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关和宇

作品数:12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沈阳市骨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股骨
  • 4篇骨折
  • 4篇关节
  • 3篇颈骨
  • 3篇颈骨折
  • 3篇坏死
  • 3篇股骨颈
  • 3篇股骨颈骨折
  • 3篇关节镜
  • 2篇血运
  • 2篇血运重建
  • 2篇韧带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自体
  • 2篇内固定
  • 2篇内固定治疗
  • 2篇肌腱
  • 2篇交叉韧带
  • 2篇骨质

机构

  • 12篇沈阳市骨科医...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作者

  • 12篇关和宇
  • 4篇宗丹
  • 3篇邬波
  • 3篇殷林
  • 3篇付东宁
  • 2篇李旭
  • 2篇白哲
  • 1篇成树江
  • 1篇王鹏
  • 1篇郭宝磊
  • 1篇高锦
  • 1篇刘宏彦
  • 1篇冷重光
  • 1篇秦淑芬
  • 1篇孙洁敏
  • 1篇周广伟
  • 1篇潘梁
  • 1篇刘建林
  • 1篇孙广伟

传媒

  • 3篇中外医疗
  • 2篇中国临床医生...
  • 2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中国骨伤
  • 1篇中国创伤骨科...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4
  • 2篇2012
  • 3篇2009
  • 1篇2002
  • 2篇2001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种手术入路方法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的疗效对比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探讨髂腹股沟入路、改良Stoppa入路、腹直肌旁入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沈阳市骨科医院2013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骨盆髋臼骨折患者123例,按照入路方法的不同分为髂腹股沟入路组、改良Stoppa入路组和腹直肌旁入路组各41例。观察比较三组手术指标、术后7 d骨折复位质量、髋关节功能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三组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腹直肌旁入路组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均低于髂腹股沟入路组、改良Stoppa入路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腹直肌旁入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髂腹股沟入路组和改良Stoppa入路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髂腹股沟入路组、改良Stoppa入路组、腹直肌旁入路组组间术后7 d骨折复位质量优良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出院时、末次随访时髂腹股沟入路组、改良Stoppa入路组、腹直肌旁入路组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与髂腹股沟入路、改良Stoppa入路相比,腹直肌旁入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可“直视”四方区和死亡动脉,且手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
白哲王博强郭威关和宇
关键词:髂腹股沟入路改良STOPPA入路骨盆髋臼骨折
股骨颈骨折血管重建应用研究
殷林冷重光孙广伟秦淑芬成树江周广伟邬波潘岗生刘建林高锦宗丹孙洁敏刘宏彦付东宁关和宇
该课题研究设计的在股骨颈骨折断端处,利用显微外科技术对植入的血管进行吻合。吻合后的血管通过其多条血管束分枝可直接供应断端血运,早期解决了血运问题。使骨折得到良好愈合,防止了股骨颈骨折后易发生的骨不愈合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关键词: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血管重建
琥珀丸、壮骨片治疗跟痛症95例被引量:3
2009年
跟痛症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笔者采用琥珀丸、壮骨片内服限制负重的方法治疗该病,疗效满意。
关和宇
关键词:跟痛症
头颈开窗打压植骨术与髓芯减压打压植骨术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比较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对比分析头颈开窗打压植骨和髓芯减压打压植骨在早中期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治疗中的效果差异。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沈阳市骨科医院收治的早中期ONFH患者64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A组32例(42髋)采用头颈开窗打压植骨手术治疗,B组32例(44髋)使用髓芯减压植骨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近期疗效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Harris评分的差异,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8%,A组为76.19%,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术前VAS评分、Harri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12个月时两组患者VAS评分、Harris评分均显著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平均随访24个月,B组股骨头恢复优良率为97.73%,A组为95.24%,差异有显著性(χ^2=4.147,P=0.042)。结论微创髓芯减压打压植骨术治疗早中期ONFH创伤小,生理应激反应较轻,可显著提升骨骼生物力学性能和早中期ONFH保头效果。
白哲王博强郭威关和宇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
Ⅱ型糖尿病与非糖尿病大鼠骨质疏松中TGF-β1蛋白表达变化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观察链尿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大鼠与非糖尿病大鼠骨组织中TGF-1蛋白表达及骨密度的变化。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非糖尿病组和链尿佐菌素(STZ)诱导Ⅱ型糖尿病组。取各组大鼠股骨,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测定测定股骨中TGF-β1蛋白表达,用XR-26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大鼠离体股骨上1/3骨密度。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非糖尿病组和II型糖尿病组血中的GLU、甘油三酯(TG)、低密度载脂蛋白胆固醇(LDL)、总胆固醇(TC)含量明显升高(P<0.05),而Ca2+明显下降(P<0.05);(2)与对照组比较,非糖尿病组和Ⅱ型糖尿病组股骨骨组织中TGF-β1蛋白表达上调(P<0.01)。结论:STZ诱导的Ⅱ型糖尿病模型股骨骨组织中TGF-β1蛋白表达上调,并伴有血脂代谢紊乱,表明Ⅱ型糖尿病可能通过TGF-β1蛋白表达上调来促进股骨骨质疏松病情的发展。
关和宇李旭
关键词:总胆固醇CA2+骨质疏松
血运重建加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被引量:2
2002年
殷林邬波宗丹付东宁关和宇
关键词:血运重建内固定股骨颈骨折
Ⅱ型糖尿病与非糖尿病大鼠骨质疏松中TGF-β1基因表达及骨密度变化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观察链尿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大鼠与非糖尿病大鼠骨组织中TGF-1基因表达变化。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非糖尿病组和链尿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组。取腹主静脉血,用Roach P800检测各组大鼠血中的血糖(GLU)、甘油三酯(TG)、低密度载脂蛋白胆固醇(LDL)、总胆固醇(TC)、Ca2+变化;取各组大鼠股骨,用Real-Time RT-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RT-PCR)方法测定大鼠股骨中TGF-β1 mRNA基因表达变化。结果:(1)与正常组比较,非糖尿病组和II型糖尿病组血中的GLU、甘油三酯(TG)、低密度载脂蛋白胆固醇(LDL)、总胆固醇(TC)含量明显升高(P<0.05),而Ca2+明显下降(P<0.05)。(2)与正常组比较,非糖尿病组和II型糖尿病组离体股骨上1/3骨密度显著降低(P<0.01);(3)与正常组比较,非糖尿病组和II型糖尿病组骨组织TGF-β1 mRNA基因表达上调(P<0.05)。结论:STZ诱导的II型糖尿病模型骨组织中骨密度明显下降,TGF-β1基因表达明显上调,并伴有血脂代谢紊乱,表明II型糖尿病可能通过TGF-β1基因表达上调来促进股骨骨质疏松。
关和宇李旭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1骨密度甘油三酯骨质疏松股骨
自体肌腱与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早期对比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比较自体肌腱与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早期疗效差异。方法自2011年10月~2012年10月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163例。根据采用移植物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自体组85例,异体组78例。术后随访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引流量、发热天数、术后第7天患肢肿胀程度、患肢肌力恢复程度、术后第3天及第7天CRP值。结果异体组的手术时间(39.2±1.3)min显著低于自体组(52.6±1.7)min,术后异体组引流量(106.7±2.6)ml与自体组(102.6±4.3)ml无明显差异,异体组发热天数(4.6±0.5)d显著长于自体组(1.3±0.2)d,异体组术后患肢早期肌力恢复程度显著高于自体组,异体组的患肢肿胀程度显著低于异体组,异体组术后第3天CRP值(32.9±1.2)mg/L与自体组(31.5±0.8) mg/L无显著差异,异体组术后第7天CRP值(91.7±9.6)mg/L显著高于自体组(12.8±6.1)mg/L。结论异体组术后早期临床疗效优于自体组。
关和宇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关节镜自体肌腱异体肌腱
第4、5伸肌鞘管动脉桡骨瓣转移联合外固定架治疗月骨无菌性坏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4年
目的评价以第4、5伸肌鞘管动脉为蒂的桡骨远端骨瓣转移联合外固定架治疗月骨无菌性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6年6月~2013年6月诊断为月骨无菌性坏死的15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X线片显示月骨不同程度囊性变、密度增高或边缘硬化.采用第4、5伸肌鞘管动脉桡骨瓣联合外固定架治疗,术后10周拆除外固定架后行功能锻炼.腕关节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法评定,并对活动度进行评价,腕关节功能按Krimmer评分.结果术后随访10~18个月,平均12个月.术后腕部疼痛、无力症状较术前明显好转,术后6个月随访X线片显示月骨形态正常,坏死区消失9例,明显缩小4例,部分缩小2例,桡腕关节间隙正常.腕关节疼痛程度、活动度较术前改善,腕关节功能按Krimmer评分:优8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达86.7%.结论第4、5伸肌鞘管动脉桡骨瓣转移联合外固定架治疗月骨无菌性坏死效果确切,术后腕关节功能良好,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侯宝贤郭宝磊宗丹关和宇潘梁王鹏裴卓斐
关键词:月骨无菌性坏死骨瓣移植外固定架
血运重建加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
2001年
目的研究血运重建方法对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作用。方法1991年1月至2000年1月,对36例股骨颈骨折手术内固定同时采取血管束植入,带血管蒂、肌蒂骨膜(骨)瓣移位或移植,并对部分植入血管或移植骨瓣血管进行对接吻合连通血液循环。结果36例1~9年随访,其中35例在2~5个月骨折愈合,单纯血管束植入术中,1例年长者发生骨不愈合,2例出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结论股骨颈骨折手术治疗中,为防止骨不愈合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可常规进行血运重建手术。在骨折端进行植入血管的对接吻合连接血运是一个提高疗效的重要方法。
殷林邬波宗丹付东宁关和宇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血运重建骨不愈合缺血性坏死内固定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