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振玫

作品数:3 被引量:53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篇融资
  • 2篇金融
  • 1篇信贷
  • 1篇信贷配给
  • 1篇养老
  • 1篇养老基金
  • 1篇银企关系
  • 1篇银行
  • 1篇银行制
  • 1篇银行制度
  • 1篇直接融资
  • 1篇商业银行
  • 1篇商业银行制度
  • 1篇投资基金
  • 1篇投资基金制度
  • 1篇资产
  • 1篇民间金融
  • 1篇民间金融制度
  • 1篇金融体系
  • 1篇金融制度

机构

  • 3篇上海理工大学
  • 1篇中国人民银行

作者

  • 3篇于振玫
  • 1篇王维强

传媒

  • 1篇国际金融研究
  • 1篇财经研究
  • 1篇上海金融

年份

  • 3篇200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城乡三元金融结构与民间金融制度研究被引量:47
2003年
城乡边缘区是区域经济学的一个概念,本文试图借助城乡边缘区概念,构造"核心—城乡边缘区—外围"三元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并以此打破传统的"城乡二元"空间结构,进而从金融结构尤其是金融组织结构的层面,研究与三元区域空间结构相对应的城乡三元金融结构,探讨在三元结构下缩小城乡金融差异,解决农村金融支持问题的可能途径或方式,并从新的视角审视发展民间金融问题。
王维强于振玫
关键词:城乡边缘区民间金融制度
投资基金制度会取代商业银行制度吗——关于两种制度的比较研究被引量:4
2003年
近几年,理论界曾展开一场国际争论,争论的焦点是投资基金制度究竟能否最终替代商业银行制度。本文从比较两种制度先进性入手,通过对制度变迁、制度功能和竞争现状的分析,证明投资基金制度并不比商业银行制度先进,前者对后者不具有完全替代性,二者之间不是完全替代的竞争关系,而是不具有完全替代性的竞争关系和共存互依的合作关系。
王维强于振玫
关键词:投资基金制度商业银行制度养老基金金融体系金融资产比较优势
我国货币传导机制非对称性现象解释被引量:2
2003年
本文结合我国实际研究了货币传导机制的非对称性问题。首先分析了货币传导机制非对称性的存在的原因和其表现形式,认为我国的货币传导是通过信贷渠道展开的,并从预期、银企关系、我国企业结构、信贷配给与财政传导的比较等方面分析了我国货币传导的现状及存在非对称性的原因,提出解决我国货币传导机制的非对称性应着重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消除信贷配给、大力发展直接融资等问题。
于振玫
关键词:货币传导机制银企关系信贷配给直接融资货币政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