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卫青

作品数:20 被引量:68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篇文学
  • 2篇艺术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4篇小说
  • 11篇儿童
  • 4篇当代小说
  • 4篇文化
  • 4篇幻想
  • 4篇幻想小说
  • 3篇中国儿童
  • 3篇中国小说
  • 3篇文学
  • 3篇想像
  • 2篇叙事
  • 2篇意象
  • 2篇游戏
  • 2篇童年
  • 2篇儿童视野
  • 2篇儿童文化
  • 1篇代文
  • 1篇当代儿童
  • 1篇当代汉语
  • 1篇当代文学

机构

  • 14篇中国海洋大学
  • 6篇四川大学

作者

  • 20篇何卫青
  • 1篇闫雅琪

传媒

  • 4篇中国海洋大学...
  • 2篇江淮论坛
  • 2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中国青年研究
  • 1篇浙江学刊
  • 1篇中国文学研究
  • 1篇电影文学
  • 1篇学术界
  • 1篇求索
  • 1篇新疆大学学报...
  • 1篇齐鲁艺苑(山...
  • 1篇江汉大学学报...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昆明学院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1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说“我”是孩子——儿童叙述者的叙述可靠性及其它被引量:4
2003年
近二十年来中国小说的第一人称叙述者中 ,有不少是孩子。他 /她在讲述故事的同时 ,通过叙述言语行为 ,“说”出了作为孩子的心声。本文通过对其叙述可靠性问题的考察 ,拟作初步分析 ,并指出儿童在当代小说中的构形意义。
何卫青
关键词:小说可靠性
中国儿童幻想小说的生态意象
2011年
文章以生态批评的视角,分析了中国儿童幻想小说中表现自然意识、传达生态预警、生态责任以及生态理想的三个生态意象,指出中国儿童幻想小说试图超越成年文化的物质主义和功利主义,将"童年"塑造为一个纯真、诗意的生存之所,又以狂欢的想象呈现一种强大、神秘、神性与灵性兼具的自然世界。并且在强调人类针对自然的现实行为与其导致的后果的联系与批判中,表明了一种生态主义的思虑。
何卫青
关键词:生态批评身体童年
近二十年来中国小说的儿童视野
关于儿童,无论其在社会历史进程中的真实境遇如何,人们已对他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想象。小说的想象是其中的一种。  然而,本文不是儿童文学研究。这种说明是必需的。在中国学界,文学领域的儿童问题往往被认为是儿童文学研究者的“专利”...
何卫青
关键词:现代小说叙事技巧
文献传递
中国儿童幻想小说的文化品性被引量:2
2010年
作为一种重要的精神元素和审美的深度结构,游戏建构了中国幻想小说的思想内容、叙事方式。小说以儿童或儿童式人物在五种游戏语境中的"追寻"游戏为核心,通过对权力意味下的童年的游戏性重构,在对以成人文化为主导的权威意识形态的消解中,确立了一种以想象力、生命感为内涵的新的精神主体。
何卫青
关键词:儿童幻想小说文化品性游戏权力
当代儿童文化视野中的迪斯尼动画被引量:2
2011年
迪斯尼动画以独一无二的表现形式和各种高科技的媒体设施,在动画王国奠定了它的龙头地位,通过电影、玩具、图画书、主题公园等形象、产品形塑着儿童的经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它已经形成了有关儿童文化的美学及意识形态标准。但迪斯尼从未探索童话故事在影视媒体上所能表现的深度,而是利用在生活各个层面大量重复的产品以及商品化所决定的交换价值,造成了儿童文化的一种集权。
何卫青闫雅琪
关键词:迪斯尼动画儿童文化
关于儿童的几个当代小说命题
2003年
在中国学界 ,儿童文学研究者往往可能忽视非以儿童作为受众的那些作品中的儿童 (童年 ) ,并且 ,儿童文学的“儿童”可能更偏向于作为读者的儿童。应该关注不是作为读者的现实儿童 ,而是生存在文本中的那些孩子 :小说儿童。当代小说关于儿童的主要有五个命题 :荒诞时代的孩子、经历“性现实”的孩子、与成年人同行、神秘的孩子、儿童作为小说的叙事策略 ,在前四个命题中 ,儿童基本上是写实的 ,是“故事性”的存在 ,而后一个命题则是儿童在小说中的“话语性”存在。
何卫青
关键词:当代小说
想像的狂欢——中国幻想小说的浪漫主义精神被引量:1
2008年
中国幻想小说中所塑造的中心人物的自我表现、自我认识和自我完善的行为以及理想主义、泛神论、聪慧的儿童等标记中,都包含着主体性、表现欲望、对瞬间生存的感受力、情感、差异性、与自然的融会等等诸多的浪漫主义精神质素。这些质素,在小说中,均经由童年想象与自然想象得以体现。
何卫青
关键词:浪漫主义童年
想像儿童:当代小说研究的一个切入点——兼谈当代我国儿童文学研究范式
2012年
过去一百多年、中国小说越来越多地把"儿童"当成一种构成因素。作者(隐含作者)、叙述者的存在,决定了小说中儿童的"营造"与"诞生"有一个选择的机制,在其中起决定作用的不再是"儿童是什么"这样的一般的认识关系,而是一种意义关系,是儿童在色彩斑斓千变万化的叙事中可能彰显出的社会、文化乃至哲学意义。因此,透过"小说的儿童想像",不仅可以通过对小说中"儿童"的各种表现形态的观照,来对折射在其中的儿童自身、儿童与成人的关系进行审视,而且也可以探寻"儿童"的种种呈现形态所体现出来的作为写作主体的小说家的文学思维方式以及背后的经验因素与文化因素,探寻儿童在进入小说以后所发生的诗学转化以及对小说品质的影响。
何卫青
关键词:儿童当代小说
儿童:当代小说“性别书写”的另类例证被引量:2
2006年
“儿童”既是一种存在也是一种话语方式。在当代小说的创作中,儿童也是小说家性别书写的一种方式。女作家通过书写儿童来找到一种消解的途径,来减轻文化、社会要求的角色所带来的心灵的重负;而男性作家更多地把“儿童”当成是一种叙事策略。在具体的呈现方式上,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创伤性童年记忆”、“童年的文革显现”、“叙述视角(叙述者)”三个方面。
何卫青
关键词:性别书写文化想像
虚无中的寻找:卡洛尔、爱丽斯和穿越百年的读者
2010年
维多利亚时代的道格森在寻找以作家确立自己在世界的位置的过程中,创造了刘易斯.卡洛尔,卡洛尔创造了英语儿童文学中的经典小说《爱丽斯漫游奇境记》。小说中,强烈的好奇带着爱丽斯逃离不能满足自己的这个世界。但在奇境中,对真相和秩序的追寻只能是假象。小说不仅开启了儿童文学的新时代,颠覆了维多利亚人的阅读经验,自1865年以来的一百多年里,它更召唤着无数读者掉进卡洛尔生活的"奇境",刘易斯.卡洛尔这个名字,变成了一个象征符号,变成了人们在世界、在自身的虚无中试图抓住的这种或那种渴望。
何卫青
关键词:奇境卡洛尔虚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