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比较依托咪酯与咪达唑仑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气管插管期间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依托咪酯组(E组)和咪达唑仑组(M组)各30例。麻醉诱导用药:E组给予依托咪酯0.3 mg.kg-1,舒芬太尼1.0μg.k-g1、罗库溴铵0.9 mg.kg-1;M组给予咪达唑仑0.15mg.kg-1、舒芬尼1.0μg.kg-1、罗库溴铵0.9 mg.kg-1。在麻醉期间连续监测和记录心电图(ECG)、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并计算心率和收缩压乘积(RPP)。记录气管插管时间。结果M组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开始时SBP、DBP均较气管插管前明显下降(P<0.05),气管插管后1 m in SBP、DBP、RPP和HR均较气管插管开始时显著升高(P<0.01),且插管后1 m in RPP比气管插管前明显升高(P<0.01)。与E组对应值比较,气管插管开始时M组SBP、DBP显著降低(P<0.05或0.01),而气管插管后1 m inM组SBP、DBP和RPP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与咪达唑仑相比,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患者麻醉诱导时使用依托咪酯可更有效抑制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
目的探讨远程缺血预处理(RIPC)对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SCIRI)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36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双盲均分为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组)、IR+RIPC组,每组12只动物。S组不阻断腹主动脉,IR组和IR+RIPC组夹闭腹主动脉30 min建立SCIRI模型,IR+RIPC组于主动脉阻断前1 h实施RIPC。三组动物在再灌注2 d和5 d行后肢神经功能评分后处死并取脊髓组织L3~L5段,评估病理学变化;同时检测SOD1活性和SOD1 m 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同一时间点,IR组后肢神经功能评分和脊髓组织病理切片分级与S组相比,显著降低(P<0.01);而IR+RIPC组后肢神经功能评分和脊髓组织病理切片分级与IR组相比,则明显改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第2天,与S组比较,IR+RIPC组SOD1活性和SOD1m RNA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而IR组则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第5天,与S组比较,IR组SOD1活性和SOD1 m RNA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而IR+RIPC组则无明显变化(P>0.05);与IR组比较,IR+RIPC组SOD1活性和SOD1 m RNA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IR组、IR+RIPC组脊髓组织SOD1 m RNA表达变化与SOD1活性的变化呈正相关(R=0.96、0.97,均P<0.01)。结论 RIPC对兔SCIRI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其机制与增强脊髓组织缺血性损伤区域中SOD1的表达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