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凤英

作品数:113 被引量:2,084H指数:27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1篇期刊文章
  • 20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6篇天文地球
  • 4篇水利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理学

主题

  • 38篇降水
  • 27篇气候
  • 21篇夏季
  • 17篇年代际
  • 15篇夏季降水
  • 12篇年代际变化
  • 10篇年际
  • 9篇气候预测
  • 9篇环流
  • 8篇旱涝
  • 8篇长江中下游
  • 7篇年际变化
  • 7篇气候变化
  • 7篇气温
  • 7篇梅雨
  • 7篇海温
  • 6篇汛期
  • 6篇台风
  • 6篇降水量
  • 6篇干旱

机构

  • 112篇中国气象科学...
  • 7篇南京信息工程...
  • 5篇北京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大...
  • 4篇扬州大学
  • 3篇国家海洋环境...
  • 3篇陕西省气象局
  • 3篇山西省气象台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北京市气象局
  • 2篇成都信息工程...
  • 2篇中国气象局国...
  • 2篇中国气象局北...
  • 2篇吉林省气候中...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北京气象学院
  • 1篇江苏农学院
  • 1篇兰州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113篇魏凤英
  • 20篇曹鸿兴
  • 12篇徐祥德
  • 11篇张先恭
  • 8篇韩雪
  • 8篇陈官军
  • 7篇李茜
  • 6篇张胜军
  • 6篇封国林
  • 6篇张婷
  • 5篇陈联寿
  • 4篇李栋梁
  • 4篇宋巧云
  • 3篇周丽
  • 3篇谢宇
  • 3篇姚彩霞
  • 2篇姚文清
  • 2篇郭俊龙
  • 2篇陈渭民
  • 2篇朱福康

传媒

  • 22篇应用气象学报
  • 13篇气象
  • 9篇气象学报
  • 7篇大气科学
  • 5篇高原气象
  • 4篇气象科技
  • 3篇自然科学进展
  • 3篇热带气象学报
  • 3篇南京气象学院...
  • 2篇自然灾害学报
  • 2篇2007年中...
  • 2篇第31届中国...
  • 1篇地理学报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水科学进展
  • 1篇控制理论与应...
  • 1篇中国沙漠
  • 1篇冰川冻土
  • 1篇海洋学报
  • 1篇中国科学院院...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6篇2011
  • 6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8
  • 7篇2007
  • 6篇2006
  • 4篇2005
  • 6篇2004
  • 10篇2003
  • 7篇2002
1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近百年北半球海平面气压分布结构及其对长江中下游梅雨异常的影响被引量:19
2006年
分析了1899-2003年近百年北半球海平面气压的典型空间分布模态,在此基础上将海平面气压和长江中下游梅雨量相对数序列进行年代际和年际尺度分离,分析海平面气压年代际尺度的气候背景和年际尺度变化与梅雨相应尺度之间的相关关系及综合作用.得到如下结论:(1)高纬地区与中纬地区的环状模态环流变化是近百年北半球海平面气压典型的主导分布结构,无论是年代际尺度还是年际尺度变化均有十分清晰的表现;(2)从年代际尺度而言,当北半球海平面气压的高纬地区与中纬地区位相相反的分布结构处在较强(弱)的气候背景时,长江中下游梅雨通常处于偏多(少)时期;海平面气压和梅雨在年际尺度上的关系与年代际尺度的情形相反,即在前期春季位相相反的分布结构较弱的年份,夏季长江中下游梅雨容易偏多,反之亦然;(3)逐步回归结果也证实,海平面气压的年代际变化和前期春季年际变化对长江中下游梅雨异常起重要作用.
魏凤英宋巧云韩雪
关键词:海平面气压长江中下游梅雨
近百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年频数的变化特征被引量:27
1995年
利用经趋势订正的1884—1988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年频数资料,分析了热带气旋年频数的多年变化及其与海面温度、南方涛动指数、太阳黑子数和环流型日数等的统计关系。初步结果表明,热带气旋年频数的变化具有明显的21年、31年、15年和6年左右的周期和持续期平均为12年左右的阶段变化;近百年来有三次较明显的转折,分别出现在1931、1959和1977年。热带气旋年频数在厄尔尼诺年有冬春季偏少、夏秋季偏多的趋势,但在统计上不够显著。在平流层西风位相时,北半球纬向环流的异常发展及太阳活动的增强有助于热带气旋的生成和发展。
张光智张先恭魏凤英
关键词:热带气旋厄尔尼诺环境变化
区域气候自忆预测模式的计算方案及其结果被引量:5
1999年
区域气候预测的自忆模式是由描写温度、降水变化的差分-积分方程构成的.文中推导了用EOF展开的预测方程组,给出了该方程组的数值计算方案和递推格式.运用我国1951~1992 年的月温度、降水场和区域500 hPa 高度场格点资料,对6~8 月汛期预测作了回报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式的预测能力是很高的.
封国林曹鸿兴魏凤英
关键词:区域气候记忆气候预测
全国夏季降水区域动态权重集成预报试验被引量:25
1999年
根据全国大范围夏季降水趋势分布预报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区域动态权重集成预报方案.以多种预报方法对各区域历史预报技巧得分为依据,尤其注重各方法距起报时刻近期的预报技巧,赋予各区域动态归一化权重系数,在区域集成预报的基础上合成全国大范围降水分布预报.1990~1998 年9 年独立样本的试验预报表明,集成预报的预报技巧优于各预报方法预报技巧的平均水平.集成预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预报技巧的不稳定现象.
魏凤英
关键词:夏季降水趋势降水预报
多步预测的降水时序模型被引量:22
1993年
该文设计了一个能作多步预报的时间序列模型,先生成时间序列及其差分的均生函数,再运用双评分准则对所有均生函数延拓序列作粗选和精选,以期建立一个拟合和预报效果均好的模型。就长江中下游6—8月降水总量的序列进行了计算,证实该模型可用在制作逐年气候预报或分月长斯预报中。
曹鸿兴魏凤英刘生长
关键词:气候预测降水多步预报
近159年东亚夏季风年代际变化与中国东部旱涝分布被引量:20
2011年
利用1850-2008年我国东部地区90个测站的旱涝等级和北半球夏季海平面气压格点等资料,使用BP典型相关等方法,分析了近159年旱涝等级与东亚夏季海平面气压的耦合相关关系。利用关键区域的海平面气压资料,定义出与我国东部旱涝分布有密切联系的东亚夏季风指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东亚夏季风年代际变化对我国东部旱涝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1)近159年中国东部旱涝具有4种典型空间分布型,即华南与中国东部其他地区旱涝趋势相反型、黄淮地区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旱涝趋势相反型、江淮流域与中国东部其他地区旱涝趋势相反型和中国东部与西部旱涝趋势相反型。近159年东亚夏季海平面气压场主要呈现亚洲大陆与西太平洋海平面气压强弱相反的分布特征;(2)本文定义的夏季风指数的年代际变化与我国东部旱涝典型分布型的年代际变化有密切关系,但两者的相关关系并不是稳定不变的,存在显著的年代际位相差异,即20世纪20年代之前,当东亚夏季风偏强(弱)时,长江流域以北容易偏旱(偏涝),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容易偏涝(偏旱),20世纪20年代以后,当东亚夏季风偏强(弱)时,长江流域以北容易偏涝(偏旱),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容易偏旱(偏涝)。可见,使用较长年代资料进行考察,研究结论丰富了大多数使用近50-60年资料的研究结果。东亚夏季风与我国东部旱涝分布之间关系的年代际位相差异,可能与东亚夏季风对太阳活动等外强迫的非线性反馈相联系。
李茜魏凤英李栋梁
关键词:旱涝分布年代际变化
青藏高原能量、水分循环影响效应被引量:12
2019年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总辐射量最高的地区,也是全球超太阳常数的极值区域之一。此处形成了一个“嵌入”对流层中部大气的巨大的热源,可以伸展到自由大气,其超越了世界上任何超级城市群落所产生的中空热岛效应,对全球与区域大气环流系统变化的动力“驱动”产生了难以估计的效应。与地形热力过程季节变化密切相关的亚洲夏季风是世界上范围最广和强度最强的季风;从冬季到早春季节转换过程中,由于太阳辐射的影响造成青藏高原大地形感热的“快速响应”及其相对高值动态移动,在盛夏梅雨及其云降水带前沿线恰好停滞于中国“三阶梯”地形分布山地—平原过渡区。此现象表明,青藏高原可能扮演着夏季风过程陆地—海洋—大气相互作用的关键角色。中国区域低云量与总云量极值区均与青藏高原大江大河的源头(长江、澜沧江、雅鲁藏布江等)、中东部湖泊群与冰川集中区空间分布几乎吻合,这表明“亚洲水塔”形成的关键因素与“世界屋脊”特有的云降水结构不可分割。研究表明,青藏高原大气热源对局地与下游区域云降水过程水汽输送流型等均有显著影响。长江流域降水与全国低云量存在一个明显沿长江流域的带状高相关结构,充分表明长江流域降水与上游“亚洲水塔”“热驱动”以及对流系统具有重要相关关系。从跨赤道经向环流的视角可发现,夏季南、北半球跨赤道气流低层强偏南、高层强偏北气流出现在东亚地区和北美区域两大地形对应的赤道区,这2个跨赤道极值区恰与青藏高原、落基山高原位置相对应。青藏高原纬向与经向环流圈结构与区域-全球大气环流相关机制,印证了“世界屋脊”隆起大地形的“热驱动”及其对流活动在全球能量、水分循环的作用。青藏高原特殊水汽三维结构分布和跨半球的纬向和经向大气垂直环�
徐祥德马耀明孙婵魏凤英
关键词:青藏高原热驱动物理图像
北京地区气溶胶PM2.5粒子浓度的相关因子及其估算模型被引量:89
2003年
文中运用统计分析和气象统计预报的方法 ,使用北京白石桥小区的污染物观测资料和同期北京地区的气象观测资料 ,对影响大气污染的气象因子进行了综合分析 ,并分别建立了气溶胶PM 2 .5粒子浓度与气体污染物、气象要素场的两类统计相关拟合模型。发现气溶胶PM2 .5粒子浓度与气体污染物浓度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 ,且与气象条件亦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此类时空变化及其量化估算模型具有一定实际应用价值。通过确定气象要素场和气溶胶浓度的关系可进一步研究不同地区的污染物输送和污染源扩散影响的问题。
周丽徐祥德丁国安苗秋菊魏凤英
关键词:污染测定城市环境污染多元回归分析法硫化物氮化物大气污染
关键区海温年代际异常对我国东部夏季降水影响被引量:11
2013年
利用1931—2010年UKMO HADISST1全球月海表温度、NOAA再分析资料及我国东部96个站月降水量资料,使用REOF,SVD及合成分析等方法探讨了关键区冬季海表温度(SST)年代际异常对我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冬季黑潮区SST年代际异常处于正位相时,夏季500 hPa中高纬度地区位势高度呈"+-+"距平分布,西风带经向环流盛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加强、西伸;850 hPa风场距平场上,北方地区为反气旋性异常控制,南海上空为异常偏南气流,这样的环流配置有利于我国东部夏季多雨带出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当冬季南印度洋偶极子(SIOD)年代际异常处于正位相时,夏季500 hPa中高纬度地区位势高度为正距平,阻塞形势发展,经向环流盛行,有利于冷空气南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偏强,位置略偏南、偏西;850 hPa风场距平场上,北方地区为一反气旋性异常控制,异常偏北气流延伸至我国南方地区,索马里越赤道气流偏强。这种环流配置使得副热带锋区偏南,夏季多雨带位于华南及东南沿海地区。
袁杰魏凤英巩远发陈官军
关键词:雨带类型海表温度
近百年长江中下游梅雨的年际及年代际振荡被引量:35
2005年
利用一种小波变换和统计检验相结合进行气候突变检测的新方法,分析了1885~2000年长江中下游梅雨强度序列多尺度层次的谱系结构,并对各层次的突变点进行统计显著性检验;利用小波能量密度研究了梅雨强度年际及年代际振荡随时间的演变及其方差贡献.结果表明:就大尺度而言,近百年梅雨强度以1941年为界分成强、弱两种状态,同时,在不同时间尺度的层次上,还存在多个突变点,例如,在梅雨较强的1885~1941年阶段中,含有两个梅雨相对弱的时段,在梅雨较弱的1942~2000年阶段中亦存在1991~2000年梅雨相对强的时段;2~3年和6~7年振荡在长江中下游梅雨强度的年际变化中占有较大方差贡献,其中1978~1987年和1996~2000年段2~3年振荡的方差贡献较大,1920~1932年段6~7年振荡的方差贡献明显;在长江中下游梅雨强度的年代际变化中,23~24年和36~37年振荡的方差贡献在20世纪40年代以后比较突出.
魏凤英谢宇
关键词:梅雨年代际振荡长江中下游年际变化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