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华
-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临沂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植物体氯的分离及其同位素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采用干灰化法与离子交换树脂色谱法联用,建立了植物中氯的分离方法,消除了有机质对氯同位素测定的影响,能够满足氯同位素正热电离质谱法测定的需求,没有造成氯的损失和氯同位素的分馏。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和山东两个地区的5种植物组织器官的δ37Cl变化范围为-1.79‰~4.77‰(平均值为1.20‰),山东地区的两种植物器官的δ37Cl小于或接近于0‰,而青藏高原地区的两种植物的δ37Cl〉0‰,这说明山东地区的两种植物器官中相对富集35Cl,37Cl相对贫乏,而青藏高原地区的植物则相对富集37Cl,两个地区的植物具有明显的Cl同位素分馏差异,可能是由于植物的生长环境或植物吸收利用氯的迁移、生物生理效应差别引起的,为进一步利用氯同位素技术研究植物吸收利用氯的生物行为提供参考。
- 徐庆彩刘丽华张艳灵
- 关键词:氯同位素热电离质谱植物组织器官
- 植物中硼分离方法的建立及其同位素质谱测定被引量:4
- 2014年
- 硼是植物生长所必须的一种微量营养元素,在植物体生殖器官的建成和发育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本实验将干灰化法与两步离子交换色谱法结合,建立了植物中硼的分离富集方法。本方法能够消除大量有机质,硼的回收率达到约100%,能满足硼同位素正热电离质谱法测试的需求。测定结果表明,两种植物中硼的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为-19.45‰-5.73‰,平均值为-2.80‰,在植物体不同组织之间存在着非常明显的硼同位素分馏。两种植物的茎中相对富集^10B,造成^11B相对贫乏,而在花和叶中相对富集^11B。为进一步利用同位素技术研究植物生长过程硼的行为和全球硼的循环提供了可能。
- 孙爱德徐庆彩刘丽华张艳灵徐树建
- 关键词:硼同位素植物体
- 硼肥施用对辣椒果实中硼累积效果的影响被引量:1
- 2023年
- 为明确硼肥施用对辣椒果实中硼连续累积及硼(B)和磷(P)之间相关性的影响,本文以实丰802辣椒品种为试验材料,设定6个不同的试验处理,分别为CK(施硼量为0 g/hm^(2),施铈量为0 g/hm^(2),参照试验),L(1施硼量为532 g/hm^(2),施铈量为0 g/hm^(2)),L(2施硼量为0 g/hm^(2),施铈量为240 g/hm^(2)),L(3施硼量为266 g/hm^(2),施铈量为80 g/hm^(2)),L(4施硼量为532 g/hm^(2),施铈量为240 g/hm^(2)),L(5施硼量为1064 g/hm^(2),施铈量为405 g/hm^(2))。通过不同量硼铈复合微肥叶面喷施,研究了采摘周期辣椒果实B和P营养元素分布特征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采摘周期辣椒果实对B的利用随时间延长而逐渐累积,初期呈上升趋势,到后期基本保持不变。在CK、L1、L2处理中,B和P之间呈现较好的正相关线性变化,但在L3、L4、L5处理下B、P间的相关性减弱,可能是由于硼肥施用改变了辣椒从土壤中吸收B、P的配比。在辣椒生长周期中B、P配施有利于辣椒品质的提高,并且后期追施适量硼肥会使得辣椒对B的吸收利用效果提高。
- 高小净孙爱德张旭刘宗政白利琼田晓梅袁铭含刘丽华徐庆彩
- 关键词:硼肥辣椒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