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倪祥银

作品数:25 被引量:202H指数:11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0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7篇凋落
  • 11篇凋落物
  • 8篇凋落物分解
  • 8篇凋落叶
  • 8篇林窗
  • 7篇亚高山
  • 7篇分解过程
  • 6篇腐殖化
  • 4篇亚高山森林
  • 4篇水杨酸
  • 4篇种子
  • 4篇胁迫
  • 4篇斑块
  • 4篇NACL胁迫
  • 3篇土壤
  • 3篇川西亚高山
  • 2篇豆种
  • 2篇森林凋落物
  • 2篇水溶
  • 2篇水溶性

机构

  • 22篇四川农业大学
  • 5篇内江师范学院
  • 3篇绵阳师范学院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作者

  • 25篇倪祥银
  • 17篇杨万勤
  • 16篇吴福忠
  • 11篇何洁
  • 9篇李晗
  • 5篇谭波
  • 4篇段辉国
  • 3篇吴庆贵
  • 3篇徐振锋
  • 3篇齐泽民
  • 2篇何伟
  • 2篇黎勇
  • 2篇赵涛
  • 2篇廖姝
  • 1篇谢玉华
  • 1篇殷睿
  • 1篇刘瑞龙
  • 1篇付伟丽
  • 1篇肖洒
  • 1篇杨玉莲

传媒

  • 6篇植物生态学报
  • 3篇生态学报
  • 3篇内江师范学院...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土壤学报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草业学报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8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川西高寒森林岷江冷杉凋落叶分解过程中镉和铬动态特征
2016年
为了解高寒森林凋落物分解过程中重金属释放规律,采用凋落物袋法,于2012年11月至2014年10月在川西高寒森林研究了该区域建群种岷江冷杉凋落叶在不同分解关键时期(雪被形成期、覆盖期、融化期和生长季节)镉和铬含量及分解速率特征.结果表明:岷江冷杉凋落叶中镉和铬初始含量分别为(59.7±5.7)μg/kg和(3.81±0.262)mg/kg,而分解2年后,其含量分别增加了3.0倍和87.0%.岷江冷杉凋落叶中镉和铬含量均在雪被形成期和生长季节有较大程度的增加,表明大气湿沉降可能向地表输入一定量的镉和铬.同时镉和铬含量在雪被覆盖期和融化期显著降低,表明川西高寒森林不同雪被覆盖时期,由雪被消融产生的水热条件的差异有利于凋落叶中镉和铬离子的释放.
何洁齐泽民倪祥银刘文锋胡承成
关键词:重金属凋落物分解
踩踏对亚热带沟叶结缕草草坪冬季休眠期土壤呼吸的影响被引量:7
2014年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绿地也在迅速扩张,人为踩踏是城市绿地重要干扰因素,其可能对草坪土壤呼吸产生显著影响,进而影响城市草坪碳循环。因此,在典型亚热带沟叶结缕草草坪内选取人为踩踏和对照处理,采用Li-8100土壤碳通量分析仪对冬季结缕草草坪土壤呼吸速率进行动态连续测定。结果表明,亚热带沟叶结缕草草坪冬季休眠期土壤呼吸动态呈单峰曲线,先降低后升高;人为踩踏显著降低了沟叶结缕草草坪休眠期土壤呼吸速率和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Q10);休眠期土壤呼吸速率主要受温度控制,而与土壤水分无关;试验期间,踩踏平均使土壤呼吸速率下降53.6%;踩踏引发的土壤物理特性和植物生长的变化综合作用而导致沟叶结缕草草坪土壤呼吸速率下调。
熊莉徐振锋吴福忠杨万勤殷睿李志萍倪祥银熊海涛
关键词:草坪沟叶结缕草生物量
高山森林林窗对凋落物分解过程中水溶性氮和磷的影响被引量:14
2014年
采用凋落物分解袋法,以川西高山森林典型乔木(四川红杉Larix mastersiana、岷江冷杉Abies faxoniana、红桦Betula albo-sinensis和方枝柏Sabina saltuaria)和灌木(高山杜鹃Rhododendron lapponicum和康定柳Salix paraplesia)凋落物为研究对象,研究林窗中心-林下不同生境(林窗中心、林冠林缘、扩展林缘和林下)在第1年分解的不同关键时期(雪被形成期、雪被覆盖期、雪被融化期和生长季节)凋落物水溶性氮和磷的动态特征。结果表明:经过1年的分解,6树种凋落物水溶性氮含量表现为在冬季降低,但是在生长季节显著增加的变化趋势,而水溶性磷含量总体上呈现降低的变化趋势。相对于林窗中心,雪被形成期凋落物水溶性氮含量在扩展林缘和林下显著增加,但雪被覆盖期水溶性氮和磷含量均在林窗中心达到最大值。尽管凋落物水溶性氮含量在雪被融化期达到整个时期同一林窗生境下的最低值,但凋落物水溶性磷含量从林窗中心到林下逐渐降低。生长季节6树种凋落物水溶性氮含量显著增加,甚至高于初始含量,但水溶性磷含量持续降低,且水溶性氮和磷在林窗中心和林冠林缘含量较大。相关分析表明,高山森林凋落物分解第1年水溶性氮含量与正积温和冻融循环次数均呈显著负相关,而水溶性磷含量与日均温、正积温和负积温均呈显著负相关,与冻融循环次数均呈显著正相关,同时物种显著影响凋落物分解过程中水溶性氮和磷含量。这些结果表明,气候变暖情景下高山森林冬季林内雪被厚度降低,将显著影响雪被形成期和覆盖期凋落物水溶性氮和磷分解,进而影响生长季节凋落物分解。
徐李亚杨万勤李晗倪祥银何洁吴福忠
关键词:林窗水溶性磷
亚高山森林林窗对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半纤维素动态的影响被引量:18
2015年
亚高山森林林窗可能通过改变冬季雪被格局和生长季水热环境影响林窗内凋落物中半纤维素的分解动态,但目前对此还缺乏研究。采用凋落物分解袋法,以亚高山森林5种典型物种岷江冷杉(Abies faxoniana)、红桦(Betula albosinensis)、四川红杉(Larix mastersiana)、方枝柏(Sabina saltuaria)和高山杜鹃(Rhododendron lapponicum)凋落物为研究对象,研究雪被形成期、雪被覆盖期、雪被融化期和生长季节从林窗中心、林冠林窗、扩展林窗到郁闭林下物种凋落物的半纤维素变化特征。经历一年分解后,5种凋落物的半纤维素均呈现净累积现象。针、阔叶凋落物半纤维素分别在雪被覆盖期和融化期表现出相对较高的损失率。在雪被覆盖期和融化期,凋落物半纤维素在林窗中心和林冠林窗具有相对较高的损失率;而在生长季节,林窗中心呈现相对较低的凋落物半纤维素累积率。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半纤维素损失率与环境因子和凋落物质量因子均显著相关。这些结果表明亚高山森林林窗对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半纤维素损失率具有显著影响,分别促进了半纤维素在冬季的损失以及抑制了半纤维素在生长季节的累积,意味着亚高山森林林窗的形成有利于凋落物半纤维素的降解。
李晗吴福忠杨万勤徐李亚倪祥银何洁胡义
关键词:林窗凋落物半纤维素亚高山森林
雪被斑块对川西高山森林凋落叶N和P释放的影响被引量:12
2014年
采用凋落物网袋法,研究冬季不同关键时期雪被斑块对川西高山森林6种代表性树种凋落物分解过程中N和P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个雪被覆盖季节凋落物N表现为富集,P表现为释放,且雪被融化期P释放速率最大.厚型和中型雪被斑块下凋落物P释放速率大于薄型和无雪被斑块,而薄型和无雪被斑块下凋落物的N释放速率明显较高.6种凋落物N释放率和释放速率与日均温呈显著负相关;除岷江冷杉外,其他树种凋落物P释放率和释放速率与日均温表现为正相关.气候变暖情景下冬季雪被覆盖的减小将促进高山森林冬季凋落物分解过程中N释放,抑制P释放.
何洁蒋先敏杨万勤倪祥银徐李亚李晗吴福忠
关键词:凋落物分解
亚高山森林林窗大小对凋落叶木质素降解的影响被引量:7
2016年
木质素降解是认识高寒森林凋落物分解过程的关键环节,可能受到林窗大小及其在不同季节水热环境的影响。采用分解袋法,研究了川西亚高山森林不同面积大小林窗下红桦(Betula albo-sinensis)和岷江冷杉(Abies faxoniana)凋落叶在初冻期、深冻期、融化期、生长季节初期、生长季节中期和生长季节后期的木质素分解动态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采样时间和林窗面积大小对两种凋落叶的木质素降解均有显著影响。经历1a分解,红桦凋落叶的木质素降解了21.53%—27.65%,而岷江冷杉凋落叶的木质素富集了7.95%—19.40%。较大林窗促进了冬季岷江冷杉凋落叶和生长季节红桦凋落叶木质素的降解,抑制了冬季红桦凋落叶木质素的降解;而生长季节岷江冷杉凋落叶木质素富集速率则为林下>大林窗>中林窗>小林窗。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凋落叶木质素的降解过程在冬季主要受到负积温和土壤冻融循环次数的影响(木质素结构的物理破碎),而在生长季节则主要受到平均温度和正积温的影响(木质素的生物降解)。可见,川西亚高山森林木质素降解受林窗格局变化的显著影响,且林窗大小对凋落叶木质素降解的影响与物种和分解时期有关。
吴庆贵谭波杨万勤吴福忠何伟倪祥银
关键词:亚高山森林林窗凋落物分解木质素降解
水杨酸对NaCl胁迫下大豆种子萌发和幼苗逆境生理的影响被引量:7
2013年
以大豆为实验材料,采用砂培的方法,研究不同浓度SA(0.1、0.2、0.3、0.4mmol/L)对100mmol/LNaCl胁迫下大豆种子萌发和幼苗逆境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SA可以促进NaCl胁迫下大豆种子萌发、根茎生长、生物量积累,增强渗透调节,减小膜脂过氧化,但过高浓度则抑制生长、加剧膜脂过氧化.并且显示,100mmol/L NaCl胁迫下,0.2mmol/L SA对大豆种子萌发的影响效果显著,而0.3mmol/L SA对幼苗逆境生理的影响效果显著.
廖姝倪祥银齐泽民段辉国
关键词:水杨酸NACL胁迫大豆萌发逆境生理
三种不同类型亚高山森林凋落物输入对土壤腐殖化的影响
森林凋落物既是土壤腐殖质的主要来源,也可以通过新鲜凋落物中易降解组分的输入激发土壤原有腐殖质的降解,导致其相互关系并不明确。以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典型亚高山针叶林、针阔混交林以及阔叶林为研究对象,开展土壤原位培养试验...
卫芯宇倪祥银谌亚陈子豪杨玉莲吴福忠
关键词:亚高山森林凋落物土壤腐殖质
川西高山森林林隙特征及干扰状况被引量:26
2013年
了解高山森林林隙结构与形成机制对认识气候变化情景下的森林群落更新具有重要意义,但一直缺乏必要关注.通过典型样地法研究了川西高山岷江冷杉林隙结构特征和干扰状况.结果表明,林隙大小以中小型为主,密度为14.67个/hm-2,63.64%以折干形成.扩展林隙(EG)和林冠林隙(CG)分别占森林景观面积的12.60%和23.05%,干扰频率分别为115.25 m2 hm-2 a-1和63.02 m2 hm-2 a-1,林隙周转率为260.30 a.形成木径级集中于40-60 cm,树高主要在25-30 m,由单株形成木形成的林隙占50.09%;每个林隙约1.52株形成木,每株形成EG和CG面积分别为103.20 m2和56.43 m2.边界木平均胸径为50.16 cm,胸径结构分布曲线尖峰左偏,平均胸径和高度与EG和CG面积呈幂函数相关.综上所述,相对于亚高山针叶林,高山森林近20 a形成的林隙比例更高,形成木和边界木的高度更低但胸径更大,折干比例也更高,恶劣的环境条件(如风雪)可能是高山森林群落更新的主要原因.
吴庆贵吴福忠杨万勤谭波杨玉莲倪祥银何洁
关键词:气候变化岷江冷杉林隙
水杨酸浸种对NaCl胁迫下青稞种子活力及抗盐性的影响被引量:8
2012年
用0、25、50、75、100mg/L 5种不同质量浓度的水杨酸(SA)浸种青稞种子,并以250mmol/L NaCl进行胁迫处理,研究SA对NaCl胁迫下青稞种子活力及抗盐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aCl胁迫下青稞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都受到了抑制。质量浓度为25mg/L和50mg/L SA浸种能抑制NaCl胁迫下青稞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植株鲜质量、地上干质量、根干质量的下降,分别比未用SA处理组高出48.00%和28.00%、55.00%和25.00%、60.52%和35.42%、105.56%和45.20%、28.03%和7.22%、63.46%和21.15%、39.29%和10.71%,减轻了NaCl胁迫对青稞幼苗株高和根长及根数的不利影响。更高质量浓度的SA则不同程度增加了NaCl对青稞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因此,适宜质量浓度的SA能够减轻NaCl胁迫对青稞种子萌发的伤害,提高在NaCl胁迫下青稞种子的萌发活力,以25mg/L SA浸种效果最好。
段辉国谢玉华倪祥银黎勇付伟丽赵涛
关键词:水杨酸青稞浸种种子活力抗盐性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