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纾
-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分离胶真空管采集血液标本在葡萄糖测定中的意义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 观察用分离胶血液真空采集管的血糖标本,按不同浓度和不同放置时间进行分组,观察血糖浓度的变化情况,以评价血液葡萄糖真空采血管中的变化趋势。方法 (1)以葡萄糖氧化酶法对用美国BD公司的SSTII惰性分离胶真空采血管采样的66例血糖标本,实验组按血糖浓度分为小于8.0mmol/L,8.0~11.2mmol/L,大于11.2mmol/L三组,并按采血后1、2、4和6小时分为4组并测定各组血糖浓度。(2)以同样的分离胶管采集血液标本31例,先作取血后的首次血糖测定,然后按采血后72小时再测定其血糖浓度。测定数据分别作方差分析,以观察其变化情况。结果 以分离胶真空采血管采样、保存的血液标本中的葡萄糖浓度在6小时、72小时浓度变化与离体后即刻测定的浓度无显著性差异。表明3天内血液葡萄糖在分离胶真空管内可保持良好的稳定性。结论 血液标本在分离胶真空管离心分离后,进行葡萄糖测定可保存72小时,不影响结果,方便检验测定的统筹安排,并可为医疗举证提供有效的证据。
- 周迎春陈海鸣黄纾何惠
- 关键词:血清葡萄糖分离胶真空采血管
- 自配胆红素试剂(重氮法)在AU-600的应用
- 2001年
- 陈海鸣余崇镐周迎春黄纾李红
- 关键词:重氮法无干扰胆红质胆色素
- 电化学法检测β-羟丁酸在诊断酮症酸中毒时的初步应用
- 2003年
- 目的 本文应用电化学法快速定量检测血β-羟丁酸的新技术,验证其在诊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的准确性。方法 对临床已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103例,分别采用电化学法定量检测与酮体粉定性检测酮体进行对比试验。结果 在103例血标本中电化学法定量检测阳性(定量结果大于0.6mmol/L)的有24例,手工酮体粉法阳性为13例。两种方法经χ2检验,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电化学法检测β-羟丁酸是目前诊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较好的方法,快速、准确,且可定量监测酸中毒的严重程度,可取代原手工酮体粉的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
- 周迎春余崇镐陈海鸣李红黄纾何惠
- 关键词:电化学法酮体Β-羟丁酸酮症酸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