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万云

作品数:10 被引量:13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青年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8篇细胞
  • 3篇肿瘤
  • 3篇外周
  • 3篇外周血
  • 3篇白血
  • 3篇白血病
  • 2篇单核
  • 2篇单核细胞
  • 2篇脂肪
  • 2篇生物学特性
  • 2篇生物学特性研...
  • 2篇髓系
  • 2篇外周血单核细...
  • 2篇抗肿瘤
  • 2篇急性
  • 2篇核细胞
  • 2篇干细胞
  • 2篇CD123
  • 2篇成脂
  • 1篇单倍体

机构

  • 10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冈山大学
  • 3篇苏州大学

作者

  • 10篇万云
  • 10篇石军
  • 4篇王敏
  • 3篇池田和真
  • 3篇刘四红
  • 3篇章菁
  • 3篇翟元梅
  • 3篇路伟
  • 3篇王慧
  • 2篇朱晓宇
  • 1篇俞夜花
  • 1篇王敏
  • 1篇吴振添
  • 1篇李静
  • 1篇陶英
  • 1篇袁颖华
  • 1篇黄亚娟

传媒

  • 2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现代免疫学
  • 1篇国际免疫学杂...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骨髓脂肪细胞大小与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路伟万云刘海艳魏艳玉石军
计算机网格计点法定量分析骨髓纤维增生在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应用
2014年
目的:通过新型计算机网格计点法定量分析骨髓纤维化强度,并探讨其与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以抽吸-活检一步取材法采集33例初发成人ALL患者及31例正常者骨髓,塑料包埋后切片行Gomori染色,光学显微镜成像系统摄片;依据网型测微器原理建立计算机网格记点软件,比较其与传统骨髓纤维化人工半定量评价等级的异同,进一步对所有骨髓网硬蛋白强度(RFD)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其与ALL预后的相关性。结果:我们建立的新型计算机网格计点法对骨髓RFD的定量与人工半定量纤维化等级法具有相同趋势(r2=0.792,P<0.05),但更精确;初发ALL患者骨髓RFD较正常者明显增高[(5.78±0.56)%∶(1.26±0.09)%,P<0.05];Cox回归模型分析ALL患者初发骨髓RFD为其预后不良因素,当RFD>3.64%时相对危险度最高,且该组患者总生存期明显少于RFD≤3.64%患者(P<0.05)。结论:新型计算机网格计点法能够准确定量骨髓RFD;ALL初发患者异常增殖的纤维组织是其预后不良的潜在高危因素。
翟元梅俞夜花吴振添万云章菁王慧刘四红石军
关键词:计算机
外周血单核细胞诱导的CD123+髓系树突状细胞的特性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体外髓系培养体系中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CD123+髓系树突状细胞(mDC)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分离健康人外周血单核细胞,用重组的粒/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白细胞介素4(IL-4)将其诱导为树突状细胞(DC)。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DC表面共刺激分子、CD304、CD123和CD11C的表达,并用间接免疫磁珠法将其中CD123+DC加以分离纯化;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CD123+DC形态;ELISA法检测CD123+DC的IL-12分泌量;葡聚糖吞噬试验和3H-TdR渗入法分别检测CD123+DC的吞噬功能和对同种异体T细胞的刺激能力。结果:外周血单核细胞经GM-CSF和IL-4诱导7d后,细胞表面高度表达CD86和CD11C,中等量表达CD1a和CD123,低表达CD83,丧失CD14的表达,其中,CD123和CD11C均匀分布于DC表面。免疫磁珠纯化后的CD123+DC呈现典型的不成熟DC形态,除细胞体积较小外,其表面突起类似于CD123-DC。CD123+DC仅微量分泌IL-12,其吞噬能力强于CD123-DC(P<0.05),但抗原刺激功能低于后者(P<0.05)。结论:GM-CSF和IL-4培养体系中的CD123+DC可能是DC分化发育过程中更早期的未成熟mDC,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
石军王敏万云池田和真
关键词:CD123
二甲双胍通过调节成脂影响脂肪细胞对白血病细胞作用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3T3-L1前脂肪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并研究处理后脂肪细胞对白血病细胞的影响。方法:在3T3-L1前脂肪细胞诱导分化成熟过程中分别给予不同浓度二甲双胍处理,诱导后通过油红O染色和吸光度值(OD值)检测其分化程度;应用real-time PCR检测成脂后关键基因PPARγ、C/EBPα、FABP4(ap2)mRNA的表达水平。诱导后的脂肪细胞分别与GFP+-THP-1细胞共培养,加入1μg/ml的阿糖胞苷,48 h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GFP+-THP-1细胞的凋亡。收集诱导后脂肪细胞的上清,与肿瘤细胞基础培养液(RPMI1640)以1∶1混合后培养肿瘤细胞,应用CCK8检测脂肪细胞对白血病细胞增殖,加入1μg/ml的阿糖胞苷,48 h后应用细胞计数仪检测其化疗保护作用。结果:二甲双胍处理组OD值及成脂基因C/EBPα、FABP4表达较对照组低,而PPARγmRNA表达无明显改变;二甲双胍处理后的脂肪细胞共培养组白血病细胞凋亡率高于对照组。脂肪细胞促进白血病细胞增殖并对其有化疗保护作用,这些作用被二甲双胍降低。结论:二甲双胍能抑制3T3-L1前脂肪细胞的成脂分化,并调节脂肪细胞对白血病细胞凋亡、增殖及化疗的保护作用。
王慧刘四红翟元梅朱晓宇章菁万云路伟石军
关键词:二甲双胍3T3-L1前脂肪细胞脂肪细胞白血病细胞
树突状细胞直接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2008年
树突状细胞(DC)是功能最强的抗原递呈细胞,其除可将肿瘤抗原递呈给T细胞以间接杀伤肿瘤细胞外,还可作为效应细胞直接发挥抗肿瘤作用。DC可通过细胞间接触和分泌细胞因子直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并可通过与TNF家族密切相关的凋亡通路直接杀伤敏感肿瘤细胞。DC的这一固有免疫功能在肿瘤免疫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万云石军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肿瘤
人外周血CD123^+髓系树突状细胞的体外诱导及生物学特性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树突状细胞(DC)是功能强大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根据其表面标记,DC分为髓系DC(myeloid-DC,mDC)和浆细胞样DC(plasmacytoid-DC,pDC)两个大的亚群,前者主要用于抗肿瘤免疫治疗,后者主要参与免疫耐受。最近,在体外诱导的mDC表面发现淋巴系D-C特异性标记CD123的高度表达,但这群兼具髓系和淋巴系标记的DC是否为一个特殊的亚群尚未见报道。
石军万云王敏池田和真
关键词:体外诱导生物学特性髓系人外周血专职抗原提呈细胞抗肿瘤免疫治疗
外周血单核细胞诱导的CD123+髓系树突状细胞的血液肿瘤抑制活性研究
<正>目的:检测CD123+髓系树突状细胞(CD123+MDC)对肿瘤细胞的直接杀伤作用,以探讨其独特的抗肿瘤活性。方法:分离健康人外周血单核细胞,用重组的粒/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白细胞介素4(IL-4...
王敏石军万云李静袁颖华
文献传递
3T3-L1细胞与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成脂及脂肪细胞功能的比较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3T3-L1细胞与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体外成脂及脂肪细胞功能的差异。方法:用密度梯度离心和贴壁培养的方法分离纯化人骨髓MSC,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体外向脂肪方向诱导分化,并通过油红O染色和吸光度值(OD值)检测其分化程度;qRT-PCR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4)、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C/EBPα)mRNA表达水平;通过诱导的脂肪细胞与THP-1细胞共培养,加入1μg/ml的阿糖胞苷,在48 h测定其对肿瘤细胞的化疗抵抗作用。结果:通过油红O染色和测定吸光度值发现,3T3-L1细胞组脂质聚集量多于MSC组,且OD值大于MSC组(P<0.05);qRTPCR结果显示,3T3-L1来源的脂肪细胞的成脂基因PPARγ、FABP4和C/EBPαmRNA的相对表达量高于人骨髓MSC的脂肪细胞(P<0.05);共培养实验结果表明,含脂肪细胞组THP-1细胞存活数较对照组多(P<0.05),且3T3-L1细胞组与MSC组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3T3-L1细胞的体外成脂能力比人骨髓MSC强;脂肪细胞具有促使THP-1细胞耐受化疗的作用,且在3T3-L1细胞组的作用大于人骨髓MSC组。
刘四红王慧翟元梅朱晓宇章菁万云路伟石军
关键词:3T3-L1细胞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脂分化
小鼠单倍体相合外周血移植模型的建立
2008年
目的建立单倍体相合外周血移植小鼠模型,探讨移植后造血及免疫重建特性。方法经大剂量全身照射预处理BDF1小鼠后,经尾静脉输注新生第一天DBA/2小鼠的外周全血,移植后动态观察受体鼠的造血重建及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发生情况,并用流式双染色法进一步检测粒系、淋巴系造血细胞的长期植入水平。结果移植后小鼠的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分别在第18、21、18天明显回升,其中白细胞和血小板分别于第29天和36天恢复正常,而血红蛋白至第50天仍为部分恢复。受体鼠90%长期存活,且不发生明显的GVHD。移植后第50天流式细胞仪检测供鼠来源的造血细胞占总有核细胞的88.81%,其中含供者来源的粒细胞33.92%,T细胞16.83%。结论单份新生小鼠外周血含有足够的造血干细胞,能重建单倍体相合小鼠的造血及免疫系统而不引起明显的GVHD,并可形成稳定的以供者细胞为主的嵌合体,其中粒细胞为完全嵌合。
万云石军王敏陶英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单倍体相合小鼠模型
脐血CD123^+髓系树突状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探讨人脐血单核细胞在髓系树突状细胞(DC)体外诱导体系中获得的CD123+髓系DC的生物学特性。分离脐血单核细胞,用人重组的粒/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IL-4将其诱导为DC。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面共刺激分子、CD123和CD11c的表达,并用间接免疫磁珠法将其中CD123+DC加以分离纯化;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倒置显微镜观察CD123+DC形态;3H-TdR渗入法检测CD123+DC对同种异体T细胞的刺激能力。脐血单核细胞经GM-CSF和IL-4诱导7 d后,细胞表面高度表达HLA-DR、CD86、CD11c和CD123,低表达CD83,丧失CD14的表达,其中CD123和CD11c均匀分布于DC表面。免疫磁珠纯化后的CD123+DC呈现不成熟DC形态,除细胞体积较小外,其表面突起类似于CD123?DC。CD123+DC能明显刺激同种异体T细胞增殖,但其刺激能力较CD123?DC组低(P<0.05)。GM-CSF和IL-4培养体系中的CD123+DC可能是DC分化发育过程中更早期的未成熟髓系DC,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
石军黄亚娟万云王敏池田和真
关键词:CD123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