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傅礼白

作品数:8 被引量:49H指数:4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法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历史地理
  • 3篇哲学宗教
  • 2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篇宰相
  • 3篇诚信
  • 2篇信息沟通
  • 2篇宋朝
  • 2篇沟通
  • 2篇北宋
  • 1篇易经
  • 1篇雍正
  • 1篇政治
  • 1篇政治决策
  • 1篇职权
  • 1篇职权范围
  • 1篇人事
  • 1篇人事权
  • 1篇失势
  • 1篇事权
  • 1篇枢密院
  • 1篇书吏
  • 1篇司法
  • 1篇司法权

机构

  • 8篇山东大学

作者

  • 8篇傅礼白

传媒

  • 3篇山东大学学报...
  • 2篇文史哲
  • 1篇理论学刊
  • 1篇史学月刊
  • 1篇广西社会科学

年份

  • 1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康雍乾时期的奏折制度被引量:10
2002年
奏折制度产生于康熙时期,在雍正时期受到高度重视,得到充分发展,乾隆时期则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奏折从公开到秘密、从非正式文书到正式上行文书的演变过程是奏折制度规范化和法律化的过程。奏折制度具有信息收集、谘询、协商、沟通、监控、指导命令等新功能。它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通过制度创新强化信息收集能力的一个政治产物。奏折制度蕴涵着理性决策的因素,有助于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加强国家的政务决策能力和政治控制能力。但由于它是为君主服务的,因而也带有君主制度固有的一些弊端。
傅礼白
关键词:康熙雍正奏折信息沟通
《墨子》的“信”伦理思想被引量:3
2003年
《墨子》对“信”伦理范畴的贡献首先是从不同角度对“信”的内涵作出了更为准确的界定。墨家一贯坚持“言必信、行必果”的立身处世原则 ,并以此而闻名于世。其社会理想“兼相爱、交相利”中就蕴含着互信的因素 ,建立在“兼爱”、“交利”基础上的“信”思想有着比儒家的“信”
傅礼白
关键词:墨子诚信伦理
宋代枢密院的失势与军事决策权的转移被引量:3
2004年
学术界关于宋代相权削弱的观点 ,其核心论据是将枢密院视为分割宰相权力的一个建制 ,认为宋代军权由枢密院专掌 ,中书宰相无权过问 ,仅是行政首脑而已。其实 ,在两宋时期 ,宰相的军权自始至终一直存在 ,并且渐次加强 ;与此相对应的是枢密院的权力、地位逐步削弱 ,并最终沦为宰相的下属机构。这一局面的形成是由宋代重文抑武的基本国策所决定的。宋初面临的主要社会矛盾也决定了以枢密使专司军政的目的是分割、削弱枢密使权力 ,还政于宰相。
傅礼白
关键词:宋朝枢密院宰相
北宋审刑院与宰相的司法权被引量:7
2000年
宋朝审刑院是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一个司法机构。由于种种原因 ,学术界对其设立原因和机构性质存在着这样一种误解 :审刑院设立的目的是分割中书司法职能 ,限制宰相权力。本文通过对大量宋代基本文献梳理解析而得出的结论是 :①审刑院设立于淳化二年 ,设立目的是“慎刑” ;②审刑院并非分中书刑房而设 ,北宋中央司法审判程序中并未排除宰相机构 ;③北宋宰相权力得到皇帝和群臣的支持 ,并未因审刑院的设立而遭到削弱。在此基础上 ,本文指出 :各级行政长官兼理司法是中国古代司法体制一脉相承的基本特点 ,宰相兼理司法的历史链条在北宋时期并未中断 。
傅礼白
关键词:北宋司法权
北宋审官院与宰相的人事权被引量:4
2001年
北宋审官院是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官吏管理机构。由于种种原因 ,学术界对其设立原因和机构性质存在着这样一种认识 :审官院的设立分割了中书人事职能 ,限制了宰相权力。然而 ,通过考察审官院职权范围、北宋京朝官管理的具体分工、宰相的堂除、宋人心目中人事权的归属和实际运行情况却只能得出下述截然相反的结论 :审官院根本没有限制相权 ,北宋宰相的人事权力甚重 !
傅礼白
关键词:北宋人事权职权范围
《易经》中的诚信观被引量:7
2003年
诚信思想在《易经》中表述为“孚”。《易经》有 4 0多处提到“孚” ,还有专门谈孚的《中孚卦》 ,“信及豚鱼”是《易经》对孚信的经典性解释。既然《易经》中贯穿着孚信的思想主线 ,孚信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治理国家、推行政务的指导原则。孚信的治世功能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诚信是人君之德 ;上有孚信方可化民成俗 ;孚信可以使人逢凶化吉 ;孚信是改革成功的保证 ;契约诚信与诉讼诚信。
傅礼白
关键词:易经诚信
宋朝的章奏制度与政治决策被引量:14
2004年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君主处理臣下章奏的过程即是法律的孕育与分娩过程。章奏呈递渠道畅通是下情上达的基本保证。宋朝设置了多种机构、多种呈递方式,以确保臣庶的章奏能够通畅上达。章奏承转机构有明确的业务分工,严格的责任制度和详细的工作规范,以保障其有效运行。通过责任人员联保制度,以保证信息的安全;通过章奏承转时限制度,以实现信息的快捷传递;通过将各种章奏梳理分类,以淘汰无用的信息和有害的信息;通过章奏处理情况的备案和催办制度,以监控章奏的运行。皇帝对章奏的审阅、处理,多由宰相班子以及不同层次的官员先期论证。从形式上看,仍是皇帝个人独裁独断,但其决策已不全是出自皇帝个人意志,而是融进了官僚士大夫群体的智识和经验。
傅礼白
关键词:宋朝信息沟通
中国古代家规中的诚信思想被引量:2
2005年
中国古代家法中蕴含着丰富的“信”伦理思想,“立心以忠信,不欺为主本”不仅是历代家法共同倡导的立身处世原则,还是启蒙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在继承和传播诚信思想的过程中,家规起着将儒家精英们的抽象命题转化为民间话语的中介作用。在经济方面,家法既强调自身的诚实信用,也十分讲究运用法律手段提供信用保障。家法中体现的信用思想和制度具有鲜明的特色,是中国“信”伦理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傅礼白
关键词:家法诚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