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晨
- 作品数:7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 新灭火剂七氟丙烷的急性呼吸毒性试验
- 2002年
- 目的 研究气态化合物七氟丙烷 (C3 HF7)的小鼠急性经呼吸道毒性。方法 将 40只NIH品系小鼠随机分为 4组 ,每组 10只 ,雌雄各半 ;按霍恩氏 (Horn)法 4个染毒剂量分组 ,每组 5只 ,组距 2 15倍设计剂量系列 ,采用静式呼吸道吸入实验 ,用气相色谱仪对染毒柜内化合物浓度进行测定。结果 C3 HF7LC50 雄性小鼠为 2 96 8 9μg/ml;雌性小鼠为 2 785 1μg/ml,属微毒级化合物。 结论 C3 HF7属微毒级化合物 ,在小鼠急性经呼吸道毒性试验中表现出极高安全性。
- 余晨杜英杰曾昭玉叶怀庄
- 关键词:七氟丙烷气相色谱法
- SiO_2粉尘介导的DNA损伤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被引量:9
- 2002年
- 目的 研究小剂量 (7.5~ 12 0 .0 μg/ml)SiO2 粉尘对中国仓鼠肺成纤维细胞 (CHLF)的DNA损伤作用。方法 采用彗星试验 ,按SiO2 粉尘不同的作用浓度和时间分组来观察DNA损伤 ,通过去铁胺(DFX)和盐酸维拉帕米 (Ver)的作用间接观察钙离子和羟自由基对DNA损伤的影响。以彗星尾长作为DNA损伤程度的评价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SiO2 明显增加了CHLF的DNA迁移距离 ,差异有显著性(P <0 .0 1) ;在 7.5~ 12 0 .0 μg/ml剂量范围内 ,彗星尾长随SiO2 剂量的增加而增加 ,2h组的DNA损伤比1h组更严重。 0 .5~ 2 .0mmol/LDFX和 2 .5~ 2 0 .0 μg/mlVer能有效减轻 90 μg/mlSiO2 所致的DNA损伤 ,其保护作用随浓度加大而增加。结论 小剂量SiO2 有致CHLFDNA损伤的作用 ,损伤过程中有羟自由基和钙离子的参与 ,抗氧化剂和钙拮抗剂可对抗SiO2 对机体DNA的损伤作用。
- 余晨曾昭玉吴巍巍
- 关键词:影响因素矽肺DNA损伤肺成纤维细胞
- 一种耕地非粮化遥感时序检测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耕地非粮化遥感时序检测方法,包括:1)基于多源土地利用和耕地数据,通过并集处理形成研究区最大潜在耕地范围;剔除潜在耕地范围内的建成区,排除耕地非农化行为的干扰,得到研究区内潜在耕地范围;2)通过近三十年谷...
- 肖武姜素琴何厅厅谭永忠余晨
- 二氧化硅对成纤维细胞和肺上皮细胞的DNA损伤作用被引量:7
- 2002年
- 目的 研究小剂量二氧化硅 (SiO2 )粉尘对中国仓鼠肺成纤维细胞 (CHL)和貂肺上皮细胞 (CCL 6 4)的DNA损伤作用。方法 采用彗星试验 ,按SiO2 粉尘不同的作用浓度 (终浓度 0、7 5、15、30、6 0、12 0mg/L)和时间分组 ( 1h、2h)来观察DNA损伤。以彗星尾长 (彗头末端到彗尾末端的长度 )作为DNA损伤程度的评价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SiO2明显增加了CHL及CCL 6 4细胞的DNA迁移距离 (P <0 0 1) ,在 7 5~ 12 0mg/L的剂量范围内 ,彗星尾长随作用剂量的增加而增加 ;一般 2h组比 1h组引起更严重的DNA损伤。结论 小剂量SiO2 粉尘确有遗传毒性 ,体外试验可致CHL细胞和CCL 6 4细胞DNA链断裂。由彗星试验的系列浓度SiO2
- 余晨曾昭玉吴巍巍
- 关键词:二氧化硅成纤维细胞肺上皮细胞DNA损伤
- 二氧化硅介导的细胞DNA损伤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 尘肺是我国最严重的职业病,其中又以矽肺的发病率最高。矽肺
是由二氧化硅(SiO/_2)粉尘引起的以肺纤维化为主的不可逆性进展的
疾病,其致病过程的分子机理仍不清楚。国际癌症研究...
- 余晨
- 关键词:二氧化硅去铁胺盐酸维拉帕米DNA损伤
- 文献传递
- 基于智能SDN的传输优化和流量分配机制研究
- 随着各种智能终端应用的出现,以及互联网用户数的快速增加,网络流量呈爆发式增长,这对网络传输提出了更高要求。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Defined Networking,SDN)与网络功能虚拟化(Network F...
- 余晨
- 关键词:SDNSFC人工神经网络
- 文献传递
- 二氧化硅和石棉的遗传毒性被引量:2
- 2000年
- 本文综述了采用原核生物或真核生物的基因突变试验 (细菌回复突变试验、哺乳动物细胞正向突变试验 ) ,细胞遗传学检验 (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有丝分裂后微核的形成、姊妹染色单体交换试验 ) ,碱基突变、DNA加合物、交联、链断裂以及核因子、细胞周期等分子生物学分析方法 ,对二氧化硅。
- 余晨
- 关键词:二氧化硅遗传毒性染色体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