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智昱
- 作品数:40 被引量:330H指数:9
- 供职机构:湖南省妇幼保健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湖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胎儿心电图联合超声心动图检测对胎儿期前收缩判别的意义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联合应用胎儿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检测,以提高胎儿期前收缩的诊断率。【方法】通过产前胎心听诊和(或)胎心率监护筛查出胎儿心律失常的病例,将胎儿一心电图(FECG)及胎儿超声心动图(FUCG)诊断为胎儿期前收缩者纳入本研究,评价两种检测方法的一致性及其对胎儿期前收缩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FECG发现期前收缩占胎儿心律失常36.8%,FUCG发现期前收缩占胎儿心律失常35.5%,两种检测方法的一致性为0.972;FECG联合FUCG判断室上性期前收缩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5.95%、89.17%,判断室性期前收缩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55%、96.50%。【结论】FECG与FUCG判定胎儿期前收缩有很好的一致性;对期前收缩性质的判断,采用FECG联合FUCG检测可弥补其相互不足,提高胎儿期前收缩判断准确度。
- 颜雪梅刘智昱颜志琼陈燕玲陈立章
- 关键词:胎儿心脏
- 围产儿出生缺陷分析及干预措施被引量:4
- 2013年
- 摘要目的:掌握围产儿出生缺陷的发生情况,探讨引起围产儿出生缺陷的相关因素,为制订及完善出生缺陷预防对策及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出生缺陷监测中心制定的监测方案,对2010年10月1日~2011年9月30日在湘潭市县级及以上医疗保健机构住院分娩的围生儿出生缺陷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年出生缺陷的平均发生率为93.30/万,出生缺陷的发生率无明显趋势(x2=0.114,P=0.736)乡村的出生缺陷发生率明显高于城镇(X2=24.638,P〈O.001),男性围产儿的出生缺陷发生率显著高于女性(XZ=6.693,P=0.010),出生缺陷的发生率与季节无关(x2=3.852,P=0.278),出生缺陷的围产儿死亡率大大高于非出生缺陷)L(X2=2904.583,P〈0.001),先天性心脏病、肢体畸形(并指/趾、多指/趾、肢体短缩、马蹄内翻足)、唇裂及唇腭裂是高发的出生缺陷。结论: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采取综合措施,从各个环节入手,以预防为主,加强优生优育健康教育,落实婚前及围产期保健,推行新生儿疾病筛查,可有效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病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 冯云刘智昱王淑媛洪春辉熊伟
- 关键词:围产儿干预措施
- 新生儿死亡分析及干预措施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引起新生儿死亡相关因素,提出干预措施以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方法按照全国妇幼卫生监测要求,对湘潭市2008—2011年上报的409例新生儿死亡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期(0~6d)新生儿死亡占新生儿死亡的67.73%,多数死亡发生在医院(56.23%),80.20%的新生儿死前住院治疗过。农村早期新生儿在家中/途中的死亡率显著高于城市(zk23.290,P〈0.001)。农村早期新生儿死亡的未治疗率显著高于城市(P〈0.001)。农村晚期(7--27d)新生儿死亡的未治疗率显著高于城市(P=0.008)。农村早期新生儿死亡的诊断级别构成与城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农村晚期新生儿死亡的诊断级别构成与城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启〈0.001)。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出生窒息、意外窒息、肺炎、先心病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重点加强早期新生儿死亡控制,建立基层危重症新生儿转诊机制,开设急救通道,加强宣教和护理,做好围生期保健,有助于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 冯云刘智昱张丹
- 关键词:新生儿死亡干预措施
- 孕前体重指数与孕期体重增加和新生儿体重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1
- 2016年
- 目的 探讨孕前体重指数与孕期体重增加和新生儿体重的关系。方法 收集湖南省岳阳县2015年8-12月住院分娩单胎活产且保健手册记录完整的产妇401例,通过卡方检验、方差分析、直线相关分析,分析不同孕前BMI组与孕期体重增加和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差异及关系。结果 40.39%孕妇能够按照美国医学会(IOM)推荐的体重控制自身体重,35.66%的孕妇体重增加不足,23.94%的孕妇体重超标。孕前BMI指数越低孕期增重越容易增长不足,孕前BMI指数越高孕期体重增长越容易超标。孕前BMI超重组巨大儿发生率为25.00%(95%CI:12.00%~44.90%),高于其他孕前BMI组。孕前BMI消瘦组、BMI正常组、BMI超重组与新生儿体重的皮尔森相关系数r值分别为0.317(P〈0.05),0.217(P〈0.05)和-0.067(P〉0.05)。结论孕前BMI消瘦及超重的孕妇为孕期体重重点管理对象。孕前BMI、孕期体重增加与新生儿体重呈一定正相关性,孕前BMI是巨大儿的预测指标,合理控制孕前BMI是降低巨大儿发生率的重要措施。
- 谢冬华刘智昱
- 关键词:孕前体重指数孕期体重增长新生儿体重
- 湖南省危重孕产妇医院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了解湖南省监测危重孕产妇的情况,为降低孕产妇死亡、提高产科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湖南省18家危重孕产妇监测医院上报的《孕产妇个案调查表》中危重孕产妇的分布、母婴结局、孕产期保健、并发症、危重症等相关情况。结果 2013年湖南省危重孕产妇监测医院共监测67 507例孕产妇,合并症占34.13%,危重症占0.37%,死亡人数占0.01%。孕产妇并发症前五位是贫血、合并其他疾病、宫缩乏力、子痫、前置胎盘,危重症前五位是大量输血、休克、子痫抽搐、子宫切除、血凝块形成障碍。结论加强早期筛查与识别妊娠期危险因素的能力、提高对产科危重症及并发症的防治能力是降低危重孕产妇发生率的有效措施。
- 孔繁娟刘智昱
- 关键词:危重孕产妇合并症危重症
- 湖南省农村3~7岁留守儿童长处和困难问卷调查分析被引量:23
- 2010年
- 【目的】探讨湖南省农村3~7岁留守儿童情绪行为问题,为进一步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拟儿童基本情况调查表、儿童长处和困难问卷(SDQ)对1 605例农村3~7岁儿童进行调查评估。【结果】留守儿童困难问题检出率为3.2%。留守儿童同伴交往问题评分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t=2.318,P<0.05)。男性留守儿童品行问题、多动注意不能、同伴交往问题及困难总分评分显著高于女性留守儿童(t=2.283~3.525,P<0.001~0.050)。女性留守儿童情绪症状及亲社会行为评分显著高于男性留守儿童(t=-3.160^-2.332,P<0.01~0.05)。与留守儿童困难问题有关的影响因素为留守儿童自身心理状况、主要监护人主观感受、留守儿童日常照顾状态、主要监护人对照顾留守儿童的意愿以及留守儿童物质生活保障。【结论】农村留守现象影响儿童情绪行为问题,应注重留守儿童情绪行为问题干预。
- 黄广文吴虹杜其云刘智昱黄群
-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精神卫生
- 湖南省医务人员焦虑状况调查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了解湖南省医务人员焦虑状况并找出其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对湖南省所有医院和医务人员随机抽样调查获得样本数据,通过单因素分析Kruskal-Waliis H和多因素分析Ordinal回归找出有意义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7 917名医务人员,有效问卷7 882份,有效率为99.5%。单因素分析显示医院属性、性别、婚姻状况、年龄、职业、科室、收入、每周加班时间、每周上晚班频率、每天接诊病人数、每月参与抢救病人数对焦虑患者的构成产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rdinal回归显示随着收入降低,每天接诊病人数的增加、每月参与抢救病人数的增加、每周加班时间的增加、上晚夜班频率的增加,焦虑程度随之增加。结论调解医务人员压力时应考虑增加医务人员每月收入、减少工作量和工作强度,减少人均加班时间和上晚班的频率,增加人力资源。
- 肖亚洲海燕杜其云刘智昱
- 关键词:医务人员焦虑影响因素
- 先天性心脏病环境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25
- 2011年
- 目的:探讨环境因素与先天性心脏病的关系。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1∶2病例对照研究,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和正常儿母亲(123名病例和246名对照)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先天性心脏病相关的环境影响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孕妇职业危险因素接触史(OR=4.10)、孕妇孕前患慢性病史(OR=5.95)、孕妇异常生育史(OR=6.27)、孕早期感冒(OR=2.07)等增加胎儿患先天性心脏病的风险,而孕早期经常吃肉鱼虾蛋类(OR=0.18)、孕期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OR=0.35)、孕早期经常喝豆奶与牛奶(OR=0.23)等可以减少胎儿患先天性心脏病的风险。结论: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与多种环境因素有关,应加强环境因素的干预,以减少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
- 欧阳娜罗家有杜其云刘智昱
-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环境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 孕产妇心脏骤停的临床研究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探讨孕产妇心脏骤停预后的影响因素,为抢救危重孕产妇(MNM)心脏骤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分层随机整群抽样回顾性分析湖南省18家医院2012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入院的所有孕产妇,依据孕产妇心脏骤停后是否死亡分为孕产妇死亡MD组和MNM组,分析患者的年龄、孕次、产次、孕周、产前检查次数、分娩方式、合并慢性基础疾病、目击者早期识别、是否入住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及早期高级生命支持等,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该研究共收集129 259例孕产妇,发生心脏骤停21例,孕产妇心脏骤停的发病率为1∶6 155次分娩,发生心脏骤停的孕产妇中死亡16例,孕产妇发生心脏骤停后的病死率为76.19%(16/21)。21例心脏骤停患者行初级心肺复苏,11例成功,10例失败。MD组与MNM组在产前检查≥5次,目击者早期识别,入住ICU和正确及时的高级生命支持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6、0.011、0.025和0.035)。两组孕产妇的年龄、孕次、产次、孕周、文化程度以及剖宫产次数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孕周>20周而胎儿未娩出发生的5例心脏骤停患者中,3例行围死亡期剖宫产术(PMCS)的孕妇均存活,未行PMCS的2例孕妇死亡。结论早期识别并予以就地心肺复苏及正确、及时的高级生命支持是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孕周>20周的孕妇发生心脏骤停时,建议尽快实施PMCS。分娩量大的医疗保健机构应建立ICU,并加强对心脏骤停高危对象的识别培训,有利于预防和降低孕产妇心脏骤停的发生。
- 颜雪梅金明华刘智昱
- 关键词:危重孕产妇心脏骤停心肺复苏预后
- 湖南省2015年度孕产妇死亡情况及死因分析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分析2015年湖南省孕产妇死亡率和死因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湖南省2015年孕产妇死因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015年湖南省孕产妇死亡率14.21/10万,直接和间接产科因素各占50.0%。死因居于前5位分别为产科出血、妊娠合并心脏疾病、妊娠合并神经系统疾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栓塞。结论湖南省孕产妇死亡率处于较低的水平,加强产科出血、妊娠高血压等死亡病因的管理,规范流动孕产妇、计划外孕产妇、高龄孕产妇的系统保健,是减少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因素。
- 华新军孔繁娟刘智昱
- 关键词:孕产妇死亡率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