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彬
- 作品数:14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β-胡萝卜素对Tca8113细胞增殖和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 陶谦乔彬苏凯
- 颌骨嗜酸性肉芽肿的临床特点——文献复习及1例报告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分析颌骨嗜酸性肉芽肿的临床特点。方法报告1例多发性颌骨嗜酸性肉芽肿,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检索收集中文文献15篇,英文文献61篇。颌骨嗜酸性肉芽肿主要发生在下颌骨,男女比大约2∶1,临床表现和X线片改变与病变的发生部位有关。治疗以外科刮除为主,必要时可行放疗或化疗。有一定的复发率。结论颌骨嗜酸性肉芽肿,临床积极治疗和密切随访十分必要。
- 陶谦曾融生苏凯乔彬
- 关键词:颌骨骨嗜酸性肉芽肿
- 胚胎干细胞上清液诱导Tca8113细胞发生上皮-间充质转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采用胚胎干细胞培养上清液诱导口腔鳞癌细胞发生上皮-间充质转化,初步探讨其意义。方法:应用129小鼠胚胎干细胞培养上清液诱导培养舌鳞癌Tca8113细胞,分别在1周和2周后,采用免疫荧光和免疫细胞化学检测诱导前、后Tca8113细胞中Oct4、角蛋白(CK)和波形丝蛋白(vimentin)的表达情况。半定量反转录PCR检测snail、slug、E-cadherin和CD44、Bmi-1、hTERT表达随诱导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Tca8113细胞经条件培养基诱导后,细胞形状逐渐由铺路石样变为长梭形;Oct4集中表达在细胞核中,vimentin转变为阳性表达,CK表达无明显变化;上皮-间充质转化标记snail mRNA表达上调,E-cadherin下调,slug无明显变化。同时,癌干细胞标记CD44、Bmi-1和hTERT mRNA表达上调。结论:口腔鳞癌细胞经胚胎干细胞培养上清液诱导后,可发生上皮-间充质转化,从而可能具备部分干细胞特性。
- 乔彬陶谦
- 关键词:EMT上皮-间充质转化癌干细胞口腔鳞癌
- 髁突骨折的不同影像学诊断对比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对比研究常规X线片、二维及三维CT图像临床诊治髁突骨折的价值。方法回顾2007年9月至2008年3月间在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治疗的17例髁突骨折病例的临床资料,比较常规X线片、二维及三维CT图像对髁突骨折术前诊断的正确率。结果17例患者确诊共有24侧髁突骨折,高、中、低位髁突骨折分别为8、10、6侧。术前诊断:常规X线片显示高、中、低位髁突骨折处数目分别为1(12.5%)、7(70%)、5(83.3%)侧;二维CT显示为6(75%)、9(90%)、5(83.3%)侧;三维CT显示为8(100%)、10(100%)、6(100%)侧。3种影像诊断的正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应作为临床上诊治髁突骨折的必要辅助检查,尤其对髁突高位骨折,建议行常规三维CT检查。
- 陶谦吕标苏凯王一乔彬
- 关键词:X线CT髁突骨折
- 成釉细胞纤维瘤的临床特点和病理分析被引量:4
- 2007年
- 陶谦吴志苏凯乔彬吕标
- 关键词:病理分析成牙本质细胞牙齿硬组织
- p63蛋白在鼠口腔黏膜干细胞中的时相表达和意义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检测p63蛋白及其5种亚型在鼠口腔黏膜组织和口腔黏膜干细胞分化前后的表达特点,探讨p63作为口腔黏膜干细胞标记的可能。方法:以鼠抗人/鼠p63蛋白和兔抗人/鼠Oct-4蛋白为一抗,分别采用免疫细胞荧光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p63蛋白在口腔黏膜上皮干细胞克隆、鼠上腭黏膜以及Oct-4在鼠腭黏膜中的表达情况;采用RT-PCR法检测口腔黏膜干细胞在培养5d和14d时,p63蛋白5种亚型的时相表达及变化特点。结果:免疫荧光显微镜观察,培养细胞胞核中发出p63蛋白的绿色荧光和DAPI蓝色荧光。免疫组化显示,p63蛋白主要表达在鼠腭黏膜基底层并部分表达于棘层,但Oct-4只表达于基底层。RT-PCR显示,细胞在培养5d时,表达p63蛋白的TA、ΔN、α和β亚型,不表达γ亚型;在培养14d时,表达p63蛋白的TA和γ亚型,不表达ΔN、α和β亚型。结论:p63蛋白可在口腔黏膜干细胞和次分化细胞中表达,单独标记尚不足以精确示踪口腔黏膜干细胞,但是其亚型ΔNp63α和(或)ΔNp63β可能是口腔黏膜干细胞的特异性标记。
- 陶谦乔彬贺宝霞吕标郑超群陈之锋
- 关键词:P63蛋白OCT-4亚型分布
- 侧向长钛钉皮质固定在髁突骨折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探讨侧向长钛钉皮质固定技术治疗髁突矢状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5例(7侧)髁突矢状骨折解剖复位后,用2根侧向长钛钉进行固定,术后6~412个月进行临床和影像学复查。结果:5例(7侧)病例的髁突外形良好,钛钉无松动、脱落,下颌运动和功能满意,开口度3.5~4.0cm,少数伴有关节区疼痛或弹响。结论:侧向长钛钉皮质固定治疗髁突矢状骨折疗效确切,操作简单,并发症少。
- 陶谦唐海阔苏凯吴志乔彬
- 关键词:髁突矢状骨折坚强内固定解剖复位
- 64排螺旋CT诊治舌动静脉畸形的临床价值
- 目的:探讨分析64排螺旋 CT 在舌动静脉畸形(AVM)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报道1例舌部动静脉畸形病例,行64排螺旋 CT 平扫,CT 血管造影(CTA)以及三维重建。结果:CT 片可见病变呈类圆形稍低密度影...
- 陶谦吕标乔彬郑超群
- 关键词:三维重建动静脉畸形
- 文献传递
- 唾液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瘤的临床特点: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分析总结唾液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瘤的临床特点。方法:报道1例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瘤,并检索和回顾分析中英文文献。结果:收集临床资料完整的文献16篇,包括成组病例分析5篇,个案报道11篇,共计105例。结论:唾液腺黏膜淋巴组织相关淋巴瘤以腮腺为好发部位,生长缓慢,有长期自限的倾向;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等,预后良好;存在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的可能。对于唾液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瘤,临床密切随访是十分必要的。
- 陶谦张彬吴志苏凯乔彬
- 关键词:唾液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瘤自身免疫性疾病
- 三维CT血管造影在颌面部动静脉畸形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探讨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图像对口腔颌面部动静脉畸形(AVMs)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8例口腔颌面部AVMs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3D-CTA对病灶形态、大小、范围、边界、骨质破坏、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的显示情况。结果8例AVMs患者5例发生在颌面部软组织,3例发生在下颌骨;3D-CTA均显示病灶为紊乱的血管团和血窦,边界清楚;一、二级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增粗、突起、扭曲;4例可见骨质吸收破坏。结论3D-CTA能准确有效地显示动静脉脉畸形的形态特点和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能提供较多的诊断信息。
- 陶谦吕标郑超群乔彬陈之锋
- 关键词: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动静脉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