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晓娜

作品数:7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委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液相
  • 2篇液相色谱
  • 2篇色谱
  • 2篇替莫唑胺
  • 2篇相色谱
  • 2篇健康受试者
  • 2篇高效液相
  • 2篇高效液相色谱
  • 1篇单次
  • 1篇单次口服
  • 1篇动脉
  • 1篇多普勒
  • 1篇血浆
  • 1篇血浆浓度
  • 1篇药剂量
  • 1篇药物
  • 1篇液质联用
  • 1篇液质联用法
  • 1篇伊马替尼
  • 1篇早期康复

机构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暨南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解放军第30...
  • 1篇北京大学国际...

作者

  • 6篇刘晓娜
  • 4篇王泽娟
  • 4篇漆璐
  • 4篇陈刚
  • 4篇刘晨
  • 4篇周保利
  • 4篇王进
  • 3篇王兴河
  • 3篇冯丽
  • 3篇王瑜
  • 3篇刘英
  • 2篇孔小轶
  • 2篇金辉
  • 1篇张彤
  • 1篇杜汉萍
  • 1篇李新霞
  • 1篇李劲彤
  • 1篇郭晓东

传媒

  • 4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分层管理对大面积烧伤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重度烧伤早期易合并多种并发症且病情复杂、死亡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周期和生活质量。本研究分析并探讨不同干预措施对重度烧伤患者早期并发症的效果,为临床研究提供可借鉴的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1月我院收治的重度烧伤患者66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分级管理组,每组各33例。常规组采取基本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康复期护理,分级管理组根据病情对患者进行分级,分配不同专业技能等级的护理人员进行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分层管理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2.3%,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69.7%(P<0.05);分层管理组的护理质量、患者依从性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大面积烧伤患者实施分层管理的护理模式具有积极的作用,不仅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而且能够合理分配护理人员,优化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实践中推广应用。
刘晓娜马丹杜汉萍谢潇郭晓东
关键词:大面积烧伤分层管理护理质量满意度
单次口服极低剂量甲磺酸伊马替尼在中国男性健康受试者的零期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评价单次口服极低剂量甲磺酸伊马替尼在中国男性健康受试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及安全性。方法 8名中国健康男性受试者给予单次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胶囊4 mg,用LC-MS/MS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甲磺酸伊马替尼的血药浓度并计算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受试者给予单次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胶囊4 mg后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12.70±6.61)ng·m L-1,tmax(1.94±0.94)h,AUC0-24 h(90.10±37.70)ng·m L-1·h,t1/2(10.40±5.01)h,CL/F(47.20±33.40)L·h-1,V/F(541.00±128.00)L,MRT(7.21±1.30)h。本研究未观察到不良事件和严重不良事件。结论伊马替尼零期微剂量研究药代动力学参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药物的分布和消除特点,且零期微剂量研究无任何临床和实验室不良事件发生,从保护受试者的角度具有特别的意义。
王进漆璐陈刚王泽娟李劲彤张彤金辉刘晓娜冯丽王瑜刘晨雷春璞刘英周保利王兴河
关键词:甲磺酸伊马替尼
液质联用法测定0期试验中血浆替莫唑胺浓度的方法学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建立替莫唑胺血药浓度测定的液质联用方法,检测0期试验中抗肿瘤药替莫唑胺的血药浓度。方法将血浆样本用甲醇和乙腈(1∶2,含1%甲酸)作为沉淀剂进行蛋白沉淀后,涡旋离心,取上清100μL进样分析,用Phenomene C18100A柱(3.0 mm×50 mm,2.6μm),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0.1%甲酸甲醇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 L·min^(-1),柱温为室温,检测器采用API5500 QTrap质谱检测器,正离子模式,质谱多反应监测(MRM)扫描方式,检测样品中药物的质量浓度。考察该方法的专属性、标准曲线与定量下限、精密度与回收率、基质效应和稳定性。结果该方法的标准曲线范围是1~200ng·m L^(-1)(r=0.995 5),最低定量下限为1 ng·m L^(-1)。血样日内、日间RSD为0.89%~10.20%和3.45%~7.32%。批内批间精密度分别为89.70%~110.00%和95.00%~101.00%,样本回收率为(96.90±3.90)%,(96.30±1.60)%,(93.20±1.40)%,稳定性较好。结论本方法快速、灵敏和专属性好,适用于替莫唑胺0期实验的血浆浓度检测(正常给药剂量的1/100)。
陈刚金辉刘晓娜孔小轶刘晨王进王泽娟漆璐周保利王兴河
关键词:液质联用血浆浓度
单次静脉输注极低剂量注射用替莫唑胺在中国男性健康受试者中的0期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评价单次静脉点滴极低剂量注射用替莫唑胺在中国男性健康受试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及安全性。方法 14名中国健康男性受试者,给予静脉点滴2 mg·m^(-2)注射用替莫唑胺,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LC-MS/MS)方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替莫唑胺的血药浓度,并Win Nolin 6.1软件计算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本研究未观察到不良事件和严重不良事件。单次静脉点滴2 mg·m^(-2)注射用替莫唑胺后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如下:Cmax为(141.00±27.10)ng·m L^(-1),tmax为(1.34±0.21)h,t1/2为(1.90±0.10)h,AUC0-24 h为(430.00±78.70)ng·m L^(-1)·h,AUC0-∞为(437.00±79.80)ng·m L^(-1)·h,清除率为(4.79±1.29)L·h-1,表观分布容积为(13.10±3.76)L。结论注射用替莫唑胺0期微剂量研究药代动力学参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药物的分布和消除特点,且0期微剂量研究无任何临床和实验室不良事件发生。
王进陈刚孔小轶漆璐王泽娟李新霞刘晨雷春璞刘晓娜冯丽王瑜刘英周保利王兴河
不同角度的楔形导声垫对测量颈动脉血流速度影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通过对比观察不同角度的楔形导声垫在颈动脉超声检查中获得的参数,探讨楔形导声垫在血管超声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0例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阴性的成人患者右侧颈总动脉进行超声检查,在无导声垫及使用18°、25°、32°楔形导声垫四种条件下测量颈总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cm/s)及多普勒角度。结果无导声垫及使用18°、25°、32°楔形导声垫,测得的颈总动脉PSV分别为(90.10±8.21)cm/s、(84.42±7.91)cm/s、(78.30±7.88)cm/s、(72.25±7.62)c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分别为0.091、0.094、0.100、0.101;多普勒角度校正分别为(59.78±0.51)°、(54.92±1.51)°、(50.78±2.48)°、(46.22±2.8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CV分别为0.008、0.027、0.049、0.061。结论增加楔形导声垫角度可明显降低颈动脉血流速PSV及多普勒角度,潜在提高了超声评估颈动脉血流速度的准确性,对PSV的变异系数影响不明显。
刘晓娜郑海宁温朝阳
关键词:颈动脉超声检查收缩期峰值流速
抗肿瘤药物的Ⅰ期临床试验中保证静脉给药剂量精准的质控设计效果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抗肿瘤药物的Ⅰ期临床试验中用于保证静脉给药剂量精准的质控设计效果。方法本课题组从人员操作、设备、耗材环节设计进行了严格质量控制设计,尤其是配药给药过程。试验结束后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评价效果:测量剩余药液推算泵入流量与泵设置的流量之间的误差,药代动力学(PK)分析的结果与文献报道的结果一致性。结果护士的培训合格率均为100.00%,并确定首选流量误差小(2.51%)的1台输液泵与配套输液器,输液器空腔体积为15.00 m L。输液泵给药运行顺利,受试者注射部位均无肿胀和外渗。给药后估计推算的泵入流量与泵设置的总流量误差为2.93%,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_(max),C_(max),AUC_(0-t),AUC_(0-∞),t_(1/2))的结果与文献报道结果一致性好,这两者均反映剂量准确。结论质量控制设计是保证临床试验顺利实施的关键环节,要达到预期的给药剂量精准的目的,需要从人、机和物等方面进行质量控制设计把关。
王泽娟刘晓娜陈刚刘英王进刘晨雷春璞冯丽漆璐王瑜周保利王兴河
关键词:肿瘤药物
全文增补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