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齐军

作品数:4 被引量:24H指数:2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芍药
  • 2篇芍药苷
  • 2篇细胞
  • 1篇胆碱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合成
  • 1篇凋亡
  • 1篇动脉
  • 1篇动脉溶栓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性痴呆
  • 1篇氧化物歧化酶
  • 1篇乙酰
  • 1篇乙酰胆碱
  • 1篇乙酰胆碱酯酶
  • 1篇应激
  • 1篇再灌注
  • 1篇再灌注损伤
  • 1篇溶栓

机构

  • 4篇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 4篇齐军
  • 4篇李峰
  • 3篇马翊竑
  • 3篇张海东
  • 1篇毛森林
  • 1篇俞春江

传媒

  • 2篇卒中与神经疾...
  • 1篇山东医药
  • 1篇疑难病杂志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动脉溶栓中静脉充盈早现与溶栓并发脑出血的关系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动脉溶栓中静脉充盈早现与溶栓并发脑出血的关系。方法 125例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接受动脉溶栓治疗,同时进行脑血管造影以判断有无静脉充盈早现,若有静脉充盈早现,则立即停止动脉溶栓,并计算静脉充盈早现及脑出血的发生率。结果 35例患者有静脉充盈早现(28%),其中丘脑纹状体静脉充盈和脑皮质静脉充盈各为18例(14.4%)及17例(13.6%),并发脑出血分别为8例(6.4%)及3例(2.4%);无静脉充盈早现的90例患者中并发脑出血2例(1.6%)。有静脉充盈早现者脑出血的发生率与无静脉充盈早现者比较差异显著(P<0.01),丘脑纹状体静脉充盈和脑皮质静脉充盈者脑出血的发生率比较差异也显著(P<0.01)。结论动脉溶栓中静脉充盈早现可能高度提示脑出血风险。
马翊竑张海东齐军俞春江李峰
关键词:动脉溶栓脑出血
芍药苷对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乙酰胆碱酯酶及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观察芍药苷(PF)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乙酰胆碱酯酶(Ach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的影响。方法 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给药组(芍药苷低剂量组12.5 mg/kg、中剂量组25 mg/kg、高剂量组50 mg/kg),每组10只。模型组与给药组采用反复夹闭双侧颈总动脉(CCA)结合腹腔注射硝普钠法造模,假手术组不阻断CCA及注射硝普钠。造模后第2天给药组予灌胃给药,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每天1次,连续30 d。应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跳台实验测定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并比较各组AchE、SOD活性。结果(1)Morris水迷宫实验: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定位航行实验中逃避潜伏期均逐渐缩短,第5天明显比第1天短(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潜伏期在各个时间点均延长,而穿过平台的次数明显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潜伏期呈缩短趋势,第5天比第1天短(P<0.05);穿过平台的次数明显增加(P<0.05或P<0.01)。(2)跳台实验: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错误次数明显增加,而潜伏期明显缩短(P<0.01);与模型组比较,3个给药组的错误次数均明显降低,潜伏期均高于模型组(P<0.05或P<0.01)。与低、中剂量组比较,高剂量组潜伏期延长更显著(P<0.01)。(3)脑组织匀浆中AchE、SOD活性: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AchE活性增高、SOD活性降低(P均<0.01);与模型组比较,低、中、高剂量组AchE活性明显降低、SOD活性均升高(P<0.05或P<0.01);与低剂量组相比,高剂量组AchE活性降低(P<0.05),SOD活性明显升高(P<0.01);与中剂量组相比,高剂量组SOD活性升高(P<0.05)。结论芍药苷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障碍有改善作用,其机制之一可能是基于抑制AchE活性,增加SOD的活性。
马翊竑张海东齐军李峰
关键词:芍药苷血管性痴呆乙酰胆碱超氧化物歧化酶
芍药苷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及CHOP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观察芍药苷(PA)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及CHOP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7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预处理组、模型组、假手术组各24只,预处理组给予PA 0.2 mg/kg灌胃,假手术组及模型组给予等量PBS灌胃,1次/d,连续3 d。给药后第4天,预处理组、模型组建立CIR模型,假手术组仅暴露各动脉,不做切口与线栓插入。分别于再灌注1(T0)、4(T1)、24(T2)h各取6只大鼠,采用TUNEL法检测脑组织细胞凋亡指数,免疫组化法检测CHOP蛋白表达;于缺血再灌注后24 h各取6只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结果各组同时点脑组织细胞凋亡指数、CHOP蛋白表达比较,模型组>预处理组>假手术组,P均<0.05;预处理组和模型组T2时点脑组织细胞凋亡指数、CHOP蛋白表达均高于同组T0、T1时点,P均<0.05。预处理组神经功能评分为(1.33±0.52)分,模型组(2.50±1.05)分,假手术组为0分;预处理组和模型组的神经功能评分均高于假手术组,P分别<0.05、0.01;预处理组和模型组比较,P<0.01。结论 PA预处理对CIR大鼠脑组织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其降低细胞凋亡及CHOP蛋白表达有关。
毛森林马翊竑张海东齐军李峰
关键词:内质网应激芍药苷细胞凋亡
缺血再灌注脑损伤机制及治疗进展被引量:12
2015年
脑缺血一定时间恢复血液供应后其功能不但未能恢复,却出现了更加严重的脑机能障碍,称之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CIR)。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与自由基的生成、细胞内钙超载、兴奋性氨基酸毒性、白细胞高度聚集和高能磷酸化合物的缺乏等有关。近年来认识到半暗带区域于再灌注数天后出现了迟发性神经元死亡,常出现在缺血再灌注后2~4 d,主要发生在海马、纹状体及皮质区域,需要数日时间、有新蛋白质合成、需要消耗能量、为无水肿的细胞自杀过程,称之为细胞凋亡(PCD)。
齐军李峰
关键词:脑机能细胞内钙超载半暗带细胞自杀蛋白质合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