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建华
- 作品数:5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昆明市儿童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1例
- 2014年
- 1病例资料
患儿男,出生6小时.因“下肢皮肤缺损、口腔糜烂6小时”入院。患儿系第2胎第2产,足月顺产,出生体重3100g。无宫内窘迫及窒息史。患儿出生后出现下肢皮肤大面积缺损,右足趾甲缺失,口腔黏膜糜烂、结痂(图1、2)。拒奶,无发热,抽搐。遂收入院。父母体格健康,母亲孕期体健。2年前其母亲曾顺产一男婴,有类似皮肤表现,1岁时死亡。
- 舒虹冯建华陈欣玥高瑾
- 关键词:大疱性表皮松解症营养不良型下肢皮肤缺损口腔糜烂母亲孕期大面积缺损
- 0.5%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外用治疗中度风险婴幼儿血管瘤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探究0.5%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外用治疗中度风险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必要性。方法将入选的82例中度风险血管瘤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2例给予0.5%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局部外敷,对照组30例给予生理盐水外用。每日早晚各使用1次,每月门诊复查,持续监测至患儿满1岁龄,最后用Achauer疗效评定法判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Ⅳ级(优)8例,Ⅲ级(好)27例,Ⅱ级(中)11例,Ⅰ级(差)6例,总有效率为88.46%。对照组:Ⅳ级(优)2例,Ⅲ级(好)3例,Ⅱ级(中)7例,Ⅰ级(差)18例,总有效率40.00%。两组有效率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82例患儿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对于中度风险婴幼儿血管瘤应早期给予适当干预;0.5%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外用治疗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患儿耐受性好。
- 舒虹张鸫媛陈欣玥张曌周念喻丽代红艳冯建华
- 关键词:噻吗洛尔婴幼儿血管瘤临床疗效
- 口服普萘洛尔联合外用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评价被引量:11
- 2015年
- 目的观察口服普萘洛尔联合外用马来酸噻吗洛尔治疗血管瘤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确诊为血管瘤患儿110例,随机分为普萘洛尔联合马来酸噻吗洛尔组(A组:55例)和普萘洛尔组(B组:55例),A组患者每8小时给药1次,初始剂量为0.15mg/kg,检测生命体征及血糖,若平稳可逐渐增加至1mg/kg。同时将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直接均匀地滴在瘤体表面,3次/d。B组患者口服普萘洛尔方法与A组完全相同,观察血管瘤的体表面积,彩色B超,血糖,血常规,心电图等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按Achauer分级标准进行疗效评价:A组Ⅳ级8例,Ⅲ级32例,Ⅱ级13例,Ⅰ级2例。B组Ⅳ级3例,Ⅲ级25例,Ⅱ级21例,Ⅰ级8例。A组总有效率为72.7%(40∕55);B组总有效率为50.9%(28∕5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8周后疗效评价:A组Ⅳ级18例,Ⅲ级34例,Ⅱ级3例,Ⅰ级0例。B组Ⅳ级12例,Ⅲ级33例,Ⅱ级9例,Ⅰ级1例。A组总有效率为94.5%(52∕55),B组总有效率为81.8%(45∕55),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普萘洛尔联合外用马来酸噻吗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疗效比单独服用普萘洛尔更加明显和快速,患儿瘢痕形成也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陈欣玥舒虹冯建华张鸫媛
- 关键词:血管瘤普萘洛尔马来酸噻吗洛尔
- 儿童血管角化瘤皮肤镜下表现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儿童血管角化瘤皮肤镜下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确诊为儿童血管角化瘤的皮肤镜下图像特点。结果8例患儿皮损在皮肤镜下均可见大量腔隙样结构及其周围白色面纱样结构。结论血管角化瘤在皮肤镜下具有一定的特异性模式,应用皮肤镜有利于提高该病诊断准确率。
- 谢玉燕张莉张曌代红艳冯建华张鹏瑞舒虹
- 关键词:血管角化瘤皮肤镜
- Kasabach-Merritt综合征1例
- 2015年
- 患儿女,1天17小时。主因左大腿内侧包块入院。患儿出生时即出现左大腿内侧包块,且患儿伴发全身黄染,进行性加重。入院时查体一般情况欠佳,全身皮肤中重度黄染,颜面,双下肢散在紫癫,无花斑。
- 张鸫媛舒虹陈欣玥张瞾冯建华代红艳
- 关键词:KASABACH-MERRITT综合征大腿内侧进行性加重出生时双下肢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