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俞莉章

作品数:112 被引量:405H指数:11
供职机构: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技专项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专利

领域

  • 108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60篇肿瘤
  • 54篇膀胱
  • 45篇细胞
  • 40篇膀胱癌
  • 30篇免疫
  • 30篇基因
  • 24篇肾癌
  • 24篇膀胱肿瘤
  • 22篇抗体
  • 21篇肾肿瘤
  • 18篇癌细胞
  • 14篇放射免疫
  • 13篇单克隆
  • 13篇克隆
  • 12篇单克隆抗体
  • 12篇前列腺
  • 11篇显像
  • 9篇人膀胱癌
  • 9篇细胞癌
  • 9篇泌尿

机构

  • 42篇北京医科大学...
  • 36篇北京医科大学
  • 30篇北京大学第一...
  • 15篇北京大学
  • 5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山西医科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遗...
  • 3篇北京市肿瘤防...
  • 2篇昆明医学院第...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空军总医院
  • 1篇南京大学医学...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河北省人民医...
  • 1篇大连市中心医...

作者

  • 112篇俞莉章
  • 42篇郭应禄
  • 30篇顾方六
  • 22篇刘漓波
  • 22篇丁义
  • 16篇张春丽
  • 12篇丁义
  • 12篇那彦群
  • 12篇钟华
  • 11篇谢蜀生
  • 10篇潘柏年
  • 9篇李宏军
  • 6篇邢念增
  • 6篇唐东起
  • 5篇申文江
  • 5篇马鸣
  • 5篇王琰
  • 5篇王荣福
  • 5篇白银
  • 4篇黄华梁

传媒

  • 37篇中华泌尿外科...
  • 22篇中华外科杂志
  • 7篇中华医学杂志
  • 6篇国外医学(泌...
  • 4篇北京医科大学...
  • 3篇癌症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北京大学学报...
  • 2篇医学研究通讯
  • 2篇中华核医学杂...
  • 2篇临床泌尿外科...
  • 2篇空军总医院学...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中华男科学杂...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科技导报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年份

  • 1篇2007
  • 4篇2005
  • 5篇2004
  • 9篇2003
  • 6篇2002
  • 9篇2001
  • 14篇2000
  • 18篇1999
  • 10篇1998
  • 9篇1997
  • 11篇1996
  • 3篇1995
  • 8篇1994
  • 2篇1993
  • 1篇1992
  • 1篇1990
  • 1篇1988
1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成年大鼠联体诱导的移植耐受与嵌合状态相关性的研究被引量:7
2000年
目的 将异基因成年大鼠联体共生 (parabiosis)以诱导相互特异的移植耐受 ,探讨嵌合体与耐受的关系。方法 联体前后低剂量环磷酰胺 (CP ,l0 0mg/kg)腹腔注射 ,观察联体大鼠存活时间。分别于联体 5、15、45d时将联体大鼠分开 ,并相互植皮 ,观察皮肤存活情况 ,并在上述时间点以流式细胞仪检测联体分开后大鼠胸腺、脾脏中供体来源细胞的嵌合状态。在联体 15d时检测同种异型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MLR)、迟发性超敏反应 (DTH)。结果 实验组大鼠联体存活时间 (中位数 =6 3.5d ,P =0 .0 0 0 5 )明显延长。DA、LEW大鼠于联体 15d可诱导较稳定的皮肤移植耐受。嵌合状态在移植耐受诱导期 (15d内 )呈明显增长 ,而在耐受维持期 (15d后 )嵌合状态无明显变化。联体 15dMLR、DTH呈供体特异性降低。结论 联体共生可诱导DA、LEW大鼠相互特异的移植耐受 ,嵌合体与耐受状态有明显的相关性。
史其新谢蜀生俞莉章郭应禄
关键词:嵌合体移植耐受嵌合状态移植免疫学
抗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1992年
最近研究表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是最有价值的前列腺癌瘤标,因而制备识别PSA的单克隆抗体具有临床意义。有关PSA的单克隆抗体国外已有报告,而国内则尚未见报道。我们以自己纯化的PSA作为免疫原制备了鼠抗人PSA单克隆抗体(McAbC_(11))并对其特性进行了鉴定。
张文标俞莉章顾方六黄雅丽
关键词: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单克隆抗体
肿瘤的放射免疫显像和治疗:回顾与展望
1993年
放射免疫显像(Rsdioimmunoimaging,RII)是一种以放射性核素标记的抗肿瘤及其相关抗原的抗体为显像剂定位肿瘤的技术。基本过程为:标记抗体经静脉或其它途径注入体内后定向地与肿瘤细胞相结合;在适当时间内,使内r相机作全身或局部显像来识别肿瘤所处的部位和大小。放射免疫治疗(Radioimmunotherapy,RIT)则是应用有足够能量、释放卢射线的放射性核素标记抗体,利用坑体的导向作用与肿瘤细胞相结合,通过抗体和射线的双重作用治疗肿瘤的一种方法。数十年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使RII和RIT逐步完善,开辟了肿瘤诊断和治疗的新领域,展示出诱人的前景。
钟华俞莉章
关键词:放射疗法肿瘤放射免疫显像
共刺激分子B7在肾细胞癌的表达及意义
1999年
目的:检测B7基因在肾细胞癌的表达及其与肾细胞癌分级、分期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本文应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了22例肾细胞癌组织B7的表达。结果:RTPCR5例阳性,免疫组化4例阳性,B7mRNA表达与肾癌病理分级、分期无关系;病理切片HE染色显示,B7阳性肿瘤组织内淋巴细胞浸润明显增多。结论:表达B7的肿瘤组织局部抗肿瘤免疫反应增强,提示B7表达可能与肿瘤预后有关。大部分泌尿系肿瘤不表达B7,为转B7基因治疗泌尿系肿瘤提供了理论依据。
李鸿伟俞莉章那彦群
关键词:肾肿瘤肾细胞癌免疫组织化学PCR
gp130在肾癌细胞系RCC-949中的表达缺陷
2000年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 受体系统在肾癌细胞系RCC949 中表达的意义。 方法 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肾癌细胞系RCC949 中IL6 蛋白的表达,观察rhIL6 对RCC949生长的作用,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 方法检测其IL6、IL6 R 和gp130 mRNA 的表达。 结果 肾癌细胞系RCC949 可以在转录和翻译水平表达IL6 ,但该细胞系的gp130 mRNA 表达缺陷使得IL6 不能促进RCC949 细胞的生长。 结论 肾癌细胞系RCC949 具有IL6 受体系统(gp130) 的m RNA表达缺陷,可能是造成IL6 不能够促进该细胞生长的原因;提示IL6 的信号传导中断可以由gp130 的表达缺陷造成。
席志军俞莉章郭应禄张凯姜学军张志文
关键词:肾肿瘤白细胞介素6
抗膀胱癌免疫毒素腔内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临床观察被引量:6
2003年
目的 探讨免疫毒素 (IT)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 本项研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膀胱癌标本进行免疫毒素结合活性研究 ,分析了结合活性与分级、分期的关系。并用免疫毒素灌注膀胱 30例 ,预防膀胱癌复发 ,结合以前灌注免疫毒素、卡介苗、丝裂霉素 C的随访资料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免疫毒素的结合活性 ,G1与G3 间有显著性差异 ,随分级的增高而增强 (P <0 0 5 ) ,G1与G2 、G2 与G3 间无显著性差异 ,但随分级增高有增强趋势 ,结合活性与分期无明显关系 (P >0 0 5 )。在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复发的 3组中 ,1年内、2年内复发率相似无明显差异 (P >0 0 5 )。IT组副作用明显低于BCG组和MMC组 (P <0 0 1) ,而BCG组和MMC组间副作用无明显差异(P >0 0 5 )。结论 免疫毒素的结合活性G1与G3级肿瘤间有显著性差异 ,呈正相关 ,而与分期无关 ,这提示免疫毒素可能对恶性程度高的肿瘤预防效果好。免疫毒素的近期疗效与BCG和MMC相似 ,副作用明显小于后两者。
佟明俞莉章丁义刘漓波潘柏年那彦群
关键词:抗膀胱癌免疫毒素腔内灌注膀胱癌术后复发免疫组织化学
^(188)Re在膀胱癌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前景被引量:2
2000年
郭义峰俞莉章潘柏年
关键词:膀胱癌铼188
膀胱癌的导向治疗和预防复发
2000年
俞莉章1970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医学系。1983年获得免疫专业硕士学位,1984年至今在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免疫室工作,任免疫室主任,现为该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6年作为访问学者去加拿大Alberta大学免疫系工作,从事导向治疗的研究。1990年作为访问学者去挪威Aslo的RadiumHospital从事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在国内率先开展膀胱肿瘤的导向诊断和导向治疗工作,进行了从基础到临床的系列研究,曾获卫生部科技进步3等奖,发表论文60余篇。
俞莉章
关键词:膀胱癌复发
鸡新城疫病毒抗膀胱癌作用的体内、体外实验研究
1999年
目的:研究鸡新城疫病毒(NDV)对膀胱癌细胞在体内、体外的杀伤作用。方法:采用了细胞培养和计数、光镜、电镜观察的方法及小鼠膀胱肿瘤模型(BST739)进行研究。结果:体外实验中,NDV组、卡介苗组及丝裂霉素C组对膀胱癌细胞均有明显的杀伤作用;用透射电镜观察NDV作用后的膀胱癌细胞,发现胞浆中有病毒颗粒。体内实验证明,NDV、丝裂霉素C和卡介苗对膀胱癌细胞都有一定的杀伤作用;在瘤内和瘤对侧注射NDV对膀胱肿瘤生长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瘤内注射的效果远好于瘤对侧注射组。瘤内注射NDV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的淋巴细胞浸润。结论:NDV对膀胱癌细胞在体内和体外均有一定的杀伤作用。
黄健李鸣李爽俞莉章顾方六
关键词:鸡新城疫病毒膀胱癌体外抗癌作用
膀胱癌基因治疗的实验研究:外源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的表达及作用被引量:2
1994年
通过逆转录病毒载体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单独或与白细胞介素-6(IL-6)基因联合导入膀胱癌细胞株EJ和BIU-87。Northern杂交证明外源基因整合至细胞内基因组,并表达相应的mRNA。在转染的细胞培养上清检测到TNFα活性2~17U/ml。体外标准培养条件下细胞生长速率无明显改变,但在软琼脂中生长减慢,裸鼠致瘤性降低。细胞增殖能力降低与细胞分泌的TNFα水平直接相关。两种细胞因子联合未见明显的协同作用。
李鸣顾方六李万波俞莉章郭应禄
关键词:膀胱肿瘤基因治疗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