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振宇

作品数:13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新乡县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CT
  • 4篇CT诊断
  • 3篇缺血
  • 2篇新生儿
  • 2篇新生儿缺血缺...
  • 2篇缺血缺氧
  • 2篇缺血缺氧性
  • 2篇缺血缺氧性脑...
  • 2篇缺氧
  • 2篇缺氧性
  • 2篇缺氧性脑病
  • 2篇窦血栓形成
  • 2篇脑病
  • 2篇静脉
  • 2篇静脉窦
  • 2篇静脉窦血栓
  • 2篇静脉窦血栓形...
  • 2篇X线
  • 2篇CT引导
  • 1篇单纯肾囊肿

机构

  • 13篇新乡县人民医...

作者

  • 13篇刘振宇
  • 1篇张小广
  • 1篇韩瑞东
  • 1篇王艳萍
  • 1篇陈彦芳

传媒

  • 8篇医用放射技术...
  • 2篇现代医用影像...
  • 2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中国厂矿医学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8
  • 2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3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食管癌术前CT的检查价值
2003年
刘振宇
关键词:食管癌术前CTX线诊断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6例肺CT表现
2020年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肺部CT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的COVID-19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结果单纯胸膜下磨玻璃影5例;双侧胸膜下小结节状改变4例;双侧胸膜下散在磨玻璃影并网格状改变及条索状改变5例;双肺大片磨玻璃影及中外带3例;大白肺1例;沿血管束分布并气管壁增厚,管腔增宽支气管扩张2例;空洞改变1例;合并感染死亡1例;未见纵隔淋巴结肿大及胸腔积液。结论CT对COVID-19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特异性,但合并感染或有基础病的个别重症患者不易区分,明确诊断需要结合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
刘振宇侯继文郭彩筱
CT引导下活组织检查对肺内孤立性结节的诊断价值
2018年
目的探讨CT引导下活检对肺内孤立性结节的临床诊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CT下发现的肺内孤立性结节行CT引导下穿刺活检病例。结果 73例患者中恶性病例55例,其中鳞癌23例,腺癌19例,肺泡癌8例,转移癌3例,无法分型癌细胞2例;良性18例,其中结核球9例,炎性肉芽6例,错构瘤2例,神经源性肿瘤1例。结论肺内孤立性结节是指直径<4 cm类圆形病灶,其定性诊断直接决定临床的治疗方向和患者的预后,CT下活检,直接明确结节的病理,为肺内孤立性结节的早期干预,治疗指明了方向。
刘振宇白海潮陈彦芳
关键词:孤立性肺结节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CT诊断
2006年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是指各种围产期窒息引起的部分或完全缺氧,脑血流减少或暂停而导致胎儿或新生儿的脑损伤。HIE是引起新生儿急性死亡和慢性神经系统损伤的主要原因,故早期发现,早期诊断用药,以避免致死、致残、智力、运动障碍及癫痫等后遗症具有积极意义,本文收集了2002年-2005年5月76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CT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刘振宇
关键词: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CT诊断神经系统损伤围产期窒息血流减少诊断用药
脑静脉或静脉窦血栓形成的CT诊断
2006年
血管阻塞性疾病,其中常见于动脉血管,1.由于脑动脉硬化及小动脉硬化引起的血栓,其中脑动脉瘤或脑血管畸型引起的血栓,感染或非感染性动脉炎及脑血管痉挛等常见。2.外来栓子如气体、脂肪栓子经血液循环进入脑血管。3.低血压或凝血状态等原因致使动脉血管堵塞而致所支配脑组织出现缺血性改变,其CT表现一般2天以后可出现典型的低密度缺血性改变,但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后;临床症状明显,但CT表现甚不典型,以前对此病认识不足,且易漏诊或误诊,笔者就2000年-2005年5月经历筛查的28例静脉窦血栓形成(后经MRI证实)病人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刘振宇
关键词:CT诊断血管阻塞性疾病缺血性改变脂肪栓子小动脉硬化
患儿腺样体肥大49例报告
2005年
患儿腺样体肥大在小儿属正常生理改变,儿童6-7岁腺样体发育最大,一般12岁青春期后逐渐萎缩、退化、但个别患儿由于毗邻部位或自身炎症的反复刺激,使腺样体发生病理性增生,使鼻咽部气道狭窄,导致小儿运动、睡眠、生理、智力等多方面受到影响,如不及时诊治,对小儿发育影响极大,近来笔者对2000-2004年间3-8岁患儿腺样体肥大出现症状,手术切除证实的49例报告如下:
刘振宇张小广
关键词:腺样体肥大患儿鼻咽部生理改变病理性智力
CT引导下单纯肾囊肿硬化治疗方法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64排CT下单纯肾囊肿穿刺硬化治疗方法的改进。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单纯肾囊肿略改进微创穿刺抽液并硬化治疗病例。结果:58例均成功穿刺抽液并硬化治疗,术后随访未见复发及并发症,有效率100%,且手术时间缩短,并发症少,疗效满意。结论:64排CT下单纯肾囊肿经皮穿刺无水酒精硬化治疗,定位准确,囊肿毗邻解剖结构清楚,入路清晰,方便快捷,经济,疗效好,可以作为肾囊肿治疗的主要手段。
刘振宇侯继文罗琳娜
关键词:CT引导单纯肾囊肿
CT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上的应用价值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64排CT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上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11-2017.11确诊的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152例64排CT影像表现。结果:早产儿42例,足月新生儿110例,其中轻度90例,中度46例,重度16例。按部位发生于侧脑室周围髓质区32例,灰白质交界区98例,发生于双侧大脑半球12例,合并出血10例。讨论:64排CT能够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明确诊断,分型,且检查快捷,可以使临床对患儿病情准确把握和诊治。
刘振宇王艳萍侯继文
关键词:64排CT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甲状旁腺机能低下的颅脑CT表现
2007年
甲状旁腺机能减退症是由于甲状旁腺分泌过少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症侯群,颅脑CT表现多为对称性多发钙化灶,现将1997年至2006年期间临床资料完整的36例甲状旁隙机能减退症的颅内CT表现作一分析报道。
刘振宇
关键词:甲状旁腺机能低下颅脑CT表现甲状旁腺机能减退症症侯群钙化灶对称性
早期脑梗塞CT检查的意义
2007年
目的:探讨超急性期脑梗塞CT检查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在发病后1—6小时内应用常规CT扫描患者的临床表现和CT征象,所有病例均在发病24小时后复查螺旋CT或MR证实为脑梗塞患者。结果:300例中出现异常征象者共有202例,超急性期脑梗塞CT征象包括:脑实质局部密度轻度减低者126例,局部脑胂胀、邻近脑沟变浅、脑室变形变窄者52例,大脑中动脉密度增高者94例,豆状核密度减低108例,脑岛、最外囊和屏状核密度减低、灰白质界线模糊87例。结论:超急性期脑梗塞CT虽然征象轻微,但结合临床,具有一定的价值.
刘振宇
关键词:脑梗塞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