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刚
- 作品数:20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大连市卫生局课题中国高校医学期刊临床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一种脑科显微器械存放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具体涉及一种脑科显微器械存放装置,包括储存仓体,所述储存仓体一侧具有仓门;外表面具有通风孔;还包括置于储存仓体内部的固定垫,所述固定垫固定铺设于储存仓体内底面,固定垫上具有硅胶凸起和与固定垫一体成...
- 李彦钊张福河梁燕任刚苏航
- 文献传递
-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评价颈动脉支架成形术中应用保护伞后新发缺血性脑损害的评价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采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评价颈动脉支架成形术中应用保护伞后新发缺血性脑损害的情况。方法共纳入60例颈动脉狭窄(狭窄率为50%~95%)患者,均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分为保护伞组(30例)和非保护伞组(30例)。手术前后24h内行DWI检查,计数术后新发脑缺血病灶的数量、大小和部位。结果①术后24h内行DWI检查,共18例患者出现高密度缺血病灶,其中保护伞组6例(20%),非保护伞组12例(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共出现高密度缺血病灶41个,其中保护伞组14个,非保护伞组27个;病灶主要位于支架同侧,两组病灶部位构成比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直径≤3 mm的病灶共33个,其中保护伞组13个,非保护伞组20个;直径>3mm的病灶共8个,其中保护伞组1个,非保护伞组7个,两组病灶大小构成比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支架置入术中使用保护伞可减少新发缺血病灶的发生,尤其是直径较大的病灶,但术中仍可出现新发缺血病灶。
- 金点石邓东风高宝山周敬斌任刚
- 关键词:弥散保护伞
- 旱莲草超微粉联合止血纱对大鼠脑出血的病理及基础研究
- 2020年
- 目的观察旱莲草超微粉联合止血纱对大鼠脑出血的止血效果及病理的基础研究。方法选用健康成年Wistar大鼠,分为自凝组、止血纱布止血组、旱莲草超微粉止血组及旱莲草超微粉联合止血纱布止血组,每组12只,做成大鼠出血模型,观察每组的止血时间、再出血率及光学显微镜下细胞形态变化。结果旱莲草超微粉联合止血纱布止血组的平均止血时间及再出血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光学显微镜下细胞水肿程度较对照组低。结论旱莲草超微粉联合止血纱在大鼠脑出血模型中止血效果优于单一止血材料,且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周围细胞水肿程度较对照组轻。
- 李彦钊邓东风任刚孙晶郎明飞张绪新
- 基于DICOM影像融合技术3D打印脑动静脉畸形模型的介入治疗应用研究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3D打印脑动静脉畸形(AVM)模型在介入栓塞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于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外科行介入栓塞治疗的AVM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术前完善常规影像学检查且构建3D打印模型的10例患者为试验组,以同等级的未构建3D打印模型的10例患者为对照组,对栓塞前后畸形血管团大小、栓塞率、手术时间等资料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与其MRA/CTA所测得的AVM大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平均栓塞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的栓塞前后面积的平均差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小于对照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其DSA所测AVM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DICOM影像融合技术3D打印脑AVM模型能更加直观、精确地显示AVM解剖结构特征,在明确AVM大小、S-M分级、提高栓塞治疗效果以及缩短手术时间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 黎鹏程任刚张继志徐铭蔚邓东风
- 关键词:脑动静脉畸形影像融合介入栓塞治疗
- 蛛网膜下隙出血后脑血管痉挛与血管内皮功能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研究蛛网膜下隙出血后不同时期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内皮素(ET)-1的表达水平,以探讨蛛网膜下隙出血后CGRP、ET-1与脑血管痉挛发病机制的相关性。方法38例蛛网膜下隙出血患者根据有无脑血管痉挛分为脑血管痉挛组(31例)及非脑血管痉挛组(7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蛛网膜下隙出血后不同时间段(1—3d、4—7d、14~21d)血浆CGRP、ET-1水平,并与2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与健康对照组及非脑血管痉挛组比较,脑血管痉挛组蛛网膜下隙出血后血浆CGRP含量明显降低,特别是在4~7d时间段下降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同时血浆ET-1含量明显升高,特别是在4~7d时间段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脑血管痉挛组在蛛网膜下隙出血后1—3d出现2例,4~7d出现28例,14~21d出现1例。脑血管痉挛组中2例脑动脉瘤再破裂,1例因大面积脑梗死发生脑疝而死亡。6例在治疗过程中新发脑梗死病情加重,经治疗后好转,其他患者疗效满意。结论CGRP、ET-1参与了蛛网膜下隙出血的病理生理过程,血管内皮收缩/舒张功能紊乱与脑血管痉挛的关系密切。
- 张学基张崇岳任刚
- 关键词:蛛网膜下隙出血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脑血管痉挛
- 新型神经外科手术牵开器固定装置
- 本发明属于医疗用品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神经外科手术牵开器固定装置。所述装置由半弧形弯管1,两个弯管固定装置和两个滑块组成,弯管穿过弯管固定装置和滑块;弯管可0度~60度旋转,滑块可在弯管长轴上自由滑行,并且可在以弯管为中...
- 张绪新李彦钊邓东风孙丕通梁燕于慧任刚戴艳孔祥楠曲晓扬
- 文献传递
- 破裂脑动脉瘤、未破裂动脉瘤MMP、TIMP基因表达的研究
- 金点石邓东风高宝山常庆勇周敬斌谷新医丛建军张继志黄坤曲凯任刚李亮张学基
- 本课题为自选课题。脑动脉瘤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且发病率有升高趋势,是造成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SAH)的首位原因。尽管目前有很多先进治疗手段,脑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死亡率仍达到50%。临床上众多颅内动脉瘤患者通常...
- 关键词:
- 关键词:脑动脉瘤基因表达预后
- 颅内微动脉瘤在CT血管造影与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中的影像学表现被引量:4
- 2013年
- 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常见脑血管病,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颅内微动脉瘤(≤3mm)因动脉瘤体积较小,加上出血急性期血管痉挛,漏诊率高。因此,早期快速、准确地做出诊断对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是诊断微动脉瘤的传统方法,其一直被作为颅内微动脉瘤诊断的“金标准”。近年,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CT血管造影(CTA)和3D-DSA逐渐成为了微动脉瘤诊断的常用方法。
- 郑斌苗卫明李一强邓东风任刚
- 关键词: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CT血管造影微动脉瘤影像学表现3D-DSA
- CTA与DSA诊断椎基底动脉狭窄存在差异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被引量:5
- 2019年
- 椎基底动脉狭窄(vertebrobasilar artery stenosis,VAS)是导致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原因之一,约占全部缺血性卒中的20%[1,2]。同前循环病变一样,急性椎基底动脉狭窄或闭塞性病变患者再次发生卒中或死亡事件的概率极高,因此对椎基底动脉系统狭窄程度的准确判断是后续诊疗行为的重要依据[3]。临床可用的辅助诊断技术包括经颅多普勒超声、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其中DSA为诊断的"金标准",其余检查方法则各有优劣。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外科收治了1例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其CTA和DSA诊断结果存在明显差异,本文结合相关文献初步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及解决方法,现报道如下。
- 黎鹏程任刚张继志周敬斌王木春邓东风
- 关键词:椎基底动脉狭窄CT血管造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 旱莲草超微粉联合止血纱布在大鼠脑出血模型中的应用研究
- 2017年
- 目的观察旱莲草超微粉联合止血纱布在大鼠脑出血模型中的止血效果。方法选用健康成年Wistar大鼠,分为自凝组、止血纱布压迫止血组、旱莲草超微粉止血组及旱莲草超微粉联合止血纱布止血组,每组12只,造成大鼠出血模型,观察每组的止血时间及再出血率。结果旱莲草超微粉联合止血纱布止血组的平均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再出血率亦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旱莲草超微粉联合止血纱止血效果优于单一止血材料的应用。
- 张绪新梁燕李彦钊任刚孙丕通邓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