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宇
- 作品数:39 被引量:144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青年科研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Ⅰ型干扰素受体(Ifnar)基因敲除小鼠的繁育及基因型鉴定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对Ifnar基因敲除小鼠繁育及鉴定方法进行分析,为多种病毒研究提供理想的动物模型。方法将引进的纯合Ifnar基因敲除小鼠,以1雄2雌的合笼方式进行饲养繁殖,从仔鼠中提取鼠尾基因组DNA,PCR法扩增目的基因片段,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基因型结果判定。结果Ifnar基因敲除小鼠繁育成功,获得了一批基因敲除鼠,使用PCR方法成功鉴定出Ifnar基因敲除纯合子小鼠。
- 陈亚坤孙婧蒋亚君王昕昉刘晓宇戴连攀卢选成李晓燕
- 关键词:基因敲除小鼠基因型鉴定
- 国内外不同体制下实验动物管理机制的实践与启示被引量:3
- 2020年
- 在对国内外不同体制下实验动物管理机制发展形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阐述我国现行管理机制优势,找出存在的不足,提出完善与强化我国实验动物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对策与建议。
- 刘晓宇卢选成陈洪岩卢胜明李根平贺争鸣
- 关键词:实验动物
- 实验动物仁慈终点技术研究的发展与应用被引量:9
- 2016年
- 仁慈终点是指在不影响实验结果判定的前提下,"人为"确定一个节点(或阶段)并依此节点及时终止动物实验。国际上在仁慈终点方面已开展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已将仁慈终点纳入到了实验动物管理与使用委员会的实际伦理审查和监督工作中。在我国,2006年科技部颁布的《关于善待实验动物的指导性意见》也要求在实验中实施仁慈终点。基于我国已开始重视实施"仁慈终点",本文希望通过介绍国际实验动物仁慈终点研究及实践现况,使广大科研工作者对"仁慈终点"有更全面的了解,为我国搭建"仁慈终点"实践体系提供借鉴。
- 刘晓宇卢选成贺争鸣
- 关键词:实验动物
- 带有Tuftsin的分支状流感病毒M2e多肽疫苗的研究
- 甲型流感病毒因其基因变异频繁、传播速度快、人群普遍易感、控制难度大等原因易发生世界范围的大流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并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目前预防流感的主要措施仍是接种疫苗。目前应用的流感疫苗都是针对流感病毒膜蛋白HA和NA,...
- 刘晓宇
- 关键词:TUFTSIN流感病毒多肽疫苗特异性细胞免疫鼻腔免疫多抗原肽
- 文献传递
- 动物实验研究报告的国际指南ARRIVE 2.0介绍及期刊实施计划被引量:5
- 2023年
- 动物实验在生物医药科学研究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基础医学向临床医学转化的必要途径。动物实验研究及报告的规范性决定了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也是其研究成果能够向临床试验转化应用的关键。针对如何更加规范地设计、实施动物实验,撰写动物实验报告,以及发表相关学术论文,《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期刊从2023年起推出“比较医学研究及报告规范”专栏,重点推介并解读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相关的国际通用规范,如ARRIVE 2.0等。本文对动物实验研究报告的国际指南ARRIVE 2.0的制定和使用、基本内容和优先级别,以及国际生物医学期刊实施ARRIVE 2.0指南的计划方案进行了重点介绍,并说明《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期刊遵循ARRIVE 2.0指南的目前情况及未来计划。动物实验医学研究及报告遵循ARRIVE 2.0指南等国际规范是助推我国实验动物科学与生物医药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也是落实3R原则和提高实验动物福利强有力的一种手段,广大科研工作者和期刊工作者均应该高度重视并积极践行。
- 张俊彦刘晓宇李垚陈国元卢晓白玉卢选成庞万勇吴宝金
- 关键词:动物实验论文发表
- H5N1流感病毒M1蛋白免疫制备的单克隆抗体的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制备抗人流感病毒H5N1株M1蛋白的单克隆抗体,为流感的快速诊断和研究提供新的工具。方法应用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的人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A/Anhui/1/2005)株M1蛋白,以纯化的表达产物免疫BALB/C小鼠,取脾细胞与sp2/0细胞系作细胞融合后,间接ELISA法筛选阳性的杂交瘤细胞,并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抗体的特异性进行鉴定。结果获得3株能稳定分泌抗禽流感病毒M1抗原的McAb杂交瘤细胞株,交叉反应试验及间接免疫荧光检测表明,三株McAb具有型特异性。结论用H5N1禽流感病毒M1蛋白免疫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具有一定的交叉反应性,可用于多种亚型甲型流感病毒的检测。
- 陈爱珺姚立红郭建强徐一刘晓宇贾润清张智清
- 关键词:流感病毒A型膜蛋白质类抗体单克隆杂交瘤
- 我国实验用动物卫生相关法律法规与国际陆生动物卫生法典的内容比较被引量:2
- 2016年
- 随着实验用动物这一概念的提出,相应的法律法规亟需制定,而目前我国专门针对"实验用动物"这一概念的卫生相关法律法规尚未被明确提出,使得实验用动物的使用与管理存在安全隐患。本文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实验动物管理条例》与国际《陆生动物卫生法典》在内容上进行了比较,对我国实验用动物卫生相关工作提出建议。
- 薛康宁刘晓宇赵赤鸿
- 关键词:卫生法律
- 昆虫杆状病毒系统表达登革2型病毒prM/E蛋白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构建表达登革2型病毒prM/E蛋白的真核细胞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从含有登革2型病毒prM/E基因的质粒中扩增得到prM/E基因。将该片段亚克隆到pGEM-T Easy载体上,用XhoⅠ和NheⅠ双酶切将其与同样双酶切的pFastBac Dual质粒连接,构建转移载体pFBD-prM/E。将转移载体转化的同时,含有杆状病毒穿梭载体Bacmid和Helper质粒的感受态DH10 Bac得到重组Bacmid;用后者转染Sf 9细胞获得重组杆状病毒。双酶切鉴定构建的重组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FBD-prM/E,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结果: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可观察到特异性绿色荧光,即检测到prM/E蛋白的表达。结论:利用昆虫杆状病毒系统成功表达了登革2型病毒prM/E蛋白,为登革病毒prM和E蛋白的功能研究、登革病毒感染的诊断以及登革病毒样颗粒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 刘晓宇姚立红陈爱珺郭建强张智清陈辉
- 关键词:登革2型病毒E蛋白杆状病毒表达系统
- H1N1亚型流感病毒NA基因在昆虫杆状病毒系统中的表达及鉴定
- 2013年
- 目的构建含有H1N1亚型流感病毒NA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方法用PCR方法扩增甲型H1N1亚型流感病毒(A/PR8/34)全长神经氨酸酶基因,并将其连接于pFastBacdual载体,构建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FBD-NA。转化含有Bacmld的DHl0B感受态细胞后,获得重组穿梭载体rBacmid—NA。将其转染昆虫细胞sf9,获得重组病毒rBac—NA。提取重组杆状病毒rBac—NA的DNA并使用PCR方法检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SDS-PAGE,WesternBlot鉴定以及ELISA方法检测所表达的NA蛋白。结果经PCR鉴定所构建质粒rBacmid—NA正确;使用间接免疫荧光检测可见特异性绿色荧光位于感染细胞的表面,WesternBolt检测可与小鼠抗PR8株多克隆抗体和兔抗甲型流感病毒NA多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经ELISA检测,NA蛋白可被鼠抗流感病毒(PR8)多克隆抗体特异性识别。结论上述结果证明,我们获得了表达流感病毒NA蛋白的重组杆状病毒,为进一步研究NA蛋白的功能和新型流感疫苗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 姚立红付金奇陈爱珺刘晓宇徐鹏卫郭建强张乐翠
- 关键词:正黏病毒科神经氨酸酶
- 流感病毒M2蛋白胞外区与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A融合蛋白的表达及其免疫原性研究被引量:5
- 2010年
- 本研究构建了表达甲型流感病毒M2蛋白胞外区与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A(PEA)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载体,根据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A(PEA)核苷酸序列设计突变PCR引物并实施突变PCR,以获得PEA基因编码区第553位氨基酸密码子缺失的突变PEA(ntPE),从而产生无毒性的PEA突变基因,然后用合成的M2e编码区替换ntPE基因中的非必需区Ib,产生ntPE-M2e嵌合基因。将该嵌合基因导入pET表达载体以构建原核表达载体,将表达产物胶回收后与弗氏不完全佐剂联合皮下免疫BALB/c小鼠,终免两周后用5个LD50流感病毒A/PR/34/8株进行攻击。取动物血清作ELISA并取脾脏作ELISPOT试验结果表明,免疫组可以诱导小鼠产生抗M2e特异性抗体反应和细胞免疫反应并能够抑制病毒在肺内的复制。本研究为甲型流感病毒广谱疫苗的进一步研发打下了基础。
- 徐一姚立红陈爱珺郭建强刘晓宇薄洪刘丽琦舒跃龙张智清
-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A免疫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