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远光

作品数:27 被引量:225H指数:8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 2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抑郁
  • 8篇抑郁症
  • 6篇精神分裂症
  • 6篇分裂症
  • 5篇疗效
  • 4篇临床疗效
  • 3篇治疗抑郁症
  • 3篇文拉法辛
  • 3篇戒毒
  • 3篇海洛因
  • 2篇心理测量
  • 2篇信度
  • 2篇症状
  • 2篇首发
  • 2篇首发精神分裂...
  • 2篇女性
  • 2篇帕罗西汀
  • 2篇歧视
  • 2篇文拉法辛缓释...
  • 2篇临床资料分析

机构

  • 21篇广州市脑科医...
  • 5篇广州市惠爱医...
  • 1篇广东药学院
  • 1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广州市妇婴医...
  • 1篇深圳市精神卫...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27篇黄远光
  • 6篇郑洪波
  • 4篇李洁
  • 4篇文启琴
  • 3篇陈国强
  • 3篇王春江
  • 3篇赵振环
  • 3篇邓河晃
  • 2篇黄杏梅
  • 2篇冯容妹
  • 2篇李海燕
  • 2篇何柱国
  • 2篇陈志兴
  • 2篇马静山
  • 2篇孙祺章
  • 2篇戴俊平
  • 2篇黎娟花
  • 2篇余国汉
  • 2篇刘国雄
  • 2篇马崔

传媒

  • 5篇中国神经精神...
  • 4篇实用医学杂志
  • 3篇健康心理学杂...
  • 2篇临床精神医学...
  • 2篇广东医学
  • 2篇中国药物依赖...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广州医药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心理卫生...
  • 1篇四川精神卫生
  • 1篇神经疾病与精...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中华医学会精...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3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4
  • 3篇2003
  • 1篇1999
  • 2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2
  • 2篇1991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边远农村中学生EPQ测查
1996年
采用EPQ问卷对广东边远农村1O4例中学生进行测查,与110例城市中学生比较,结果农村中生学E.NP量表分均较低,提示农村中学生较城市中学生个性内倾,债绪较稳定,精神病质倾向较少。
戴俊平赵振环黄远光孙星海
关键词:中学生EPQ心理卫生
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稳定期轻度及以上抑郁焦虑状态现状调查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调查长期住院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轻度及以上抑郁焦虑状态的发生率及自评他评量表的差异。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焦虑自评量表(SAS)对198例长期住院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测评。结果 HAMD组轻中度抑郁症状的评分为(28.28±4.21),发生率为26.26%;SDS组评分为(63.21±8.24),发生率为33.33%;后者发生率显著高于前者。HAMD组女性(34.94%)及SDS组女性(65.06%)轻中度抑郁症状发生率均显著高于男性(20%及25.2%)。HAMD组男性绝望感及体重减轻发生率高于女性,女性焦虑/躯体化发生率高于男性;SDS组男性心理症状体验发生率高于女性,女性抑郁心情、躯体症状、精神运动行为发生率高于男性,以上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AMA组轻中度焦虑的评分为(18.28±4.21),发生率为37.88%;SAS组评分为(60.58±7.95),发生率为52.53%;后者发生率显著高于前者。HAMA组女性(55.42%)及SAS组女性(65.06%)轻中度焦虑症状发生率均显著高于男性(25.2%及43.48%)。HAMA、SAS各因子中精神性焦虑多于躯体性焦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轻度及以上抑郁焦虑共病率达80%,女性共病率显著高于男性。结论长期住院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轻度及以上抑郁焦虑发生率高,女性发生率显著高于男性,自评量表发生率显著高于他评量表,临床中应关注抑郁焦虑状况及不同量表评定的差异。
王春江林伟成黄远光郁俊昌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长期住院稳定期抑郁焦虑量表
电针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对照研究被引量:12
2007年
目的:通过对电针和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对照研究,比较电针治疗和药物治疗对抑郁症的疗效,以探索抑郁症新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对照研究的方法,将80例抑郁症患者分为两组,帕罗西汀组42例,男女各半,平均年龄(39.82±2.16)岁,口服帕罗西汀20mg×1次/d,连续6周;电针组38例,其中男20例,女18例,平均年龄(41.57±1.22)岁,取百会、印堂穴位,接韩氏电针仪(50Hz,2mA,连续波)针刺30min,每日1次,连续6周。记录治疗起效的时间。分别于第0周(基线),干预后第2、4、6周进行,使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结果:电针治疗抑郁症起效较快,在短时间内疗效与帕罗西汀相当,而治疗4周以上时帕罗西汀的疗效更好。结论:电针治疗抑郁症有一定疗效,电针和药物治疗抑郁症各有优势,但其机制有待研究。
张春平黄远光陈志兴
关键词:抑郁症电针帕罗西汀
嗜酒所致的器质性精神障碍100例临床资料分析被引量:1
1994年
广州市精神病医院从1965年-1992年的27 a间共收治嗜酒所致的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100例,住院166人次。资料表明,住院患者近10 a明显增多。1983年前的19 a仅收治38人次,1984年后的9 a则收治128人次。全为男性,低文化者占72%。全部患者均符合DSM-Ⅲ-R酒依赖诊断标准,其中17%出现过戒断反应,58%有过多次急性酒中毒史。精神障碍以幻觉症最多(45%),妄想症其次(12%)。
黄远光戴俊平刘国雄
关键词:器质性精神障碍临床资料分析嗜酒戒断反应幻觉症妄想症
歧视与病耻感量表中文版(DISC-12)在精神障碍患者中的信度和效度研究
目的主要评价精神障碍患者歧视与病耻感量表(Discrimination and Stigma Scale,DISC-12)中文版在精神障碍患者中的信度和效度。方法按照初译、回译等多步骤方法形成DISC-12中文版,并对广...
李洁李海燕黄远光
关键词:歧视病耻感心理测量
文献传递
131例海洛因成瘾临床资料分析被引量:3
1991年
本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SIMH付反应量表[TESS]和戒断症状量表(自编)对131例海洛因成瘾者进行测定,并通过治疗观察临床症状变化,现综合资料如下。
郑洪波马崔赵振环邓河晃黄远光王国燊江明
关键词:海洛因成瘾戒毒
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被引量:15
2007年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特点。方法:使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110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抑郁发作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第6周末进行评定,以114名正常人作对照。结果:抑郁症患者WCST的总错误数、持续错误数和随机错误数同正常人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WCST的正确数和分类数与HAMD总分呈负相关(P<0.05);对患者治疗前后比较发现,WCST随病情的好转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抑郁症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其认知功能障碍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关,存在着特质性和状态性。
黎娟花郑洪波郑朝盾何柱国胡文生黄远光
关键词:抑郁症WCST
丁丙诺啡用于海洛因依赖戒毒50例临床研究被引量:21
1992年
本文报告用丁丙诺啡对50例海洛因依赖者戒毒观察10 d,研究结果表明丁丙诺啡与美沙酮作用相似,能较好地控制海洛因戒断症状,戒毒所需时间较短,病人乐于接受但早期戒断症状较重,需要合理掌握首次用药.
郑洪波杜文佳黄远光陈国强文启琴
关键词:丁丙诺啡海洛因依赖戒毒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的对照观察被引量:11
2009年
目的比较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或分裂样精神病诊断标准的女性首发患者60例,随机分为阿立哌唑组(30例)和利培酮组(30例);分别给予阿立哌唑和利培酮治疗。总疗程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阿立哌唑组显效率66.67%,利培酮组显效率70.33%,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不良反应有差异,阿立哌唑组主要为嗜睡、头痛、胃肠道反应;利培酮组主要为急性肌张力障碍、震颤、静坐不能、体重增加、泌乳、月经紊乱或闭经、血清催乳素(PRL)升高等;利培酮组血清PRL升高,较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阿立哌唑组则无明显变化,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阿立哌唑与利培酮两者疗效相当,阿立哌唑对女性月经、体重、催乳素无明显影响,适合女性患者使用。
文启琴黄远光马静山
关键词:阿立哌唑利培酮女性精神分裂症
在校大学生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点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在校大学生精神分裂症早期症状的特异性。方法采用自编调查表,通过对60例在校大学生的首发精神分裂症与60例非大学生组的首发精神分裂症的回顾性调查,比较分析两者早期症状的特征。结果在校大学生以偏执型多见,症状以妄想为主,疗效明显,与非大学生组比较有差异。结论在校大学生首发精神分裂症以妄想为主,症状发生率高,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应针对这些症状进行早期干预。
文启琴李佑辉姜南孔洁华黄远光马静山王春江李含秋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早期症状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