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成杰
- 作品数:5 被引量:26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核酸染料UltraPower^(TM)和G-Red对聚丙烯酰胺凝胶DNA的四种染色方法比较被引量:1
- 2023年
- 在聚丙烯酰胺凝胶法检测DNA过程中,核酸染料一旦与DNA结合其荧光量子急剧增加,在紫外光或者可见光的照射下就可以观测到DNA。但目前尚无核酸染料对聚丙烯酰胺凝胶中DNA不同染色方法的比较研究。本研究比较了UltraPower^(TM)和G-Red两种无毒核酸染料对聚丙烯酰胺凝胶法检测DNA的四种染色方法(点染,胶染,点染+胶染,泡染),结果表明:UltraPowerTM和G-Red两种核酸染料通过泡染法成功检测到凝胶中的大小片段DNA,条带清晰易辨;DNA检测灵敏性高,都在80 pg以下;染色过程安全简单,只需要一种无毒核酸染料和一个染色步骤。但UltraPower^(TM)检测DNA条带的灵敏性(19.53 pg)是G-Red的4倍(78.13 pg),而每块胶DNA染色成本(2.65元)仅是后者的1/2 (5.30元)。从经济和DNA检测灵敏性两方面考虑,UltraPower^(TM)染色比G-Red更胜一筹。核酸染料泡染法将促进聚丙烯酰胺凝胶中DNA的高效灵敏检测。
- 缪迎春李瑾刘子睿高成杰崔凯
- 云南松半同胞家系表型变异与早期选择
- 2024年
- 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是我国西南地区特有的乡土树种,分布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其遗传退化问题严重。为加速育种进程和拓宽云南松的遗传资源,基于对营养生长性状(树高、地径、长冠径、短冠径、枝下高、当年生主枝长、当年生侧枝数)和生殖生长性状(球果数量)的系统分析,对95个云南松半同胞家系开展早期评价与选择。结果表明:1)云南松在各家系间营养生长性状存在显著差异,表明其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和选择潜力;2)表型性状的表型变异系数和遗传力分别为21.60%~86.07%和0.75~0.78,表明云南松各性状变异较大,且受遗传控制较强;3)表型性状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通过对营养生长性状的聚类分析,将95个家系分为3类;4)通过对云南松营养生长性状进行隶属函数分析,筛选出10个优良家系,其树高的遗传增益和实际增益最高为19.63%和25.17%,地径的为12.39%和15.89%。云南松半同胞家系之间存在丰富的表型变异,基于营养生长性状筛选出10个优良家系,该结果可为云南松良种选育提供理论基础。
- 李仲牧车凤仙高成杰李瑾王璐崔凯
- 关键词:云南松半同胞家系
- 滇重楼生物量分配与环境调控机制研究
- 在滇重楼药用价值高导致社会对滇重楼日益剧增的需求与滇重楼野生资源锐减产生供需矛盾的背景下,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障滇重楼产业化生产供应的角度出发,针对滇重楼药用根茎自然生长速度缓慢,在同等资源供应情况下,药用器官根茎生长...
- 高成杰
- 关键词:滇重楼生物量分配
- 不同地理种源云南松苗期表型性状与生物量比较研究被引量:17
- 2020年
- 以9个地理种源半年生云南松子代幼苗252株实生苗为对象,分析不同种源半年生苗木的生长节律,比较表型性状在种源间的差异和变异系数在种源间的变化以及与种源地理、气候因子的关系,并分析云南松幼苗各器官生物量在种源间的差异。结果表明:1)苗高、地径生长均呈现“慢—快—慢”的生长节律,符合“S”型生长曲线,速生期均在7-9月;2)表型性状(除叶面积、根长和根表面积)在种源间均不显著,新平种源各性状值均最大;3)从变异来看,根系的稳定性最低,地径的稳定性最高,云龙种源的表型性状比较丰富,永仁种源的表型多样性程度最低;4)各器官生物量以及总生物量在种源间差异显著(P<0.05),新平种源具有最大的生物量。表明不同地理种源半年生云南松子代幼苗种源间的差异主要由生物量决定,初步选择出新平种源为优良种源。
- 李鑫李昆段安安崔凯高成杰
- 关键词:云南松种源表型性状生物量
- 干热河谷印楝和大叶相思人工林生物量分配规律与养分循环特征研究
- 印楝因其耐旱和多功能性,在我国西南干热河谷广泛种植,而大叶相思具根瘤,是良好的辅佐、护土改土的速生树种,作为干热河谷地区适宜造林树种,印楝和大叶相思人工林的营造对该地区水土保持、土壤改良、生态防护、区域经济等方面具有重要...
- 高成杰
- 关键词:印楝大叶相思干热河谷生物量养分循环