊乱效果显著,并可在此基础上减轻主动脉粥样斑块程度。
刘永健张木勋张建华徐咏平孙婷婷杨雁李昌林袁刚
关键词:LDL基因疗法腺病毒糖尿病
11β-羟类固醇脱氢酶1型基因沉默对胰岛β细胞系NIT-1葡萄糖刺激胰岛素分泌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观察RNA干扰阻断胰岛β细胞系NIT-1中11β-羟类固醇脱氢酶1型(11β-HSD1)表达对细胞葡萄糖刺激胰岛素分泌(GSIS)的影响。方法pSuper质粒为载体,构建针对11β-HSD1基因的质粒oligo886、oligo866和乱序对照质粒oligoScr886,转染NIT-1细胞,RT-PCR和蛋白印迹法检测11β-HSD1mRNA和蛋白表达。oligo886重组质粒转染25 mmol/L葡萄糖培养基中的NIT-1细胞,测GSIS。结果转染oligo886和oligo866质粒的NIT-1细胞11β-HSD1mRNA分别下降78.1%±2.9%和51.7%±2.7%,11β-HSD1蛋白的水平分别下降82.2%±2.1%和56.5%±2.0%。oligo866转染25 mmol/L葡萄糖培养基中的NIT-1细胞后,GSIS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11β-HSD1基因沉默能改善NIT-1细胞的葡萄糖刺激胰岛素分泌能力,提示胰岛β细胞NIT-1通过11β-HSD1调节糖皮质代谢,参与葡萄糖刺激胰岛素分泌。
林梅张木勋刘永健张建华余毅恺帅红霞
关键词:NIT-1细胞葡萄糖刺激胰岛素分泌
桥本甲状腺炎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受损与低度炎症反应的关系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探讨低水平的炎症反应在血脂正常的桥本甲状腺炎(HT)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受损中的作用。方法将58例HT患者,分为甲状腺功能正常组(甲功正常组)28例,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组(甲减组)30例,并有28例正常人(对照组)纳入本实验。空腹静脉取血检测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促甲状腺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一氧化氮(NO)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结果HT患者的甲功正常组、甲减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NO显著下降(P均<0.01),而TgAb、TPOAb、hs-CRP则显著升高(P均<0.01)。HT患者中,甲功正常组与甲减组两两比较,NO、TgAb、TPOAb、hs-CRP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血脂正常的HT患者存在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可能是由于自身免疫异常的长期低水平的炎症反应,参与了HT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损伤。
李昌林张木勋刘永健余毅恺
关键词:桥本甲状腺炎炎症血管内皮C-反应蛋白一氧化氮
地特胰岛素在2型糖尿病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观察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加用地特胰岛素(Det)或中性鱼精蛋白锌胰岛素(NPH)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对体重的影响。方法将84例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睡前加用Det和NPH,治疗16周。结果治疗16周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较基线下降(P〈0.01),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et组低血糖发生率为2.4%,较NPH组的9.5%更低,Det组体重增加明显低于NPH组(P〈0.01)。结论对于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Det与加用NPH相比,有效性相似,但体重增加少,低血糖发生率低,安全性更高。
李文华林梅刘永健
关键词:地特胰岛素中性鱼精蛋白锌胰岛素2型糖尿病
西格列他钠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与促酰化蛋白及瘦素的影响
2007年
目的探讨西格列他钠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促酰化蛋白(ASP)和瘦素(Leptin)水平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3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9例,治疗组服用西格列他钠16 mg,qd;对照组服用吡格列酮30 mg,qd。治疗12周,检测治疗前后ASP、Leptin、游离脂肪酸(FFA)、空腹血糖(FPG)及胰岛素(Fins)、OGTT2 h血糖(2HPG)及胰岛素(2Hins)、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及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①治疗后FPG、Fins、2H PG、2Hins、HbAlc、Leptin、FFA均显著下降(均P<0.05),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②治疗后TG、TC、LDL、HDL、ASP变化不明显(P>0.05),但治疗前TG>1.7 mmol.L-1及ASP>75 mmol.L-1的患者,治疗后西格列他钠组TG及ASP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后西格列他钠组ASP变化与TG变化正相关(r=0.514,P<0.05),而对照组相关性不明显(r=0.155,P>0.05);④无论治疗前后,ASP与Leptin之间似无明显相关性。结论两种药物均能有效改善糖代谢指标,西格列他钠组ASP变化与TG变化相关可能与PPARα激活有关,ASP与Leptin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刘永健张木勋张建华余毅恺杨雁吴玉文温宇
关键词:促酰化蛋白瘦素糖尿病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对氧磷酯酶1活性、氧化应激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对氧磷酯酶1(PON-1)活性、氧化应激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发生胰岛素抵抗(IR)中的作用。方法 41例PCOS患者分为肥胖组17例和非肥胖组24例,另有20名健康女性纳入正常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行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和胰岛素释放试验,使用稳态模型评价IR及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空腹静脉取血检测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PON-1活性。结果 (1)PCOS非肥胖组和PCOS肥胖组的空腹胰岛素、餐后2小时血糖及胰岛素、HOMA-IR及HOMA-β均高于正常组(P<0.05),且PCOS肥胖组的空腹胰岛素、餐后2小时血糖及胰岛素、HOMA-IR均高于PCOS非肥胖组(P<0.05)。(2)PCOS非肥胖组和PCOS肥胖组的MDA、SOD及PON-1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OS肥胖组的SOD显著低于PCOS非肥胖组(P<0.01),而MDA及PON-1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相关分析显示:在PCOS非肥胖组,SOD与PON-1正相关(r=0.417,P<0.05),SOD与IR负相关(r=-0.492,P<0.05)。结论 PCOS患者无论肥胖与否,均存在餐后血糖升高、PON-1活性降低、氧化应激、IR,且肥胖患者更为严重;PCOS患者的氧化应激与IR相关。
李昌林张木勋喻晶帅红霞刘永健桂书彦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氧化应激对氧磷酯酶1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