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伟佳

作品数:12 被引量:38H指数:3
供职机构: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烧伤
  • 2篇蛋白
  • 2篇移植术
  • 2篇术后
  • 2篇皮瓣
  • 2篇皮肤
  • 2篇瘢痕
  • 2篇细胞
  • 2篇疗效
  • 2篇疗效分析
  • 2篇静脉
  • 2篇创面
  • 2篇大面积烧伤
  • 1篇蛋白酶
  • 1篇低能量
  • 1篇低血容量
  • 1篇低血容量休克
  • 1篇休克
  • 1篇血管
  • 1篇血浆

机构

  • 12篇深圳市龙岗中...

作者

  • 12篇丁伟佳
  • 9篇陈茵
  • 6篇何穆
  • 4篇江乐文
  • 3篇郑伟基
  • 2篇关魁
  • 2篇王传家
  • 1篇江敏君
  • 1篇罗莞超
  • 1篇叶爱平
  • 1篇王辉
  • 1篇马陈生
  • 1篇胡检

传媒

  • 2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河北医药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美容整形...
  • 1篇中华损伤与修...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 1篇首都食品与医...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Gln在治疗烧创伤中对患者免疫功能和炎性因子的影响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Gln)治疗烧伤中对患者的免疫功能、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106例Ⅱ度、Ⅲ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为Gln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2组患者均给予相同氮、热量的肠外营养治疗,Gln组同时给予Gln治疗1周,对比2组患者用药前后的免疫相关指标、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给药前Gln组和对照组患者的IgM、IgG、lgA、CD_4^+、CD_8^+、CD_4^+/CD_8^+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1周后,Gln组患者的Ig M、Ig G、lg A、CD_4^+、CD_4^+/CD_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CD_8^+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前,Gln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血清IL-6、TNF-α、IL-1β、IL-1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1周后,Gln组患者的血清IL-6、TNF-α、IL-1β、IL-10水平显著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ln治疗烧伤患者能够提高患者的免疫水平、减轻患者的炎性反应。
丁伟佳陈茵郑伟基何穆
关键词:谷氨酰胺烧伤免疫功能炎性因子
低能量强脉冲光影响C57BL/6小鼠毛发生长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观察低能量强脉冲光(IPL)对C57BL/6小鼠毛发生长及生长周期的影响。方法:制作小鼠休止期脱毛模型,将35只小鼠随机分为阳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IPL高能量组、IPL中能量组、IPL低能量组,对IPL高能量组、IPL中能量组、IPL低能量组脱毛区进行IPL照射,比较各组小鼠毛发生长情况。实验14、21 d,取各组鼠背脱毛区皮肤行HE染色及毛囊计数,观察IPL照射对毛囊生长的影响。结果:IPL低能量组毛发长度显著长于其他组,每倍视野毛囊数为(68.9±5.4)个,明显多于其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能量IPL照射可能是促进毛发生长的一种有效治疗手段。
江乐文丁伟佳江敏君
关键词:强脉冲光毛发生长毛囊
β-连环蛋白对猪关节软骨细胞合成糖胺多糖的影响
2009年
目的探讨β-连环蛋白对软骨细胞合成糖胺多糖含量的影响。方法通过Ⅱ型胶原酶消化法获得高活性的软骨细胞,定量接种6×10^6个细胞于培养皿,在细胞贴壁后更换培养基时,加入β-连环蛋白10μg/L,每周传代一次,连续5周,留取所有培养液,用阿利新蓝法测定软骨细胞糖胺多糖的变化;利用光镜观察原代及传代软骨细胞的生长情况。以50×10^6/ml浓度均匀接种于经聚乳酸包埋聚羟基乙酸(Polyglycolic acid,PGA)高分子聚合物支架,形成细胞支架复合体,扫描电镜观察细胞生长情况。结果体外培养的软骨细胞生长情况良好;软骨细胞从传代后合成糖胺多糖类基质,第2代传代细胞分泌GAG的能力最强;加入β-连环蛋白能明显促进传代软骨细胞合成大量的糖胺多糖类基质;扫描电镜显示软骨细胞与材料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培养7d有基质沉积。结论β-连环蛋白能明显促进体外培养的传代软骨细胞合成大量的糖胺多糖类基质;PLA包埋PGA是软骨细胞良好的支架。
王传家陈茵关魁何穆丁伟佳
关键词:软骨细胞细胞培养Β-连环蛋白糖胺多糖
自制封闭负压吸引术应用于皮片移植术后的疗效分析
2011年
目的分析将自制封闭负压吸引术应用于皮片移植术后恢复过程中,对植皮成活率的作用及疗效。方法将47例植皮术后采用传统包扎进行术后治疗的患者组成对照组;将另外47例植皮术后应用了自制封闭负压吸引术进行术后治疗的患者组成观察组。对两组皮片成活率及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普通部位对照组发生感染的病例为7例,占63.64%;观察组无感染病例。特殊部位对照组发生感染的病例为29例,占80.56%;观察组发生感染的病例为5例,占12.50%。结论自制封闭负压吸引术可以明显提高皮片成活率,降低感染率。特别是在特殊部位植皮术术后的应用中可以起到显著提高皮片成活率的作用。
丁伟佳
关键词:皮片移植术疗效
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烧伤瘢痕癌术后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研究并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烧伤瘢痕癌术后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6年1月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收治的18例烧伤瘢痕癌术后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对患者缺损的皮肤进行修复,观察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创面肉芽形态评分、疼痛评分、瘙痒评分、皮肤感觉恢复情况。结果 18例患者手术后皮瓣均有效成活,手术平均时间为(215.63±37.59)min,术中出血量为150-290ml,平均出血量为(219.83±36.54)ml。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的创面肉芽形态评分、疼痛评分、瘙痒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的皮肤感觉恢复情况明显更佳(P〈0.05),S4分级的病例数明显增多(P〈0.05)。结论在烧伤瘢痕术后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取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进行修复,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皮肤缺损情况,缓解创面疼痛、瘙痒。
丁伟佳陈茵江乐文何穆
关键词:烧伤瘢痕癌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修复
全身性使用抗菌药物对轻度烧伤创面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影响的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 通过调查轻度烧伤患者全身性使用抗菌药物后创面病原微生物的分布及耐药情况,判断全身性使用抗菌药物是否能有效预防创面感染,提出正确应对的方案。方法 本研究回顾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四年间本科门诊烧伤患者,根据有无全身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分为抗菌药物治疗组及非抗菌药物治疗组,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使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ATB Expression半自动细菌鉴定仪,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细菌鉴定,所有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抗菌药物使用组与非抗菌药物使用组创面细菌检出率无明显差异,革兰氏阳性菌前组占比83.1%,后者占比86.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菌药物使用组创面革兰氏阳性菌耐药菌株较非抗菌药物使用组明显增高(P>0.05),两组耐药菌株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轻度烧伤患者全身性使用抗菌药物不能降低创面感染概率,反而促进了革兰氏阳性菌耐药菌株的产生。
何穆陈茵丁伟佳王辉
关键词:轻度烧伤病原菌
自体富血小板凝胶局部治疗静脉性溃疡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评价自制自体富血小板凝胶(APG)局部治疗静脉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筛选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及协作单位收治的静脉性溃疡患者76例,入院经标准化治疗2周后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36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和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每2周于溃疡创面局部使用以自体外周静脉血制备的APG,传统方法换药;两组均观察至创面愈合。自治疗开始后每周1次测量创面面积,连续5周,并计算溃疡创面愈合率;对照组单纯按照传统方法换药。记录两组创面愈合时间;测定创面组织液中转化生长因子-β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表皮生长因子水平;在测量创面面积同时做溃疡组织活检,以histopathologicalcriteria评分行组织病理学分析。结果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为(38.69±5.72)d,较对照组的(50.17±4.94)d明显缩短(P=0.0339)。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第1、2、3、4、5周时间点创面愈合率相比明显增加[分别为(64.61±2.31)%vs(40.24±1.73)%,P=0.0179;(77.24±2.16)%vs(50.84±1.71)%,P=0.0108;(84.24±1.98)%vs(63.74±1.28)%,P=0.0217;(91.38±1.74)%vs(76.24±1.81)%,P=0.0029;(98.45±1.21)%vs(82.35±1.78)%,P=0.0205]。治疗组组织病理学评分亦明显高于对照组,创面组织中除表皮生长因子外,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及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APG能明显促进静脉性溃疡创面愈合,其机制可能与APG增加创面局部生长因子水平,调控创面细胞的增殖、分化以及炎症的消退相关。
丁伟佳胡检罗莞超江乐文陈茵
关键词:富血小板血浆静脉曲张溃疡细胞因子类
改良阴茎延长加增粗术临床应用分析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索一种理想的阴茎延长术,同期增粗术式。方法:对10例阴茎短小症患者进行改良的阴茎延长加增粗术式即松解阴茎浅悬韧带,2个交错皮瓣加小阴囊皮瓣减张推进缝合方法;同期PTFE充填,阴茎增粗。结果:10例阴茎短小症患者术后伤口愈合良好,阴茎平均延长3.5~4.5cm,平均增粗2.0~2.5cm,外观改善满意,随访性生活满意。结论:该术式松解延长了阴茎皮肤,较经典的阴茎延长术式术后效果好,手术操作简单,容易掌握。
王传家陈茵关魁丁伟佳马陈生
关键词:阴茎延长阴囊皮瓣
120例重度烧伤患者的临床分析
2010年
目的:探讨重度烧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6月~2008年12月收治的120例重度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该组患者中60例在伤后12 h采用基础治疗,设为对照组;6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个体治疗和预防治疗,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创面愈合时间及死亡伤残率。结果:观察组的患者在并发症、创面愈合时间及死亡伤残率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度烧伤患者的治疗难度较大,应做到整体治疗、个体治疗和预防治疗相统筹兼顾,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和死亡率。
丁伟佳江乐文叶爱平陈茵
关键词:重度烧伤
连续股静脉压监测在大面积烧伤抗休克补液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1年
大面积烧伤后.机体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改变、大量血浆样液体外渗导致血容量锐减,极易造成低血容量休克。为抢救生命,及时、快速、足量的液体复苏相当重要。然而不合理补液可导致休克加重或并发肺水肿、ARDS、急性肾功能衰竭等症,
丁伟佳
关键词:大面积烧伤抗休克静脉压监测补液低血容量休克毛细血管扩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