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卫平
- 作品数:6 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四川省分行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完善农发行信贷管理体制
- 2015年
- 改革完善信贷管理体制,要实现分层级承担风险责任和补偿风险损失,正确处理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的关系。一、农发行现行信贷管理体制的特点农发行现行的信贷管理体制采取"集中决策,分散经营"的事权管理模式,具有几个特点:(一)经营管理的架构层级划分不明确。各级行是按照"谁审批、谁调查"的管理模式。总行、省级分行既要监督各级分行的贷款运转流程、标准和效果,又要掌握各级行的贷款投放预算和项目经营效果。(二)省级分行。
- 余卫平
- 关键词:信贷管理体制贷款损失项目贷款
- 实施以资抵债 保全信贷资产——对南部县棉花企业以资抵债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 2004年
- 随着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发行对棉花企业的信贷管理方式也随之改变,由于在农发行开户的棉花贷款企业普遍存在经营"缺血"、历史包袱较重的现象,造成挤占挪用信贷资金严重,农发行按照规定停止发放贷款较为普遍.在失去了政策性信贷资金支持的情况下,部分企业经营亏损凸现、长期不能清偿农发行贷款本息.如何做到既按照政策积极支持棉花企业深化改革,又切实维护农发行债权,努力降低贷款风险,成为当前棉花信贷管理的重点和难点.最近,我们对四川省南部县支行积极推行棉花企业有效资产以资抵债的情况进行了调查.
- 余卫平杜晓佳李占勇
- 关键词:抵债资产变现贷款农发行贷款债权银行
- 农发行分层级承担风险责任必要性探讨
- 2016年
- 分层级风险控制将风险识别内容分层级加以规定,采取“谁调查准负责”、“谁披露谁审查”,使风险识别信息形成锁链关系,相互映照、相互关联、相互制衡。
- 余卫平
- 关键词:层级农发行制衡
- 对开展以资抵债管理工作几个法律问题的探讨
- 2001年
- 农发行对企业有效资产在企业采取逃废债前采取以资抵债方式提前收回部分贷款 ,不失一种避免贷款损失的好方法。但是 ,农发行实施以资抵债在法律上将要涉及到几个问题 :首先是资产主体的法律地位问题 ;其次是农发行能否作为企业的最大股东参与组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现代企业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规定 ;再次 ,目前人民银行对农业发展银行实行以资抵债还没有相关财务处理规定。笔者认为 ,要妥善解决上述问题首先应变更企业资产的主体资格 ,以资产管理公司的名义购买企业有效资产 ,并将其从“三不划转企业”资产中剥离出来 ;其次 ,要建立分类管理制度 ,将企业以资抵债资产的收回、管理、变现工作与企业资产置换、资产重组结合起来 ;第三 ,要明确资产管理公司企业之间的法律关系 ;第四 ,农业发展银行应针对这部分企业的资产情况 ,实行“一企一策 ,一类一式”的管理 ;第五 ,人民银行和人民法院应根据农发行的特殊性 ,在管理上给予适当的倾斜 ,确保农发行能及时收回贷款。
- 余卫平
- 关键词:以资抵债农业发展银行法律问题
- 农业发展银行在业务经营中反映出的法律问题及建议
- 1996年
- 一、信贷业务中反映出的法律问题(一)农业发展银行没有统一制定自己的借款合同文本。农业银行在代理农业发展银行发放贷款时,使用的是农业银行的借款合同文本,并以农业银行的名义发放(签章的主体是农业银行)。虽然有的农业银行为了区别自营业务、代理业务之间的放贷主体,在原借据上加盖了"代理农业发展银行业务"公章,但依然《商业银行法》和《借款合同条例》的有关规定,其借贷关系的主体仍是不明确的。浏阳市农行反映:该市农业银行为了区别代理的农发行业务,在县(市)机构内增设了"代理发行业务办公室(下称发行办)",但发行办没有取得人民银行批准经营金融业务许可证,使用的是农业银行的借据,按照农业发展银行指定的贷款对象实施代理,其产生的法律后果应由谁承担,也是不明确的。(二)农业发展银行在发放农业开发贷款、农业扶贫贷款时,对项目的审查、审批、发放是分离的,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应如何划分,承担责任的主体是谁,没有明确的规定。
- 张宝华余卫平
- 关键词: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基层行代理业务代理发行合同文本民事责任
- 优化流动资金续贷审批流程
- 2012年
- 目前,农发行在流动资金贷款审批流程上,没有对新建立信贷关系企业和已建立信贷关系企业以区别对待,而是统一按照一种审查标准、一种操作方法和一种办贷流程办理,这会在实际工作中导致一些问题,需要研究并解决。一、流动资金续贷审批存在的问题(一)重贷款对象准入轻信贷风险控制。对续贷事项每年组织不同调查人、不同审查人、不同审议人进行复数调查、审查和审议,审查内容重点放在贷款准入,忽视续贷的风险控制、风险化解,且审查行为重复,降低了续贷审批效率。
- 余卫平王玮
- 关键词:流动资金贷款审批流程信贷风险控制信贷关系贷款对象风险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