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芳
- 作品数:15 被引量:78H指数:6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多模态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肺占位性病变诊断精准性的评价
- 王虹赵海涛唐兴齐顺焦飞涵孔明曦任芳何晶晶
- 磁共振高分辨弥散在探查常规MR扫描无异常信号的颈髓损伤中的优势
- 孔明曦赵海涛齐顺王虹任芳田健焦飞涵
-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对新辅助化疗疗效预测价值研究
- 目的: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作为一种无创的功能成像方法可以测量组织的微血管灌注和渗透率.我们对新辅助化疗一个周期的乳腺癌患者进行了DCE-MRI研究,选择了对乳腺3T磁共振T1灌注成像参数包括容量转移常...
- 徐俊卿王珂吕秀花任芳王虹
- 关键词:DCEBREAST
- 3.0T动态增强磁共振对前列腺癌的定量分析研究被引量:28
- 2014年
-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动态增强(DCE-MRI)定量分析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并评价Ktrans与Gleason评分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经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疾病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前列腺癌(PC)患者28例,前列腺增生(BPH)患者12例,每例患者均行常规MRI和DCE-MRI检查,通过与病理结果对照,在MRI图像上共选取130个样本,分为前列腺癌区、外周带非癌区和中央腺体非癌区三组,在前列腺定量参数伪彩图上取ROI并测量Ktrans、Ve及Kep值,对三组的各参数值分别行方差分析,并检验PC组Ktrans值与Gleason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前列腺癌区的Ktrans、Ve及Kep值分别为(0.62±0.10)min-1、(0.44±0.12)和(1.45±0.25)min-1,外周带非癌区分别为(0.21±0.06)min-1、(0.29±0.65)和(0.76±0.21)min-1,中央区非癌区分别为(0.32±0.09)min-1、(0.34±0.70)和(0.95±0.26)min-1,Ktrans、Ve及Kep值在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34.338、32.593及92.462,P值均<0.05);PC组Ktrans、Ve值在不同Gleason评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6.354、9.217,P值均<0.05),Kep值在不同Gleason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0.05);前列腺癌区的Ktrans值与Gleason评分呈正相关(r=0.533,P<0.05)。结论:3.0TDCEMRI定量分析研究能为PC的诊断提供客观依据。前列腺癌区的Ktrans值与Gleason评分呈正相关,提示定量参数Ktrans值可用于评估PC的恶性程度。
- 刘会佳赵娓娓任芳黄旭方李娜侯炜寰潘奇任静宦怡
-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磁共振成像前列腺增生
-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的MRI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DNET)的磁共振成像(MRI)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DNET的临床和影像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表现为癫痫,8例发病年龄小于20岁,男多于女。位于颞叶者6例、顶叶1例、颞枕叶交界区1例、海马1例。所有病灶均呈长T1长T2信号,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示3例可见"环征",另6例均呈高信号。4例呈"三角征",4例呈类圆形或椭圆形,1例病变形态呈脑回样。6例呈单囊,2例呈多囊,6例病变内可见线样分隔。所有病灶边界清楚,周围无脑水肿,2例伴轻度占位效应,1例邻近颅骨受压变薄。增强扫描7例无强化,2例轻度强化。3例行扩散加权成像(DWI),均无扩散受限。2例行磁共振波谱(MRS),病变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较对侧降低,而胆碱(Cho)与对侧基本一致。结论 DNET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点,结合临床症状,有助于提高DNET的诊断准确率。
- 王珂任芳张劲松郝跃文王虹印弘
- 关键词: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磁共振成像
- 磁共振类PET成像技术在全身转移瘤中的应用
- 目的:探讨1.5T磁共振全身弥散加权成像(WB—DWI)俗类PET成像(PET)技术在全身转移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患者18例,男11例,女7例,年龄4 1-70岁,平均年龄61岁,临床确诊为恶性肿瘤,原发瘤中鼻咽癌2例...
- 葛雅丽葛雪松任静赵海涛郑敏文齐顺郑建民张斌蒲云峰任芳
-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的MRI诊断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ubacute Combined Degeneration,SCD)的MRI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临床确诊的亚急性联合变性患者,均行MR检查(矢状位T1WI、矢状位T2WI及轴位T2WI),其中4例于治疗后复查MRI。结果:所有患者颈髓和/或胸髓内均可见对称性等或稍长T1长T2信号,病变分别位于侧索(3例)、后索(7例)、侧索及后索(5例),脊髓无明显肿胀;4例治疗后复查病灶缩小或消失。结论:MRI对于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的诊断和随访具有很好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 王珂郝跃文任芳王虹
- 关键词: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MRI
- DWI对前列腺癌疗效监测及ADC值与PSA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PC)患者治疗前后扩散加权成像(DWI)表现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相关性,从而以ADC值为定量分析指标,将DWI用于PC疗效的监测与评估。方法:48例经病理证实的PC患者均行内分泌治疗,其中12例行去势手术。分别在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0天行常规MRI及DWI检查,测量其治疗前后的ADC值和血清PSA水平,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48例PC患者治疗前病灶ADC值为(0.778±0.108)×10-3 mm2/s,PSA值为(28.055±28.880)μg/L;治疗后病灶ADC值显著升高为(1.068±0.187)×10-3 mm2/s(P<0.05),PSA值显著降低为(6.265±13.203)μg/L(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C患者治疗前后ADC值与PSA均呈负相关(r=-0.677,P=0.001;r=-0.644,P=0.00)。结论:PC患者内分泌治疗后ADC值升高,与PSA水平呈负相关,DWI有望连续、定量、便捷地监测和评估PC疗效。
- 刘会佳赵娓娓任芳黄旭方李娜侯炜寰潘奇宦怡任静
- 关键词:扩散加权成像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 DWI及ADC值在胃癌淋巴结性质判断及化疗疗效评估中的作用被引量:14
- 2015年
-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在进展期胃癌淋巴结性质判断中的价值,进一步探讨其在化疗疗效动态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4例伴有可测淋巴结的进展期胃癌患者,分别于化疗前、化疗后3、7、30和60d行MRI-DWI检查,测量化疗前和化疗后60d每个淋巴结的长径、垂直短径,以及化疗前和化疗后各时间点每个淋巴结的ADC值,化疗后60d行手术切除及淋巴结清扫,分组切除淋巴结共1258枚送病理活检,标记淋巴结组别,按照病理结果分为全阳性组(231枚,整组切除之淋巴结均有转移)和全阴性组(495枚,整组切除之淋巴结均无转移),分析比较两组间化疗前淋巴结长径、短径及ADC值差异,分析全阳性组中各疗效组化疗前后不同时间点ADC值差异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化疗前全阳性组与全阴性组淋巴结长径、短径及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阳性组中部分有效组(PR组)及稳定组(SD组)化疗前、化疗后3、7、30和60dADC值均呈上升趋势,化疗前与化疗后各时间点的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有效组(CR组)可测时间点内随时间进展ADC值也呈上升趋势,化疗前与化疗后各可测时间点的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WI及ADC值可初步判断胃癌患者可测淋巴结的性质,并可动态观察和早期定量监测胃癌患者转移性淋巴结的化疗疗效。
- 赵娓娓全志永陈燕王珂任芳赵青川任静宦怡
- 关键词:淋巴结扩散加权成像
- Cube T2 Flair在内耳钆增强磁共振成像中的应用
- 孔明曦赵海涛齐顺焦飞涵王虹任芳田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