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师号

作品数:42 被引量:104H指数:6
供职机构:南京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0篇文学
  • 2篇哲学宗教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艺术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9篇孔子
  • 7篇文化
  • 5篇夜雨
  • 5篇《夜雨秋灯录...
  • 3篇晚清
  • 3篇小说
  • 2篇电池
  • 2篇审美
  • 2篇生态美学
  • 2篇曲作
  • 2篇作家
  • 2篇戏曲
  • 2篇戏曲作家
  • 2篇美学
  • 2篇本事
  • 2篇传说
  • 1篇大学生
  • 1篇大学语文
  • 1篇代文
  • 1篇等距

机构

  • 25篇南京林业大学
  • 7篇南京师范大学
  • 5篇南京信息工程...
  • 2篇东南大学

作者

  • 31篇于师号
  • 5篇张昳丽
  • 1篇王静
  • 1篇刘雯雯

传媒

  • 3篇明清小说研究
  • 3篇江苏师范大学...
  • 2篇求索
  • 2篇四川戏剧
  • 2篇文教资料
  • 2篇安徽职业技术...
  • 1篇戏剧之家
  • 1篇作家
  • 1篇芒种
  • 1篇河南教育学院...
  • 1篇江南大学学报...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神州
  • 1篇鲁东大学学报...
  • 1篇中共南京市委...
  • 1篇时代文学(上...
  • 1篇语文学刊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6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孔子“游”的文化功能及精神刍议被引量:2
2010年
"游"是中国古代士人生命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孔子不仅是儒家思想的奠基者,同时也开启了古代士人"游"的文化传统,对后世文人"游"的价值取向,以及实践品格的养成均有重要的示范性意义。孔子之"游",内涵丰富,功能多样,既包括外在客观、具象之"游历",这种空间上的"游"往往伴随着问学、普及文教、求仕等教育、政治文化功能;同时,内在方面,孔子之"游"则主要体现了孔子于"艺"、"道"所达到的自由境界及实践精神,这显示了孔子作为一位知识分子所具有独立精神和文化品格,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深远影响。
张昳丽于师号
关键词:孔子文化功能文化精神
宣鼎家世及生平事迹新证被引量:2
2012年
宣鼎是晚清著名的文言小说家、戏曲家、画家和书法家。关于其家世,前人少有论及,本文借助新材料《旌表节孝宣节目王太孺人苦节图说》对其进行大致清晰的追索。宣鼎之字号,意见不一,本文考证,"子九"为其字,"瘦梅"为其常用之号。宣鼎繁多的号,透露出其不同境遇下的心境,及其审美意趣等信息。其室名"仙蝶来馆"之来历,极富奇幻色彩,很大程度上折射出其清高自守的文人气质以及强烈的自我幻想意识。本文并结合新搜集之材料,分四个时期勾勒出宣鼎一生的活动轨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宣鼎一生的现实遭际与其创作之间的密切关系。
于师号
关键词:家世生平
基于角色转换的大学语文教学新模式被引量:5
2012年
基于教学实践,文章提出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种新模式。这种基于角色转换的教学新模式具有多方面的教学促进作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消解对该门课既有的误解和抵触情绪,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专注度和参与意识,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该教学模式要求教师进行准确的角色定位,教师应从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角转变为导演,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于师号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学模式角色转换
论孔子“游”的文化范式意义被引量:3
2018年
"游"乃贯穿整个中国文化系统的重要命题之一。孔子之"游"不论是在"游"的空间范围、持续时间、规模形式,还是在文化功能上,都具有开历史先河的范式意义。首先,孔子之"游"带有鲜明的礼乐文化特征。"比德"是孔子重要的游历审美观,其"游"带有鲜明的君子风范。其次,"行道"乃孔子"游"的终极目的,孔子之"游"自内而外彰显着一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践道、殉道悲剧精神,充分展现出孔子作为一位真正"知识分子"所具有的伟大精神品格。
张昳丽于师号
关键词:孔子文化范式
宣鼎与《夜雨秋灯录》研究
宣鼎是晚清一位值得综合研究的下层文士,其《夜雨秋灯录》有着“第二《聊斋》”之誉,堪称清代文言小说的压卷之作。 该文第一章为作者研究,重点考察宣鼎的家世、生平和交游。此部分对宣鼎的家世沿革进行了概括梳理;对宣鼎一...
于师号
关键词:清代文言小说《夜雨秋灯录》
文献传递
《论语》中的称谓使用与其反映的人际关系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论语》作为一部经典语录体,称谓使用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对称谓使用进行研究时,可以窥见孔门师徒遵守礼仪、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本文将从孔子对弟子的称谓与孔子自称、弟子对孔子的称谓与弟子之间的称谓,以及《论语》书写者使用的称谓这几方面进行分析,探究不同的称谓背后所蕴含的各种关系与情感。
王笑格于师号
关键词:《论语》人际关系
孔子“周游列国”的文化意义被引量:4
2020年
“游”是孔子生命历程中重要的文化事象,对中国古代士人“游”的传统具有开创性意义。“周游列国”乃孔子“游”文化最典型之表现,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周游列国”使孔子有机会感受不同的地域民情,为其最终成为“集大成者”提供了现实基础;“周游列国”对传播孔子学术思想、普及文教、扩大自身影响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周游列国”的见闻和遭遇对孔子自身思想的发展、成熟以及转变也不无影响,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促进孔子思想重心由“礼”向“仁”的转变;二是对孔子晚年入仕思想的弱化不无影响。正是在与现实社会的磨合实践中,孔子的人生哲学、政治哲学、教育哲学才得以更好地丰富、完善和融汇。
于师号
关键词:孔子
论汪曾祺小说中的市民文化色彩
2018年
市井是市民文化的载体,市民是市井文化的建构者。汪曾祺的小说由于将文化视角转向质朴、自然的市井风俗风景和市民风情文化,因此成为市井小说的典范。而文学研究的根本使命还是研究“人”,汪曾祺借描绘乡土风俗,实则反映了市民通俗的生活心态及作者独特的民间哲学思想。文章将根据汪曾祺的市井小说作品,解读和探讨汪曾祺小说作品中市民文化的世俗人情色彩、艺术价值及精神内涵。
黄心怡于师号
关键词:汪曾祺市井小说市民文化
大学生生态美学教育的现状及诉求分析——以江苏高校为例
2014年
生态美学将重建人类的存在、发展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共生、平衡互动的审美关系作为美学思考的核心。文章以当前江苏高校大学生生态美学教育为研究对象,在对大学生对高校开展生态美学教育的意愿度及心理预期的基础上,探讨了高校生态美学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路径。
刘雯雯于师号
关键词:生态美学
论《琴操》体文学与孔子“游”文化
2011年
孔子与琴乐有着不解之缘。蔡邕《琴操》中保留了三首与孔子有关的琴曲歌辞,其主题皆紧扣孔子之"游"。孔子之"游"意蕴深厚,加之《琴操》体极富表现功能和抒情性,这使得后世许多文人竞相拟作,形成中国古代文学创作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于师号
关键词:孔子《琴操》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