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钢
- 作品数:19 被引量:56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京铁路局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交通运输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铁路机车驾驶室环境卫生质量调查被引量:8
- 2008年
- 了解铁路机车驾驶室环境卫生状况,于2004年12月对提速的 DF11G 型内燃机车、SS9型电力机车不同运行时段驾驶室环境质量进行了监测,于2005年1月对 DF11型内燃机车不同运行时段驾驶室环境质量进行了监测。监测指标包括温度、相对湿度、照度、风速、CO、CO_2、噪声、振动,在司机室操作台面或司机室1.5m 高度和司机座椅设置监测点。所有列车均采取全程监测,监测时段分为整备阶段(平均2.5 h)、始发等待(平均1 h)、运行阶段(运行4、8 h 及特殊路况分别进行监测)及终到阶段。结果显示,SS9型电力机车和 DF11型内燃机车驾驶室内风速合格率较低(SS9型为70%,DF11型为48.72%),相对湿度均低于国家标准;DF11型内燃机车驾驶室内的温度和风速合格率明显低于其它两型机车(P 值均低于0.05)。DF11G 型机车在各运行时段驾驶室内温度和相对湿度稳定,温度及风速合格率明显高于 SS9和DF11型机车。提示 DF11G 型内燃机车驾驶室整体环境质量较为优良。
- 储钢徐晓梅李新海
- 关键词:环境卫生铁路
- 铁路车站艾滋病健康教育方式的调查被引量:2
- 2002年
- 储钢
- 关键词:艾滋病健康教育疾病预防
- 北京铁路局管辖内饮食业餐(饮)具消毒质量监测分析
- 2003年
- 徐晓梅郭善源储钢
- 关键词:饮食业饮具消毒质量
- 提速后铁路机车乘务员心率变异性初步分析
- 2010年
- 目的了解铁路提速后机车乘务员驾驶状态与身体健康情况,以便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机车乘务人员驾驶适应性,确保铁路运输生产安全。方法对机车乘务人员从出乘开始到退乘结束期间佩戴动态心电监护仪进行全程动态心电监测,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机车乘务员心率变异性进行监测。结果在整个工作过程中,研究组最快心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研究组职业紧张程度较高;各组人员在各时段的全部正常窦性心搏间期NN的标准差(SDNN)值均低于正常值(P<0.01);研究组在各测试阶段低频幅值/高频幅值(LF/HF)平均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研究组人员在行车过程中交感神经兴奋性较高。结论机车乘务员心血管系统有一定的功能性改变,职业紧张程度相对较高。
- 储钢刘颖萍卢玉川
- 关键词:铁路机车乘务员心率变异性
- 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结果分析
- 2003年
- 徐晓梅储钢
- 关键词:学生常见病患病率龋齿视力低下肥胖
- 铁路机车乘务员精神卫生评定结果分析被引量:17
- 2003年
- 目的了解机车乘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确保铁路运输生产安全。方法采用SIMH精神卫生自评表(SCL-90)中译本对机车乘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评。结果机车乘务员9项因子均值均高于全国常模,差异有显著性(P<0.05);青年组及更年期组因子均值较高。结论机车乘务员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常模。
- 储钢徐晓梅李新海郭善源
- 关键词:铁路乘务员精神卫生
- 某型动车组旅客列车车厢空气质量调查被引量:4
- 2010年
- 随着铁路空凋旅客列车的大量使用,某型动车组旅客列车投入运营,时速200km以上,全列车共8节车厢。为了解该动车组列车车厢内的空气微小气候和空气质量,笔者于2008年7月对某线路运营的该动车组列车一等车厢、二等车厢及餐车的空气质量等指标进行监测。
- 储钢
- 关键词:空气污染旅客列车卫生调查
- 铁路机车乘务员的驾驶疲劳调查被引量:7
- 2008年
- 为了解铁路机车乘务员的疲劳状况,提高机车乘务人员驾驶适应性。于2004年12月至2005年1月选择某机务段的64名承担长运行交路提速列车(DF11G和SS9型机车)牵引任务的机车乘务员(长交路组)和同一线路运行且工作时间基本相同承担同一线路较短运行交路列车(DF11型机车)牵引任务的38名机车乘务员(短交路组),于出乘至退乘阶段测试临界闪光融合频率,出乘前和退乘后测试选择反应时,采用SIMH精神卫生自评表(SCL-90)和主观感觉调查表进行乘务员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症状、焦虑症状等职业紧张疲劳测试。结果显示,列车运行约4~7h乘务员闪光融合频率值下降,经过工间休息闪光融合频率有一定回升;退乘后选择反应时延长。提示乘务员值乘后出现一定程度的视觉疲劳或精神疲劳,退乘后均出现一定程度的神经疲劳,其健康效应应引起关注。
- 储钢徐晓梅李新海卢玉川
- 关键词:铁路机车乘务员
- 北京铁路局1991-2001年传染病发病情况分析被引量:5
- 2003年
- 徐晓梅储钢
- 关键词:传染病发病情况
- 高原旅客列车客运乘务员职业健康状况评价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评价高原旅客列车客运乘务员频繁往返高原17个月后的职业健康状况。方法对248名乘务员的3次体检结果资料进行分析评价,主要评价指标包括收缩压、舒张压、血氧饱和度、右心室流出道、右心室内径(左右径)、右肺下动脉干横径、动脉干横径与气管径比值、肺活量、实测值/预期值、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等。结果与高原心脏病、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等相关的主要生理指标发生了一定的代偿性变化。岗前和第2次岗间体检各项指标比较中,血压、血氧饱和度、右心室流出道、右肺下动脉干横径、右肺下动脉干横径与气管横径比值、室间隔厚度、肺活量、实测值/预期值、血红蛋白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氧饱和度、心电图、肺活量、实测值/预期值、红细胞压积在第2次体检中的异常发生率分别为4.84%、3.23%、14.92%、8.87%和20.97%,均高于第1次岗间体检。结论在目前的交路和高原工作强度下,高原值乘17个月后,乘务员的健康状况基本良好。
- 徐晓梅储钢张刚
- 关键词:乘务员高原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