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伟
- 作品数:32 被引量:207H指数:9
- 供职机构:陕西省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陕西省卫生厅科学研究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经脐入路腹壁无疤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被引量:15
- 2009年
- 目的:探讨经脐入路腹壁无疤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30例患者均在脐上或下缘做弧形切口,分别穿刺1个10mm、2个5mm Trocar,置入5mm 30°腹腔镜和操作器械,常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最后从10mm Trocar中取出胆囊。结果:30例均用单孔法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0~60min,平均30min。术后3~5d出院,无并发症发生,患者痛苦小,康复快。结论:经脐入路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安全可行,可达到腹部无疤痕的效果,但操作难度较大,对于手术开展的初级阶段应慎重选择病例。
- 张震波蔡立东杨立安杨宇东宋涛王军望冯伟牛锦全
- 关键词:经脐入路胆囊切除术腹腔镜
-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最佳时机及中转开腹的影响因素被引量:12
- 2018年
- 目的分析经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对于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最佳治疗时机并探讨其中转开腹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500例,按照手术时机将其分为四组。其中第一、二、三组患者的发作到手术时间分别为≤48、72 h与超过72 h,第四组患者则在对症治疗后实施手术,观察并比较四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分析影响患者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结果第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于第一、二、四组患者(P<0.05);第一、四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与腹腔引流量显著低于第二、三组(P<0.05);第一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第二、三、四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独立高危因素包含手术时机>48 h及发生胆囊颈部结石嵌顿(P<0.05)。结论急性胆囊炎患者在发作后早期(发作后48 h内)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或在对症治疗后再实施手术,都能够降低患者手术风险和并发症发生率,而手术时机>48 h及发生胆囊颈部结石嵌顿都能够影响中转开腹,因此在临床治疗时需进行全面评估,以便于增加手术的成功率。
- 冯伟
- 关键词: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手术时机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管结石的处理
- 2004年
-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胆囊管结石的处理方法。方法 :对 132例胆囊管结石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采用胆囊管远端部分敞开 ,用弯分离钳自胆总管向胆囊管方向交替推挤的方式处理胆囊管结石 ,取得满意疗效。结论 :L C中应重视发现和处理胆囊管结石 ,避免遗漏 ,如疑有结石 ,胆囊管游离要充分 ,以便开放取石后便于夹闭胆囊管残端 ,操作切忌粗暴 ,避免胆管损伤。
- 冯伟张震波
-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囊管结石LC胆总管结石
- 纤维胆道镜在肝胆管结石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探讨纤维胆道镜在肝胆管结石术中、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纤维胆道镜探查取石46例,其中开腹术中取石13例,联合腹腔镜术中取石25例,术后经T管窦道取石8例。结果:本组46例用纤维胆道镜探查取石效果满意,术后造影正常,无残余结石。结论:术中应用纤维胆道镜探查取石可降低残余结石的发生率,经T管窦道取石是治疗术后残余结石最安全有效的方法,避免了再手术的痛苦。
- 张震波杨福泉冯伟武海风杨宇东杨立安王智
- 关键词:胆管结石探查
- 腹腔镜经腹腔补片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评价
- 2007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网片修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prosthesis,TAPP)治疗腹股沟疝的特点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1月至2007年4月19例男性患者单侧腹股沟疝采用TAPP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19例手术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无中转手术,手术时间50~76min,平均63min。术后24~48h患者下床活动,住院5~7d,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2~25个月,1例复发(5.2%)。结论:TAPP治疗腹股沟疝是安全可行的疝修补方法,遵循疝修补无张力的原则,具有患者痛苦轻,康复快等特点,是治疗腹股沟疝的有效手段。
- 张震波杨福泉冯伟武海风杨立安杨宇东王智宋涛牛锦全
- 关键词:腹腔镜术腹股沟疝修补术
- 经皮射频消融与手术切除治疗小肝癌的临床疗效比较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比较射频消融与手术切除治疗小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2月陕西省第二人民医院、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及西安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6例小肝癌患者,以采用经皮射频消融治疗的患者为射频组(n=43),以采用开腹手术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为手术组(n=43);分析比较术后2组的住院天数、肝功能变化、并发症以及术后1年、3年的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结果(1)射频组患者术后住院天数明显少于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射频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手术组,尤其在肝功能损害方面,射频组明显少于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随访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1、3年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射频消融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肝功能损害小及恢复时间短等优点,与手术切除治疗小肝癌的临床疗效相近,在临床上可替代传统手术切除治疗小肝癌。
- 钟岳汪庆强慕喜喜张震波杨福泉冯伟
- 关键词:小肝癌经皮射频消融肝切除术临床疗效
- 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指征的多因素分析被引量:14
- 2016年
- 目的探讨影响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指征的因素,为临床手术指征的判断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278例腹腔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接受治疗方式的不同,将220例接受保守治疗的患者分为A组,将58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分为B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分析影响术后粘连性肠便阻手术治疗决策的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肠粘连次数、保守治疗时间、持续腹痛、严重腹胀、体温>37.2℃、腹部触诊可及肿大肠襻、反跳痛阳性、肠鸣音减弱、腹部超声提示腹腔积液以及白细胞计数>10×109/L均和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治疗决策相关(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肠粘连次数、保守治疗时间、持续腹痛、腹部触诊可及肿大肠襻、反跳痛阳性、肠鸣音减弱、腹部超声提示腹腔积液以及白细胞计数>10×109/L均为影响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手术决策的因素(P<0.05,P<0.01)。结论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应注意把握手术指征,临床医师应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结合其白细胞计数、腹部B超、腹平片等资料,把握手术时机。
- 钟岳杨福泉冯伟
- 关键词: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指征腹部手术
- 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335例报告
- 2005年
- 目的:探讨在治疗老年患者胆囊良性疾病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疗效。方法:总结分析2335例老年患者胆囊良性疾患行LC手术。结果:2335例中有慢性胆囊炎胆结石、胆石症急性发作者、胆囊萎缩者、非结石性胆囊炎及胆囊息肉,全部行LC,无中转开腹手术。结论:做好同手术期处理,控制好并存的疾病,如心、脑血管病及糖尿病等。具备熟练掌握腔镜操作技术的医生,尽量缩短手术时间,老年人LC是安全可行的,是首选的手术治疗方案。
- 张震波杨福泉冯伟武海风杨宇东杨立安王智
- 关键词:老年人胆囊良性疾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脑血管病手术治疗
- 单孔腹腔镜技术在普外科急腹症治疗中的应用(附69例报告)被引量:18
- 2017年
-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技术在临床普外科急腹症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对69例急腹症患者采用单孔腹腔镜下进行诊断及手术治疗,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69例均经单孔腹腔镜探查确诊,在单孔腹腔镜下成功实施手术治疗,患者治愈出院,无术后并发症。结论:单孔腹腔镜对急腹症患者具有确定诊断和治疗的作用,术中探查范围广,可实现整体微创、精准外科的目的,但手术有一定难度,必须在熟练腹腔镜手术基础上开展推广。
- 杨福泉张震波钟岳杨宇东蔡立东冯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三孔法操作1000例报告被引量:4
- 2003年
- 张震波冯伟武海风杨宇东杨立安杨福泉
-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腹腔镜三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