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浩

作品数:27 被引量:155H指数:8
供职机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9篇骨折
  • 8篇腰椎
  • 6篇手术
  • 5篇疗效
  • 4篇胸腰椎
  • 4篇手术治疗
  • 4篇椎管
  • 4篇内固定
  • 4篇关节
  • 3篇植骨
  • 3篇椎管狭窄
  • 3篇椎间盘
  • 3篇节段
  • 3篇颈椎
  • 3篇后路
  • 3篇固定术
  • 2篇短节段
  • 2篇胸腰椎结核
  • 2篇腰椎管
  • 2篇腰椎管狭窄

机构

  • 22篇上海市第一人...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复旦大学上海...
  • 1篇同济医科大学...

作者

  • 26篇丁浩
  • 10篇沈强
  • 9篇朱亮
  • 7篇张明贵
  • 4篇马金忠
  • 3篇曹云
  • 3篇黄建华
  • 3篇吴小峰
  • 3篇周孜辉
  • 3篇陶杰
  • 2篇黄恭康
  • 2篇魏小康
  • 2篇朱宗昊
  • 2篇吴晓明
  • 2篇高伟
  • 2篇朱力波
  • 1篇王建东
  • 1篇王雷
  • 1篇谢匡诚
  • 1篇张莉雅

传媒

  • 4篇中国矫形外科...
  • 3篇临床骨科杂志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上海医药
  • 1篇河北医学
  • 1篇颈腰痛杂志
  • 1篇骨与关节损伤...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生物骨科材料...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第三届全国颈...
  • 1篇泛长江流域骨...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2
  • 1篇2001
  • 4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4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克林霉素磷酸酯治疗骨科感染31例观察被引量:6
1999年
目的:观察克林霉素磷酸酯治疗骨科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副反应。方法:随机选择31例有骨科方面感染的患者,均采用克林霉素磷酸酯进行抗感染治疗。以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为观察指标。结果:克林霉素磷酸酯对骨科感染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30%,细菌清除率为83.33%。结论:克林霉素磷酸酯对骨科感染性疾病有效。
丁浩马金忠
关键词:克林霉素磷酸酯骨关节感染
控制多目标斜拉桥索力调整算法及其软件实现
丁浩
颈椎前路减压椎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颈椎病:不应用钢板内固定的可行性分析
2023年
目的比较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PEEK-Cage植骨融合术+钢板内固定术与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PEEK-Cage植骨融合术治疗单节段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对2013年2月-2017年2月行颈椎前路减压椎间融合术的单节段颈椎病共8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分为两组,A组共48例患者,行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PEEK-Cage植骨融合术+钢板内固定术;B组共38例患者,行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PEEK-Cage植骨融合术。根据手术情况、症状改善情况及影像学资料对两组患者作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的JOA评分、VAS评分及融合节段Cobb角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01),颈椎曲度(C 2-7 Cobb角)与术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及随访过程中,两组融合节段Cobb角、颈椎曲度、椎间融合高度变化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应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PEEK-Cage植骨融合术治疗单节段颈椎病,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朱亮孙宝丁浩沈强
关键词:颈椎前路手术单节段融合器钢板
神经生长因子对运动终板变性与再生的研究被引量:22
1998年
目的:探讨运动终板变性与再生时,神经生长因子(NGF)对终板组织化学及超微结构变化的影响。方法:30只Wistar大白鼠,切断股骨中段的坐骨神经,硅胶管桥接,两神经断端相距6mm。右侧再生室内注入NGF,左侧注入生理盐水为对照侧。结果:终板乙酰胆碱酯酶染色,实验侧比对照侧着色深,末梢神经纤维再生丰富。术后1个月NS侧,终板区可见到雪旺氏细胞吞噬破碎的终板组织,出现典型的终板变性特征,而NGF侧术后1个月突触裂隙内未发现雪旺氏细胞侵入。术后3个月NGF侧再生运动终板结构接近正常,而NS侧终板结构不成熟。结论:当周围神经损伤后,损伤局部应用NGF可减少运动终板变性的程度。
马金忠罗永湘吴晓明丁浩
关键词:神经生长因子运动终板周围神经损伤
合并肘关节脱位的桡骨小头骨折的手术治疗被引量:19
2006年
吴小峰丁浩伍凯
关键词:桡骨小头骨折肘关节脱位手术治疗肘关节创伤
胸腰椎结核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胸腰椎结核手术治疗的方法、疗效及其手术适应证.方法:本组11例,男6例,女5例,年龄23~79岁.胸椎2例(T4-T10),胸腰椎3例(T11-L2),腰椎6例(L3-S1).随防期:自2002年1月至2010...
沈强丁浩朱宗昊朱亮
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及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适宜的手术方案,比较不同内固定及植骨的临床效果。方法 112例胫骨平台骨折骨折类型按Schatzker分型,Ⅰ型10例,Ⅱ型28例,Ⅲ型39例,Ⅳ型19例,Ⅴ型11例,Ⅵ型5例。Ⅰ型患者采用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其余病例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或外固定支架固定。87例有骨缺损者植骨,材料随机,其中自体植骨38例,人工骨49例。术后3个月开始部分负重, 4-5个月完全负重。结果 112例患者均获随访,平均32月,采用Rasmussen法评分,自体植骨组和人工植骨组优良率为86.8%和87.7%,无显著性差异。随着骨折严重程度的加重,优良率有下降的趋势。结论手术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有效方法,关节面解剖复位,稳定的固定,适当的植骨,及时的关节功能康复治疗,对提高疗效有明显影响。
吴小峰黄建华丁浩张明贵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植骨
跟腱断裂的修复与疗效被引量:9
2001年
陶杰丁浩张莉雅张明贵曹云
关键词:跟腱断裂疗效
Prodisc-C人工颈椎间盘临床初步应用体会
经过近60年的探索和发展,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手术技术逐步成熟,已成为目前治疗颈椎病的常规术式。但临床和实验研究发现融合术后可出现多种并发症。包括融合不良致假关节形成;相邻节段应力增加导致的退变;融合后继发小关节肥大导致的疼...
周孜辉沈强丁浩朱赵
关键词: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颈椎间盘突出症
文献传递
跨伤椎和经伤椎置钉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比较跨伤椎和经伤椎置钉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跨伤椎和经伤椎置钉固定治疗58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按照置钉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跨伤椎置钉组(32例)和经伤椎置钉组(26例)。记录两组手术情况、影像学指标,采用ASIA分级标准评价神经系统损伤状态,采用疼痛VAS评分评估疼痛情况,采用矫正值和丢失值评价椎体复位及椎体后凸矫正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5~28个月。(1)住院费用经伤椎置钉组明显高于跨伤椎置钉组(P<0.01),其他手术情况指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末次随访时两组ASIA分级均明显优于术前(P<0.05)。(3)疼痛VAS评分、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伤椎Cobb角、伤椎楔形角两组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均明显优于术前(P<0.05)。(4)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伤椎Cobb角及伤椎楔形角的术后1周矫正值经伤椎置钉组明显大于跨伤椎置钉组(P<0.05);末次随访时各项指标的丢失值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跨伤椎和经伤椎置钉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均可取得满意临床疗效,但经伤椎置钉在复位骨折椎体、矫正局部后凸等方面的效果更优于跨伤椎置钉。
朱亮沈强丁浩孙宝
关键词:胸腰椎爆裂骨折短节段固定后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