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振良

作品数:41 被引量:1,639H指数:14
供职机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篇农业科学
  • 11篇生物学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8篇文化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1篇国家自然科学
  • 10篇自然科学基金
  • 10篇国家自然科学...
  • 8篇生态系统
  • 6篇林学
  • 5篇演替
  • 5篇松林
  • 4篇学科
  • 4篇群落
  • 4篇自然保护
  • 4篇自然保护区
  • 4篇净初级生产力
  • 4篇阔叶
  • 4篇阔叶红松
  • 4篇阔叶红松林
  • 4篇红松林
  • 4篇保护区
  • 4篇长白山自然保...
  • 4篇初级生产力
  • 3篇学部

机构

  • 25篇国家自然科学...
  • 23篇中国科学院
  • 6篇中国科学院研...
  • 3篇吉林林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北华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植...
  • 1篇吉林省林业勘...
  • 1篇吉林省林业厅

作者

  • 41篇于振良
  • 15篇赵士洞
  • 11篇杜生明
  • 9篇于贵瑞
  • 6篇张娜
  • 5篇温明章
  • 5篇谷瑞升
  • 5篇赵桂玲
  • 4篇陈越
  • 3篇延晓冬
  • 3篇陈领
  • 3篇胡景杰
  • 2篇王秋凤
  • 2篇翟永华
  • 2篇王庆礼
  • 2篇谢高地
  • 1篇李伟滔
  • 1篇闫章才
  • 1篇张全国
  • 1篇霍岩

传媒

  • 9篇中国科学基金
  • 6篇应用生态学报
  • 5篇吉林林学院学...
  • 4篇生命科学
  • 3篇植物生态学报
  • 2篇生态学杂志
  • 2篇中国基础科学
  • 1篇林业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科技导报
  • 1篇环境科学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山地学报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 6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 3篇2000
  • 1篇1999
  • 4篇1997
  • 3篇1996
  • 1篇1995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带内柞树林动态模拟被引量:10
1997年
利用经改进的适用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带的ZELIG模型模拟了长白山柞树林的动态变化过程.根据红松种源的存在与否,将模拟分为两种方案,结果显示出:红松参加演替与否决定了柞树退出林分时间的早晚;红松种源存在时,演替的最终结果是阔叶红松林;没有红松种源时,演替的最终结果是阔叶混交林,两种林分的生物量和蓄积量相差很大.
于振良赵士洞
关键词:柞树林演替阔叶红松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家评议状况评估初探被引量:15
2005年
同行评议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的第一步,也是评审体系中最重要的一环.同行评议是遴选项目的重要依据[1],是公平公正的基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历来十分重视项目的同行评议工作[2],采取各种措施,如建立高质量的专家库,送审最适宜的同行专家,相近研究项目捆绑式评议等,有效地保证了基金工作的科学民主,公平公正,维护了资助项目的学术声誉.
谷瑞升张飞萍李永慈于振良杜生明
关键词:专家库同行评议捆绑式
中国东北森林生长演替模拟模型及其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95
2000年
NEWCOP模型是一个新的适于模拟东北森林的种类组成动态的林窗类计算机模拟模型 ,它通过模拟在每一个林分斑块上的每株树木的更新、生长和死亡的全过程来反映森林群落的中长期生长和演替动态。由于NEWCOP模型是一个由气候变量驱动的生态系统模型 ,故可用于评价气候变化对东北森林生长和演替的影响。在东北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区对 NEWCOP模型进行了验证和校准。沿环境梯度对 NEWCOP模型的数字模拟实验表明 :它能准确地再现顶极森林中树种组成及其在东北地区的垂直分布规律和水平分布规律 ;能准确地再现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的主要类型森林的生长和演替规律 ;在一定的场合 NEWCOP还可反映林分的径级结构 ;NEWCOP模型还具有对现有森林的跟踪模拟能力。应用 NEWCOP模型评估了东北森林生态系统对可能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在 GFDL 2× CO2 和 GISS 2× CO2 气候变化情景下 ,东北森林的种类组成将发生很大变化 ,落叶阔叶树将取代目前长白山、小兴安岭的红松 (Pinus koraiensis)和大兴安岭的兴安落叶松 (L arix gmelinii)成为东北森林主要树种 ,而针叶树将在地带性森林中占很小的比重 ,阔叶树中蒙古栎 (Quercus mongolica)将是最重要的树种 ,它将成为小兴安岭和大兴安岭最主要树种 ;
延晓冬赵士洞于振良
关键词:林窗模型气候变化森林演替
生态系统生产力形成机制与可持续性研究
赵士洞谢贤群张桃林严晓冬赵新全谢平欧阳华叶万辉谷树忠于振良孙波
在农业生态系统研究方面,建立了在水肥双因素交互耦合作用下,作物生产量、耗水量与水分利用效率间的关系模型;森林生态系统研究方面,建立了基于月气候数据的区域植被和生产力动态模型;在草地生态系统研究方面,提出了我国草地畜牧业可...
关键词:
关键词: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管理
气候变化背景下小兴安岭天然林的模拟研究被引量:27
1999年
建立的林窗模型NEWCOP,被证明适合于模拟小兴安岭天然森林的分布、生长和演替,并可用于跟踪现有森林的生长和演替动态。在GISS2xCO2 和GFDL2xCO2 气候变化情景下对现有林分的模拟实验显示: 小兴安岭森林对气候变化具有敏感性; 尽管森林对不同气候变化情景的响应明显不同,但基本趋势是一致的。
延晓冬赵士洞符淙斌ShugartH.H于振良
关键词:气候变化天然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我国主要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和适应性样带研究”总结与展望被引量:3
2012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我国主要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和适应性样带研究"经历5年的研究,在生态系统水碳氮循环过程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机制、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关系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中国陆地样带生态系统植被分布格局变化的环境驱动机制、区域生态系统过程功能和结构对全球变化响应和适应的集成分析等方面取得了原创性的成果,完成了项目预定目标。通过项目实施,积累了大量的原始数据,建立了共享数据库;培养了大量的科技人才,形成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研究队伍,提升了国际影响力。在结题验收会上,项目受到了评审专家组的好评,获得了特优的综合评价。
刘颖慧于振良杜生明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带内杨桦林动态模拟被引量:18
1997年
利用改进的ZELIG .CBA模型模拟了长白山杨桦林的动态变化过程 .根据红松种源的存在与否 ,将模拟分为两种方案 ,结果表明 ,红松参加演替与否决定了山杨、白桦退出林分时间的早晚 ;红松种源存在时 ,演替的最终结果是阔叶红松林 ;无红松种源时 ,演替的最终结果是阔叶混交林 。
于振良赵士洞王庆礼翟永华
关键词:杨桦林白桦演替红松林
基于3S的自然植被光能利用率的时空分布特征的模拟被引量:94
2003年
光能利用率 (LUE)直接影响植被各层中的能量分布和光合速率 ,在确定环境对光合和地上部生长分配的综合限制上十分有价值 ,是衡量系统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本研究以遥感图像 (TM)作为数据源 ,获取了影响植被LUE的重要变量———叶面积指数 (LAI) ;用程序语言编写了描述系统碳循环和水循环的景观尺度生态系统生产力过程模型 (EPPML) ,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太阳总辐射、净初级生产力 (NPP)和LUE等的季节动态和空间分布进行了模拟 ;并用地理信息系统 (GIS)手段对空间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显示 ,从而实现了将植物生理生态研究的结果从小尺度向中尺度进行拓展和转换。EPPML可以比较准确地模拟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景观尺度上主要植被类型的NPP和太阳总辐射 ,对LUE的模拟结果也大多在我国森林的LUE范围之内 ,但对不同植被类型LUE的验证因实测数据不足 ,仅做了初步比较。模拟结果表明 ,长白山植被的LUE与NPP的季节进程十分近似 ,7月可达 2 .9%。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植被LUE的模拟平均值分别为 0 .551 %、2 .680 %、0 .551 %和 0 .0 4 7%。植被年LUE的模拟值平均为 1 .0 75 % ,在 - 3 .2 72 %~ 3 .556 %之间变化 ,阔叶红松 (Pinuskoraiensis)林最大 (1 .653 % ) ,高山流砾滩草类最小 (0 .1 4 6 % )。
张娜于贵瑞于振良赵士洞
关键词:植被光能利用率太阳总辐射净初级生产力
气候变迁对中国东北森林影响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1
1997年
研究了气候变迁对中国东北森林的影响,提出气候变迁与东北森林生态系统的长、中、短期响应的初步估计.(1)关于CO2浓度的监测.长白山地区的CO2浓度处于与全球平均一致的增长中,年均增长1.7×10-6,并呈季节性周期变化.(2)关于瞬时响应.多因子多组合光合实验表明,在常见温度范围内,CO2浓度加倍可使各建群树种的净光合速率增加,短期内可使树木生产力提高50%~75%;主要树种在最适温区,温度增减5℃造成的光合速率变化小于30%.(3)关于中时间尺度响应.1000多个树木年轮样条与相应气候条件对应分析表明,东北主要树木生长与短时段升温一般没有显著相关,但不可逆的气候变暖或变冷则与树木生长密切相关.在特定区域,气候变暖1℃可使树木年轮宽增加约50%.(4)关于森林分布的远景.运用KIRA的温暖指数分析可知,2℃增温可使现有森林各分布带普遍上移300m.(5)森林生态系统的生长演替PATCH动态模拟表明:各森林分布带的生产力(中时间尺度以上)的提高程度大不相同,山上部和山中部森林的生产力提高明显,森林树种组成(长时间尺度)发生很大变化.温带阔叶红松林将以落叶阔叶树占优势地位,兴安落叶松林将为蒙古栎林替代.由于可能?
刘延春于振良李世学吴榜华
关键词:森林生态系统
关于科学研究项目同行评议的一些政策性分析被引量:17
2007年
政府支持的科学研究支撑着国家创新体系,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公众关心科学研究能够用于为人类健康、安全和环境保护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基础研究投资所产生的新知识将支撑未来经济的发展。科学研究经费分配有很多方法,包括政府行政分配、通过同行专家评议分配、按照绩效表现分配,或采用以地区为基础的平均分配,每一种方法都有它的优点和缺点。在美国,一般来讲,约90%的联邦研究经费通过竞争性机制进行分配。
冯锋于晟于振良
关键词:环境保护政策同行评议国家创新体系政府支持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