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万玉民

作品数:95 被引量:146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专利
  • 39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7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7篇细胞
  • 13篇细胞培养
  • 9篇失重模拟
  • 9篇骨丢失
  • 8篇模拟失重
  • 8篇基因
  • 7篇细胞学
  • 6篇股骨
  • 5篇动物
  • 5篇人体骨
  • 5篇头低位
  • 5篇细胞实验
  • 5篇空间飞行
  • 5篇骨钙
  • 5篇骨钙素
  • 5篇骨密度
  • 5篇骨细胞
  • 5篇骨质
  • 5篇航天
  • 5篇航天医学

机构

  • 68篇中国航天员科...
  • 23篇航天医学工程...
  • 4篇中国农业大学
  • 3篇清华大学
  • 2篇北京理工大学
  • 2篇中北大学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燕山大学
  • 1篇香港理工大学
  • 1篇香港中文大学
  • 1篇中国航天员中...
  • 1篇通用电气公司
  • 1篇北京航天医学...

作者

  • 94篇万玉民
  • 79篇李莹辉
  • 40篇戴钟铨
  • 37篇谭映军
  • 36篇聂捷琳
  • 32篇王春艳
  • 32篇于建茹
  • 30篇顾寅
  • 17篇曹宏卿
  • 13篇吴峰
  • 12篇刘跃
  • 12篇王红晖
  • 12篇曲丽娜
  • 10篇马永洁
  • 10篇丁柏
  • 9篇熊江辉
  • 8篇宋锦苹
  • 8篇陈晓萍
  • 8篇张晓铀
  • 8篇殷学民

传媒

  • 23篇航天医学与医...
  • 2篇中国生物医学...
  • 2篇中华航空航天...
  • 2篇中国空间科学...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医用生物力学
  • 1篇现代临床医学...
  • 1篇科学通报
  • 1篇生理学报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北京生物医学...
  • 1篇实验室研究与...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国比较医学...
  • 1篇载人航天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2006国际...
  • 1篇第二届北京生...
  • 1篇中国空间科学...
  • 1篇中国宇航学会...

年份

  • 4篇2019
  • 5篇2018
  • 3篇2017
  • 8篇2016
  • 10篇2015
  • 9篇2014
  • 8篇2013
  • 5篇2012
  • 6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8篇2006
  • 5篇2005
  • 2篇2004
  • 5篇2003
  • 2篇2001
  • 3篇2000
  • 1篇1998
9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微重力对成骨细胞及其分化过程的影响被引量:10
2005年
目的综述近年来有关微重力导致骨丢失的最新研究进展。资料来源与选择国内外该领域的相关文献。资料引用资料引用文献40篇。资料综合详细描述了微重力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着重介绍了微重力对骨髓间质干细胞到成熟成骨细胞整个分化过程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结论微重力不但影响成骨细胞的增殖和活性,也影响骨髓间质干细胞骨向分化过程,导致成熟成骨细胞的数量减少和活性下降,引起空间骨丢失。
戴钟铨李莹辉万玉民聂捷琳凌树宽
关键词:失重成骨细胞骨髓间质干细胞骨向分化
预测失重骨丢失皮质醇Cortisol上升风险的方法与DNA甲基化标志物
本发明提供预测失重骨丢失皮质醇Cortisol上升风险的DNA甲基化标志物,包括下述一个或多个基因,基因位点注释信息见表3。本发明还提供相应的检测方法。本发明通过血细胞DNA甲基化水平与血清骨密度指标(皮质醇,Corti...
卢亮熊江辉凌树宽梁峰吉元艳宏陈颖宋锦苹万玉民戴钟铨曲丽娜陈晓萍陈善广李莹辉
文献传递
短时间直接力刺激对后肢去负荷大鼠骨丢失的防护作用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研究短时力负荷刺激对模拟失重大鼠骨丢失的防护作用。方法采用后肢去负荷大鼠模拟失重,每天给大鼠胫骨施加5 N/10 Hz的横向及纵向力刺激1 min,通过大鼠矿盐含量、生物力学特性及生化指标变化等综合评价力负荷的防护效果。结果短时间直接力刺激可改善机体钙磷平衡,降低股骨干NO含量,增加矿盐含量,改善松质骨的显微结构,增强骨生物力学强度(P<0.05),且胫骨中部横向力刺激效果比径向刺激效果好。结论短时间直接力刺激可有效改善后肢去负荷引起的骨丢失。
王红晖马永洁刘跃黄增明张洪玉曹宏卿万玉民李莹辉
关键词:失重模拟骨丢失
双向多样本模拟微重力效应的细胞实验装置研制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研制一种具有动态样本对照和组合式细胞培养能力的细胞实验装置,以满足地面开展航天医学细胞学微重力效应模拟研究的要求。方法通过研制新颖细胞样本组合支持系统与可变向同步传动系统,实现地面细胞微重力效应的可靠模拟,并开展流体力学环境验证试验检验细胞培养环境力学条件。同时进行细胞学验证实验并与空间实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实/试验证明,多个独立样本在同步传动系统驱动下运转协调统一,样本可自由变向运转,细胞培养瓶内力学环境良好;模拟微重力效应实验中细胞生长增殖和微重力效应与空间实验结果一致。结论双向多样本细胞实验装置可用于地面开展细胞微重力效应模拟研究。
谭映军于建茹聂捷琳王春艳杨芬丁柏顾寅曲丽娜万玉民李莹辉
关键词:细胞
尾吊对小鼠肝脏组织中clock与bmal1基因节律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研究尾吊对持续黑暗条件下小鼠肝脏节律基因clock与bmal1节律表达的影响。方法常规明暗光照条件导引(entrainment)C57BL/6J(C57)小鼠1周后,在持续黑暗条件下采用头低位-30°尾吊C57小鼠,于尾吊第12天、13天、14天每隔4 h连续18个时间点进行肝脏组织取材,提取总RNA,并运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肝脏组织clock和bmal1节律基因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尾吊组与对照组肝脏clock与bmal1节律基因mRNA水平均呈现出节律性表达特征。在尾吊条件下,clock基因mRNA的峰值相位提前约4 h,bmal1基因mRNA表达节律的振幅在每天授时因子时间(zeitgeber time,ZT)ZT2与ZT6显著下降(P<0.05)。结论在持续全黑暗条件下,C57小鼠肝脏组织节律基因clock与bmal1的mRNA水平表现出明显的近日节律性,尾吊对clock基因产生峰值相位提前的效应,对bmal1基因产生振幅减少的效应。
温美丽吕柯曲丽娜陈海龙王艳利毕蕾万玉民刘鸿宇李莹辉
关键词:近日节律尾吊肝脏CLOCK基因
可实时在线观测的自动传代型细胞长期实验集成模块
本发明涉及一种紧凑型细胞实验模块,既具备自主细胞培养液和试剂更新,具有自动传代能力,实现长期细胞培养实验;又能不同培养室的细胞样本进行个性化培养实验与自动取样,并可在线适时观察细胞生长情况的可实时在线观测的自动传代型细胞...
谭映军王春艳聂捷琳于建茹施镠佳顾寅万玉民李莹辉殷学民曹宏卿
文献传递
自动连续换液细胞培养装置
一种自动连续换液细胞培养装置,既具备连续自动换液控制能力,又可提供细胞培养所需要的条件,实现培养过程中细胞培养液自动连续更换。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境控制系统、连续培养系统和外壳三部分。外壳由主体结构、右侧盖、主盖、盖锁和活叶...
李莹辉谭映军王春艳于建茹聂捷琳顾寅万玉民
文献传递
机械生长因子在失重性肌萎缩中的作用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研究模拟失重效应条件下大鼠肌组织机械生长因子(mechano-growth factor,MGF)的表达变化,探讨MGF在失重性肌萎缩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尾部悬吊模型模拟失重效应,尾吊1、4、7、10、14天后,分离并分析肌肉相对重量变化,并通过实时定量PCR分析模拟失重效应对比目鱼肌(soleus,SOL)与趾长伸肌(extensor digitorum longus,EDL)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I)两个选择性剪接体MGF、IGF-IEa及M-钙粘附分子(M-cadherin,M-Cad)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同时分析IGF-IEa和MGF在两种肌肉中的表达差异。结果尾吊4 d后,SOL相对重量开始显著下降,而EDL相对重量只有轻微下降趋势。尾吊不同时间后,比目鱼肌的MGF、IGF-IEa和M-Cad等基因表达都表现出显著性下降;而在趾长伸肌中,只表现出轻微的下降趋势。结论在尾部悬吊处理条件下,不同肌肉类型MGF的表达变化不同。推测MGF表达的减少与SOL失重性肌萎缩的发生有关。
吴峰戴钟铨阚广悍万玉民杨慧李莹辉
关键词:比目鱼肌趾长伸肌
创新环境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中的作用与思考被引量:8
2012年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当前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支撑。航天医学基础与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根据国家载人航天后续发展重要战略需求而开展建设的,当前正面临加强硬环境和改造软环境的艰巨任务。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知识创新团队在软环境建设中的经验,结合本实验室建设实践,探讨了科技创新软环境建设的意义、要素和几点思考,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加强创新文化培育,实现机制创新和增效运行提供参考。
李莹辉满强王虎刘跃李勇涛熊江辉万玉民丁柏
关键词:创新环境软环境
空间应用型流路可控锁闭式细胞培养室
一种内部带有液体流动流路控制结构和开口锁闭结构的密闭细胞培养室,既具备加注试剂时流动流路控制能力,也可在排空后再加注试剂时自动排尽空气;同时,开口的锁闭结构能在完成试剂加注或抽取后,对开口形成封闭,杜绝细胞培养室中试剂渗...
谭映军王春艳于建茹聂捷琳顾寅戴钟铨李莹辉万玉民
文献传递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